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盗圣时迁
作者:初九阿潜 | 分类:历史 | 字数:67.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7章 先苟先发育(上架五更)
东汉末年,北方乌丸分为四部,即上谷难楼部、右北平乌延部,辽西丘力居部,辽东苏仆延部,他们各自称王,其中人口以上谷的乌丸为最,辽西次之,辽东再次,右北平族人最少。
辽西丘力居统领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部,是为乌丸王,上谷难楼虽不受丘力居节制,但也尊对方为大单于。
丘力居死后由从子蹋顿总摄三王部,辽东苏仆延统管辽东乌丸一千余个部落,总人口达十数万人。
听阎柔讲,这苏仆延有十万部族,但能战之人仅不足两万,辽东太守公孙康上任后,因为领地接近,两边多有摩擦,这一年多来打了十多场大小战役,结果输多胜少。
苏仆延于是将族人西迁,靠蹋顿近些保平安,但牧民养的是牛羊,要的是水草之地,辽西乌丸也不怎么待见辽东乌丸,这个时刻正是苏仆延困难之际。
时迁心道这个公孙度还是有两把刷子,在异族包裹中能打出一片天地来。
半个月后,杨林遣段景住回奥山报告,说阎柔已说降辽东乌丸半数部落,最后逼宫苏仆延成功,目前正集结大军向徒河县进发,说要打下一个城池给时迁做见面礼。
“这么顺利?”时迁不相信地说道。
段景住喜道:“主公新收的阎柔真是厉害,那些乌丸人对他十分信服,加上几十个回去的降卒宣传,只是现在新添了两万人马,咱们的存粮够不够啊?”
时迁听后笑道:“区区两万人马何足道哉?别说库存粮草还够吃一年半载,不够咱多种些就是了。”
段景住见时迁胸有成竹,自是兴奋不已。
半日后,阎柔回得山来,言杨林已取下徒河县。
乌丸人信奉强者,杨林曾在部落中轻松击杀苏仆延两员勇士,这厮突然就在乌丸族人被神人一样看待,认为其武力就是蹋顿来了也不一定敌得过。
苏仆延知道其主非常人,加上阎柔已经说动大半小部落头人,最后只得率部降了。
在攻徒河县时,杨林又用囚龙棒两合秒杀守城将领,徒河县令遂望风而降。
“主公,欲成大事不可囿于小地,现在杨林将军已得徒河,主公可移师县郡驻扎,这样才好再图大郡。”阎柔建言道。
时迁点头赞道:“此言甚善,只是那苏仆延为人如何?”
“主公放心,苏仆延素无大志,虽说此次归降有些不得已,但以主公之能,应能轻松驾驭。”阎柔心道你手下这些猛将,都管得服服帖帖的,区区苏仆延又值当什么?
时迁点点头,这厮对付异族还是有一套,后世的民族自治政策可以用,通婚汉化更是一劳永逸,现阶段那些培训好的政委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不过这些政策都得徐徐施行,目前最好用的还是军管制度。
陈丽卿因孕不便远行,时迁索性将女眷尽留下,只带走了刘慧娘,惹得众夫人一阵埋怨。
奥山作为时迁未来的军事学院、造船基地、以及海军港口,时迁让扈三娘为主将,留男女兵各一百守卫,各殿头领也只留下了阮氏三雄,以及负责造船的孟康。
此时山上人手还是太少,时迁准备迁一部分人来扩充,不如自己的光靠现有的人手,孟康要造到猴年马月去。
几百人身穿原梁山汤隆打造的战甲,威风凛凛地往徒河县进发,路上阎柔见史文恭坐骑十分神骏,问后才知是时迁所赠。
阎柔心中的崇拜又增了三分,如此骏马主公都没有自己骑,反而让给了手下将领,这等心胸只怕是天下少有。
到达徒河县后,时迁让原县令继续处理县中政事,并将带来的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种子发了下去,强制让农人耕种,并迁居民三千人往奥山附近定居。
县令刚走,苏仆延也来参见,这厮见杨雄、石秀、史文恭等人都震惊不已,心说那杨林已经够震撼了,这几位也不像吃素的。
做思想工作不是时迁强项,但这厮忽悠的本领很强,首先以汉室宗亲站住脚感,然后将自己治理乌丸的想法一一道来,苏仆延听得云里雾里,但时迁画的饼却是大。
时迁承诺以后统一乌丸诸部后,会选用乌丸本族的人进行管理,丘力居之子甚至可以继续为乌丸王,毕竟他要的是整个天下,而不是小小的乌丸。
苏仆延听得大喜,这厮对丘力居还颇为忠心,表示以后在帐下会尽心竭力。
时迁让苏仆延也迁两千族人往奥山附近,与新迁的汉人杂居,那里水草丰满,可以养牛羊马匹,还可以捕鱼。
现在有了两万乌丸骑兵,时迁已经有了争霸辽东的基础,但这厮并不着急。
两万乌丸骑兵作战虽然勇敢,但对自己忠诚度还不够,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培训教育,他很怕那天反水会伤及自身。
时迁打算以渗透影响的方式徐徐图之,他采用了后世的部队建制,但是因为自己嫡系人员不足,只能像宋一样采取营级为基础单位,即军师团营级。
一营为五百人,每团辖三营,一个师辖五六个团。
时迁将从奥山带来的两百男兵,安插进各营担任营长、政委、指导员等职务,配合原部落百夫长进行管理。
现有两万骑兵分做两个骑兵师,由杨林与史文恭任师长,阎柔与苏仆延任师政委。
在徒河县休整期间,两个骑兵师经常开展红蓝演习,一方面是增强战斗力,另一方面磨合汉人军官与乌丸士兵之间的关系。
那些经过培训的女兵,经常与阎柔、段景住下基层,对乌丸部族的小首领进行宣传,从各个方面稳固人心。
目前不论辽西乌丸的部落还是徒河县,都是施行时迁的军管制度。
初平二年底,经过几月发展,新收服的两万乌丸骑兵基本已驯化完成,徒河县因为得了高产量的作物获得了大丰收,除了上缴的部分,人人家有余粮,时迁率众将回奥山过年。
奥山因为有了数千居民的迁入,已俨然成为海边一个不小的镇甸,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时迁除了改组部队番号和建制,其余一应社会制度与模式这厮没有变动,地主豪强的状况他只看在眼里,冒然兴起大的改革会引起动荡,特别是这厮目前只有一县之地。
时迁在百合广场上与众将进行石板烧烤,晚上又组织起了篝火晚会。
陈丽卿为时迁生下第四个儿子,把时平这个名字占了过去,这姑娘当母亲后秉性不改,说来年要跟时迁去征战。
李师师从附近农家及乌丸部落中,挑选了数十名年轻女子,已经开始教授吹拉弹唱技艺和舞蹈,她这个文工团已经开始组建,还在新年的篝火晚会上进行了初演。
众将除了杨林跟着时迁见在樊楼过大世面,其余人大多都是土包子,那天晚上看得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