超级艺术家
作者:三悦十一 | 分类:都市 | 字数:90.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项目组来到曲阜已经快一周了。主要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项目组计划后天撤离。明天还有一天的时间,秦晨和徐校长商议了一下,决定明天休息一天,大家自由活动一下。同志们可以自由地逛逛街、购购物什么的,彻底的放松放松。秦晨把这一想法告诉刘小柳和黄涛,让他们通知下去。秦晨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安排,大家一定会非常高兴。但是时间不长刘小柳和黄涛又回来了。刘小柳告诉秦晨,大家都不同意休息,都觉得这一次来曲阜,看的是景点,但感悟的却是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大家都觉得收获不小,但也感觉有些凌乱,最好能用明天的时间,能系统的上上一课,对儒家文化好有一个大致全面系统地了解。听完刘小柳的话,秦晨很是高兴,看来曲阜这个地方真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这一方水土,因为有了孔子他老人家的存在,确确实实能激励人进取。
秦晨和徐校长都觉得这个任务交给颜康教授就比较合适。两个人便去找颜康,三个人合计着,都觉得,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一天的时间怎么能系统起来,不说别的,单说“四书五经”,就是简要地介绍一下,没个三天五天的也不够用。大家的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过了一会,徐校长说:“我有个想法,你们俩看行不行,我系统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是从一本书开始的,这本书就是《大学》,我觉得这本书吸取了孔孟思想的精华,而且纲目条理清晰。读懂了这本书,就可以算是儒家人了。我们可以顺着这本书的纲目和大家一起顺一顺,这样的话时间可长可短,开个头,今后感兴趣的同志也可以自学,慢慢的去感悟。”徐校长的建议,让颜康教授茅塞顿开,这是一个好办法,颜康教授研究儒学这么多年,他也认为《大学》确实是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秦晨对儒家文化研究的毕竟少一些,听了两个前辈的意见也感觉很有道理。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怎么讲呢?颜康教授和徐校长又客气了一番,最后商定,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还是采取座谈讨论的方式,不过由颜康教授主讲。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便早早地来到一间黄涛早已布置好的小教室。开始了今天儒家文化的系统讨论学习。
颜康教授说:根据大家的要求,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讨论学习儒家文化,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和一个人。这本书就是《大学》,这个人就是该书的作者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谦虚好学,尊敬师长,深得孔子真传,其代表作品就是《大学》。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听完这个小故事,大家明白曾子为什么能得到孔子的真传了吧?
颜康教授故意卖了个关子,然后接着说:一个人要想学到真经,学习态度至关重要。
聪明的刘小柳听到颜康教授这么讲,机敏地站起来,退后两步,模拟着曾子做退席状。并幽默滴说:“弟子愚笨,请颜教授赐教。”刘小柳调皮可爱的样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颜康教授接着讲:对“大学”,大家首先要明白这个概念。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
简而言之,大学就是大人的大学问。
它和今天作为学校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平常讲“大学之道”,有的人把它理解成-----“大学的办学宗旨规律”,这是不对的。大学之道意思就是指大人大学问的宗旨目标和规律。
《大学》开篇这样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家听听这一段文字,先不管意思懂不懂,单凭其语气、结构和逻辑是不是就已经美翻了。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我建议大家先连读三遍。
大家刚要开始读,徐校长接过话筒:“我是《大学》的受益者,这些年来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已经翻烂了不止一本,对这一段我给大家背一背吧。”徐校长声情并茂地背了起来。背完了,徐校长接着讲:
这里所讲的,实际上概括了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年来,我就是把这句话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我出生在偏僻小山村,家境很是贫穷。但是我人穷志不短,心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近些年来,也有了一些小成就,今天还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当然了这还算不上什么“达”,但是我还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对得起你生命当中你遇见的所有人。宁叫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之所以跟大家分享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是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它在我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我的思想,左右着我的行动,我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其实不仅是我,事实上,作为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实际上就是儒家文化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常言道十人九儒,这话一点也不假。
说了这么多,背也背了,不再耽误大家的时间。还是有请颜康教授接着讲吧。
颜康教授接过话筒:今天我们先把《大学》白话译文和大家通一通。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所谓意念真诚,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爱好看的女子,这就是求得自己的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小人在家闲居时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当他们看到君子后,才会遮掩躲闪,藏匿他们的不良行为,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别人看到你,就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那样透彻,装摸作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的,会显露在外表上。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学》
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很可怕的啊!”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
《诗经》上说:“看那弯弯的淇水岸边,绿竹苍郁。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像切磋骨器、琢磨玉器那样治学修身。他庄重威严,光明显耀。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
