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帝师
作者:因曲而铭 | 分类:历史 | 字数:55.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一章 绿肥
苕子菜,别名红花草,学名紫云英,是一种中药。
韩铭能知道这个,是因为有一个同事从农村出来的,会说许多关于农村的趣事。上次他建学堂,还是这位仁兄,给他提供了建房所要砖块数量的理论支持。
同事姓黄,老家安徽,很朴实大方的一个人,年纪比韩铭大十岁左右,算是科室的老资格。他刚入职时,就是给黄哥给带着的。因此,两人很是熟悉。
黄哥说过,在他们老家,以前收完第二季稻谷后,田地里都是不空着的。一到冬天,田野上一片紫红色的海洋,煞是好看。
红花菜不仅人能吃,还可以喂牲口,最关键的是用来肥田,改善土质。起初黄哥也不明白什么原理,只知道是国家提倡的。
后来,他从家乡考出来以后,才知道红花菜属于豆科的一种。可以把空气中的氮元素,储存在根部,属于天然的氮肥。
很长一段时间,南方在收完第二季稻谷后,都会种红花菜。直到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化肥不再紧缺,这种植物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追寻以前的感觉,黄哥特意买了种子自己在家种,还请韩铭去吃过好几回。
然而,在封建时期,除了粪便之外,基本就没有其他的肥料可用了。现在有这么一种,可以当菜,可以喂牲畜,又可以肥田的好东西,必须要安排上。
在等人的间隙,皇帝不断地走来走去,内心很不平静。能够增加地力,给田地增收的东西,为什么一直没人发现呢?
他希望这是真的,也不想追究韩铭是怎么知道的,只要有用就好。
“老臣见过陛下。”
等了许久,两位头发都白了的老大人,终于来到了宫殿之中。
皇帝把人扶起,急忙问道:“不必多礼。两位老大人知道苕子菜吗?”
两人了解皇帝的脾气,此时也就顾不得客气了,对视一眼后,纷纷在脑海中回想。
过了一会,江南的杨老大人拍了拍巴掌,“陛下说的可是,别名红花草的紫云英?”
见皇帝看向自己,韩铭点头,“正是。”
杨老大人有些意外,“陛下,紫云英可入药,也可作为野菜,但不可多食。”
这时,陈大人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说道:“嗯,牛羊也喜欢吃这个,可吃多了会腹胀。”
“驸马对朕说,紫云英有增加地力之效,此事你们可知?”
两人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思索着自己曾经见过的场景。
“陛下,这事臣确实不知。不过紫云英不挑地,只要冷热得宜,有水的话,就能够长得很好。莫非,是因为驸马所说之故?”杨老大人不是很确定,但是紫云英的生命力的确顽强。
两人有丰富的农事经验,可对于不确定的事,也不敢乱说,只能实事求是。
皇帝点头,“若是在收完稻谷之后,种上此物,来年会不会增产?”
“陛下,您说的是自古就有的,粮、草轮作之法吧?此法有些效果,可也会有弊端。那就是,草的根系会破坏掉田地下面的土层,且增产效果不显,现在已弃之不用了。”
韩铭见皇帝有些失望,说了一句,“两位大人,紫云英的根系并不深,翻地之时可连根拔起。我也是偶然得知,此物可作为绿肥使用,如同古时期用草肥田一个道理。只不过,紫云英的效果最佳。”
陈老大人摸着胡子,说道:“陛下,草木肥田确实是一种增产之法。就是不知道,付出的地力能否回本,因此臣不敢妄言。”
“两位大人久经农事,想必知道,豆类植物就算不施肥,也会长得很好。这其中的道理,有想过吗?”
