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断鸿
作者:若涉渊水 | 分类:武侠 | 字数:44.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章 探查(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申城虽然只是个在听潮府三十二城里都排不上号的小地方,但到底也是方圆百里这一片的治所之处,有着十万户的常住人口,并不会太过于落后欠发达,城里也是有高楼、有舞乐、有灯火的,而且到了晚上会更加的动人。
施玉在城中心正街上的一头放眼一望,这千灯夜市也是像模像样的。不设宵禁的管制政策让申城百姓都不必局限于只能在家里下棋读书的夜生活,申城的商铺们到晚间也都极尽所能,显示出来与白日里不一样的迷人与朦胧。施玉一路往前走,周围的人影纷纷,不断地闪烁在这片灯红酒绿之中,其中以言笑晏晏、笑语盈盈的青年男女居多,但也不乏有夜行抒怀、想要浇掉自己一身愁闷的人要上那高台去吃一盏茶或是饮一杯酒,总之这也另是一副的繁华光景。
街边有一座丈余高的木质楼台,最顶端支出来了一根圆木,圆木下面悬挂了一个很大的灯笼。这灯笼点得极亮,施玉在老远之外就看见了,望着这灯笼和大架子看了好一会儿,却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是个漏刻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模样的漏刻。”
殷英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指着那大灯笼说。
这灯笼发出的亮光似乎是在有节奏地闪烁着的,而圆柱型灯的侧面上好像还有一条线,也在轻轻地抖动,施玉是正好站在了灯笼的下方,若是站在其侧边,说不定她很容易地就看出来了。
施玉这才反应过来她是带着跟班来的,清了清嗓子道:
“管它是什么,这地方穷乡僻壤,做个稍微大些的灯笼都做不好,比不了我们东江府任意一个城的上元花灯。”
施玉话夸得大,又完全没有身为外地人应该有的自觉,殷英呆着看了她好半天,哂笑一声,回道:
“这只是小地方,确实也没什么值得说的,不过你拿人家照明又计时的夜灯跟你家元夕节时候的花灯比,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啊?”
施玉陡然辞穷,她原本就是没话找话说,为得是想压殷英这个跟班一头,谁叫他比自己聪明,先于他看出来这个灯笼其实是一个漏刻。施玉自然不会连漏刻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她端详了半天也没有找出来这个灯笼的工作原理,是为了给自己粉饰一下,她才故作不屑地这么说。
殷英又细细地看了这大灯笼好一会儿,心里开心得不得了,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
“这东西虽然做工并不能算得上精致,甚至都可以说是粗糙,但是也算是非常巧妙,发明它的人也算是匠心独具了。”
漏刻只是一般人家里的计时器,比起大院里才能摆得下的日晷,漏刻体积小、不占地方、造价便宜、还不用受天气的影响,其实具有很多的优越性。
“漏刻”二字中,“漏”是指漏壶,“刻”则是基本的时间单位,一个时辰就被平分成六刻。
漏壶往往是直的容器,底部留有一定大小的小孔,人为把水注入漏壶内一定的高度,水便会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叫“箭壶”的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水从漏壶到箭壶里漏完就刚好是一天。
箭壶里放有一根刻着标记的箭矢,用一个轻巧的物件将其托起来使之能竖立着浮在水面上,再在箭壶盖的中心开一个仅容箭身通过的小孔,箭身从孔中穿出,人就可以很直观地根据箭身长度和上面的刻度判断现在的时间,漏刻也是这样慢慢地计量一昼夜。其以每天为一个循环,所以一天结束后还得续上一定量多的水。但漏水的速度其实不均匀,时间一长难免就会有大误差,因此漏刻需要常常修正,后来又有双壶的漏刻出现,漏壶之上另设一壶补水,其下水的同时也在接水,水位不变,流速也就均匀得多,这样能知晓比较精确的时刻,但也需要人时常照顾着,不过终究是平头老百姓用得起的最好的计时器了。