所谓“像切磋骨器”,是说治学之道;所谓“像琢磨玉器”,是说自身的品德修养;所谓“庄重威严”,是说君子谦逊谨慎,所谓“光明显耀”,是说君子仪表的威严;“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是说君子的品德完美,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
如要修养好品德,则先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平,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一旦心不在焉,就是看了,却什么也看不到;听了,却什么也听不到;吃了,却辨别不出味道。所以说,修养品德关键在端正心意。
如要调整好家族,则先要修养好品德,为什么呢?因为人往往对他所亲近喜爱的人有偏见,对他所轻视讨厌的人有偏见,对他所畏惧恭敬的人有偏见,对他所怜惜同情的人有偏见,对他所傲视怠慢的人有偏见。
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也少见。因此有一则谚语说:“人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过错,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庄稼好。”这就是不修养好品德,就调整不好家族的道理。
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族,因为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的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
所以,君子不出家门而能施教于国民。
《康诰》中说:“像爱护婴儿那样。”诚心诚意去爱护,即便不合乎婴儿的心意,也相差不远。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决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实施仁爱。桀、纣用暴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残暴不仁。因此,君子要求自己具有品德后再要求他人,自己先不做坏事,然后再要求他人不做。
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为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模范作用。
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厌恶在我之后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前的人,厌恶在我右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左侧的人交往;厌恶在我左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右侧的人交往。这就是所说的模范作用。
《康诰》上说:“天命不是始终如一的。”德行好的就会得天命,德行不好就会失掉天命。《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德行当做珍宝。”囚犯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珍宝的,只是把挚爱亲人当做珍宝。”
《秦誓》上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大臣,他虽没有什么才能,但心地诚实宽大,能够容纳他人。别人有才能,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诚心诚意喜欢,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能够留用这人,便能够保护我的子孙百姓。这对百姓是多么有利啊。如果别人有才能,就嫉妒厌恶;别人德才兼备,就阻拦他施展才干。不能留用这样的人,他不能保护我的子孙百姓,这种人也实在是危险啊。”只有仁德的人能把这种嫉妒贤人的人流放,驱逐到边远地区。这叫做只有仁德的人能够爱人,能够恨人。看到贤人而不举荐,举荐了但不尽快使用,这是怠慢。看到不好的人却不能摈弃,摈弃了却不能放逐到远方,这是过错。
喜欢人所厌恶的,厌恶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了人性,灾害必然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发财致富有这样一条原则: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干得要快,用得要慢,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富足了。
有德行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德行的人会舍身求财。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之道”至“此谓知之至也”)讲的是大学之道。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
第二部分(“所谓诚其意者”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讲的是诚意慎独。逐句解释《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首先,自我的完善是“自明”。所谓“自明”即“自觉”,就是说“明明德”是自我的觉悟,是内心意识到完善、发展自身的必要性。此外,“自明”的说法还指明了“明明德”不是将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强加给一个人,而是人固有的善性的发扬和发展。
其次,道德修养是自我的无穷尽的更新过程。“新民”是为教化人民,这是力图更新他人的品质,并且引用商汤刻在浴盆之上用以自警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阐明《大学》“新民”的概念,就把这个概念规定为自我的更新,自我的发展。其中四个“日”字的连用,则以十分有力的语气强调: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更新、创造和发展,永远追求新目标和新成就,总是要有新气象和新面貌,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不前,安于现状。
再次,文章指出了自我完善不是个体以冥思求顿悟,而是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增进学问,提高认识,还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即“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的意思。经过这样的修养和磨练,才能达到“道盛德至善”的地步。
最后,主观意识要始终保持纯正的状态。文章提出的“诚意”的概念为“毋自欺”,把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归结为一个人为善动机的纯正。所谓“自欺”就是动机不纯,有邪念,却以勉强的行为做样子,或以伪装的善行、漂亮的言辞来掩饰自己心灵上的污秽,借以自欺欺人。
因此,不自欺表明行善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以善本身为目的。行善是自己心灵的需要,是求得精神本身的满足,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文中所提出的“慎独”的理念非常重要。所谓“独”意为独处,是指人的真实的意念。文章把独处时的思想活动看成是对一个人能否做到诚意的一个考验。即是否真正具有自我完善的自觉性的考验。因此儒家对人们独处时的思想活动和表现特别重视。
文章进一步指出,一个人独处时的思想活动虽然不为人们所知,但是它们总是要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至“以义为利也”)讲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意思就是: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