“这个,我二人确实不知,请驸马赐教。”
韩铭想了很久的措辞,才回答,“人和飞禽走兽、各种花草树木,活下同一片天之下,生存条件是相同的。我们人要吃饭,六畜也要吃草料,这就说明都需要从花草树木中得到某种东西。”
“三者之间,共同的地方是都离不开水,都需要吸气。因此,我猜测我们平时吸的气里面,有某种有用的物质。而草木,则具有收集这些物质的能力。不同的是,有些能收集更多,有些则差一点。”
“豆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紫云英同样是如此。所以,他们不需要施肥,也能长得很好。两位大人,草木也是需要吸气的,一试便知。”
两位研究了一辈子农事的人,初听这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细想之后,却有种感觉,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前人就曾提过,某些随便都能长好的花草,能更好地从地里面得到某些东西,保证生长所需。
但经过多次尝试,却没有什么大的发现。
可现在驸马说的,是从看不见的气中获得,这就是全新的一个方向。
这时,韩铭加了一句,“二位大人,凡相近者,举相似也。我认为,可以找找豆类的相似之处,也可以把它和紫云英比较。看看为什么,二者都能轻易得到某种东西。”
两位大人这才点头,“驸马所言甚是。我等需见到实证,才敢相信驸马刚才之言,莫见怪。”
“这也是我自己乱想,本就是虚幻之事,大人谨慎是应该的。不过,我还有个问题请教。二位觉得,在水田里面养鱼,可行吗?”韩铭想了想,决定还是把这事过个明路。
“咦,养鱼?鱼食来源有杂草,可如何保证鱼不吃苗呢?等苗长高了再放鱼?或者,把稻苗之间的沟挖深一些?……”
韩铭有些傻眼,自己就提了一嘴,这两位大人就商量着怎么来养了。
而且,似乎每一个问题,他们很快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越聊越兴奋。
最后,二人达成一致意见,“陛下,驸马所说之法,可以试试。来年开春之际,养个十几亩的鱼,看看效果。按照我二人估算,应该是有成效的,还能得鱼。”
皇帝笑脸盈盈,“那鱼吃稻苗怎么办?”
“陛下,把苗与苗之间的沟挖深些,等苗长到一定的高度再放鱼。而且,不能一直让鱼吃杂草,还是要人喂的。苗长的高,鱼想吃就得跃出水面,只要不饿急了,不会去吃。”
韩铭佩服至极,这和养鸭是一个原理。然而,这两位大人,只是第一次听自己说起这个概念,立马就能找出相应的办法,真是够专业。
说到这里,他顺便把在三湾村养鸭的事也说了。
杨老大人兴奋地直拍手,“驸马大才。此法比养鱼要好,见效也快。此外,北地比起温润的南方而言,能获得的肉食更少。羊肉太贵,百姓根本吃不起,若是有足够的鸭肉,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皇帝很惊讶,自己的这个女婿,还真是个全才啊。政事虽说不太懂,可人很聪明,一点即透。
现在,还能在农事上,让这两位倔老头佩服,真事不简单。
他脸上带着笑,看向有些忘乎所以的老大人,问道:“现在只是说说而已,二位爱卿就认定此法能成了?”
陈大人摇头回复,“陛下,农事一通百通。只要想清楚其中的道理,明白利弊之处,能不能成是可以预知的。正如驸马家乡的刘村长一般,和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就是知道这是能成,才会立刻去做。”
“鸭苗如何解决呢?据朕所知,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百姓不一定能买得起。而且,一亩田里面养得少了,麻烦不说,增产之效怕是不足吧。”
杨大人给了个建议,“要不少部分养鸭,多数养鱼?鱼苗易得,也便宜一些。”
皇帝在思考,养鱼和养鸭,他更是倾向于鸭子的。鱼离不开水,无论是运输还是碰到特殊天气,都不太容易处理。
若是天旱起来,鱼很容易死掉。本来是想增加点收入的,出现这种情况,百姓的负担就更重了。
连续被打击,韩铭已经认清事实了,能在这里说话的,全特么是人精。
他想起了建国初期的某些政策,说道:“陛下,鸭苗和鱼苗都由朝廷提供,让百姓用长大的鸭和鱼来还,可以吗?”
“就和百姓种地要交田赋一样,这鱼和鸭算是他们帮朝廷养的,交一部分给朝廷,剩下的可以自己留着。”
皇帝眼神一亮,这个确实可以。他和两位大人商议了几句,再次问道:“这算是个好办法,可不是百姓的东西,他们未必尽心。如果敷衍了事,造成损失也会不小。”
见到他的目光,韩铭知道皇帝是在考验自己,对方心里肯定有主意了。
“按自愿的原则,百姓申请鱼苗或者是鸭苗,记录好数目。若是交不够一定的鸭和鱼,原价赔偿苗钱,永久取消这个资格。”
皇帝笑了笑,“两位大人,如何?先放出风去,让每个州下面的县令抽签,抽到哪个县,哪个县就这么办。等百姓见到成效,再全面施行吧。”
“陛下圣明。”两位老大人胡子都鼓了起来,眉开眼笑的。
事情定下,见到他们在商量细节,韩铭拉着小姑娘散步去了。
“行哥,刚才不还好好的吗?”
“哦,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人一个比一个聪明,有点不好意思。”
秦忆茹猛然低下头,脚尖踢着地面,“那我不也做了半天的傻瓜?你们说得我云里雾里的,只记得鸭和鱼好吃了。”
“哈哈,也对,我不能太聪明,不然就显得娘子笨了。”
“哼,你下月的钱也没了。”
说完,小姑娘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希望这样开心的日子,能一直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