这个大灯笼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箭矢的双壶的漏刻,殷英看了好一阵子才看明白其是如何运作。
此物分作了内外两层,内层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灯笼,硬要说有哪里是特殊一点的,那可能是它非常非常的……亮,还有就是其材质并不是纸糊那样的脆弱,毕竟是要防水的。
而灯笼的外侧又罩上了一层透明的防水灯罩,灯罩上面印有刻度,想来是用来表示时刻的。两层灯罩之间就是漏壶、箭壶、注水的壶,共分三层。
箭壶在两层之间的最下面下部分,内层与外层的内径差被做得很小,这样能使液面的升高更加直观。而再上边被隔开两层,分别就是漏壶与注水的壶。水滴通过第二层均匀地滴入底层,使底层液面均匀上升,在内层的灯光照射下变得更加显眼,可以直观地在灯笼外层上看到一根水痕,而且其因为水在不挺下滴的缘故还在一下一下地抖动着。
施玉从灯笼下面走出来,歪着脑袋看着外层灯罩上泛着光的那条水痕。
“叫我看看……现在刚刚到戌时。”
施玉也很快就学会了这东西怎么使用,心里也跟殷英一样地欢喜,虽说这里是小地方,但是这样的新奇发现也是很称她的意的。
殷英看着这灯中一点一点闪起的水纹,就好像是灯光如水,灿烂地铺进了整条街道。
“也不算是穷乡僻壤的地方嘛。”
至少这个玩意儿就是施玉大小姐以前没有见过的。
戌时正是申城百姓夜生活的高峰期,施玉跟着人群在主街上继续走下去,准备找一家心仪的店歇脚。这边的客栈并不隔得十分远,彼此之间顾盼可及,施玉走着走着脚步停在一家看起来装修得很华丽、门里门外客人络绎不绝、还隐隐地从喧闹声里透出些婉转悠扬的弦音的客栈面前,转身去问一直都在她身后跟着的“小跟班儿”殷英:
“这一家好吗?”
施玉客客气气地询问殷英,是因为她身上也并没有带多少银两,从邹鸿那边走出来的时候一心只去赌气,就忘记问邓之要了。这也并不是她这个当大当家的没有经济大权,而是她担心自己用得快没节制,所以才让主动地把山寨的钱粮交给邓之管,反正她自己也干不了这种活,没想到邓之还以为是施玉信任于他,弄得感激涕零。而以现在的施玉身上带着的就只够买根簪子的碎银子,要住进这样的客栈基本上是不可能足够的,所以她先暗示一下殷英,等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以后再放放心心地往门槛里面迈。
走出了巷道后,施玉的模样也是收敛了很多,并没有再跟殷英摆脸色。她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地纨绔刁蛮,之所以要装作生气的样子,无非都是想让邹鸿知道自己是不容忽视、不好惹的,而且申城晚上的主街客流当真不小,像她这样气鼓鼓又骄矜地走在一条大街上,未免有些太引人注目了,大小姐还是有些羞人的。
殷英看也没看这家店是什么样子,反应居然是出乎施玉意料地大方:
“施姑娘,不必问我,你可以说了算的。”
到底揣的不是自己的钱呐,这与殷英曾经在霁都时身上背着几百两白银,却只舍得吃五个子儿的阳春面的表现完全是判若两人。
说着殷英还朝着施玉晃了晃他的拳头,拳心中空,里面发出银两颗粒之间相互碰撞的、令天下人都愉悦的声音。在光天化“月”的大街之上,殷英也不是很在乎所谓的“外不露财”,他的右手把钱给捏得死死的,有本事能从他手里抢过来钱的人身手不会有多差,多半也不会来干这种下作的事情了,他们往往会有更好的法子去搞钱。
施玉有些意外地看了殷英一眼,眼神里还带着有小小的狡黠,殷英是没看到,这家名叫“北辰楼”的客栈足足有六层楼高,最下面两层是戏台子,里面的各种乐声与叫好的声音传到店外,不绝于耳;中间两层是酒席的暖阁,也有供文人雅士谈家国情怀,会知己美人的品茶小隔间;最上面的两层清净处才是客人住房间。从客栈的外部看去,那“北辰楼”的乌木牌匾足有一丈长,飘逸的字体周围镶上了金边,闪闪发光,六层楼宇的檐角飞扬,五阶楼台左右各缀彩灯,照得各层楼一如白昼,整栋楼都由内而外地散发着贵气。施玉稍微地估算了一下这家的消费水平,可以好好地宰邹鸿一顿以泄她心头之狠了,她也清楚殷英的钱都是邹鸿给的。
原来这大小姐其实也不在乎自己作为外地人在这儿穷山恶水的会不会被宰,反正只要能让邹鸿出一出血,她的心里就能非常的开心。
“那就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