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热血热土

作者:不戒赌 | 分类:其他 | 字数:38.3万

第116章 会师失败

书名:热血热土 作者:不戒赌 字数:5062 更新时间:2025-02-01 02:13:10

胜利就在眼前,这种时候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当天夜里,祝为民估计至少走了40里路,在人生地不熟的丘陵地带,这个成绩堪称不错。

眼看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区域,他松了口气。

借着晨曦,对着地图一番琢磨。

“不远处有个破土地庙,今天白天就不要走了。估计敌人会在道口严防死守,我们干脆白天宿营,到晚上再行动。”

“这样明天白天,我们能到达天马山,进入山脉后,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加油行军,下午就可以赶到汇合地点……”

众人听令,各自休息,轮流放哨值班。

第二天下午,祝为民终于带着队伍来到了天马山。

天马山和之前小丘陵相比要高大许多,海拔百米,算是上海周围最高的山峰。

为松郡九峰中的第八山,距离另一座大丘陵佘山大约十公里。

眼下这里属于人烟稀少的森林地带,山脚下有农田,山上虽然有几处古迹,但上山只有一条年久失修的青石板路,其它地方和原始森林没啥区别,山里有些山民过着渔猎的生活。

作为佘山九峰十二山中,林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山,其有南北两山峰,远望犹如天马,故以此命名。

山上是大量竹林松林,确实是隐蔽以及打游击的好地方。

由于周围几十里地内有多座类似的山脉,这就使得部队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这样一座山峰,敌人要想完成相对严密的搜山,只怕要投入一个团的兵力。

九座山……如果同时搜。

那就是两个师……

祝为民不认为敌人能够阔绰到这个地步。

这样也就让游击队可以在几大山之间辗转腾挪。

今天是四月九号,祝为民比约定提早一天来到这里。

在进山的路途中,他们仔细观察周围,发现清乡似乎尚未波及到此处。

顿时大家心里都放松不少。

到了约定的会面地点-半山腰的一处隐蔽的小山谷里。

祝为民下令大家就地休息,现在可以稍微放松一下,附近有河流,有竹林,眼看天黑还有几个小时,于是一部分人放哨,另一部分人开始准备晚餐。

干粮大家都带着,但这几天天天都是嚼这玩意儿,胃口都倒了。

一听到今天的晚饭可以吃点新鲜的大家顿时欢呼不已。

战士们基本是农家子弟,挖笋挖野菜不在话下,钓鱼套兔子也熟练的很,毕竟在参加游击队前,这些可都是来钱的或者改善伙食的办法。

祝为民派人去找到家猎户问他么借了口锅。

晚上大家吃着热气腾腾竹笋鱼汤,一时间都对明天的会师充满希望。

这一路上很辛苦,明天和青昆支队会和后,兵力大大增强,而且天马山看起来也是不错的游击之地,那时候或许能轻松些吧……

第二天,祝为民让战士们组成小队,撒到山里去,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青昆支队的踪迹……

到了晚上,大家纷纷返回,都有些消沉,因为并没有部队的影子。

“大概是和我们一样,路上碰到麻烦了吧,放心,有先生在,肯定没事的,我们四十个人冲掉对方一个连,要是换先生的话,再加一个连过来只怕都不是他对手。”

祝为民笑着安慰大家。

众人觉得这倒也是,于是纷纷不再沮丧开始吃晚饭,依然是昨天的菜谱,只是今天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似乎菜的味道也不如昨天鲜美了。

四月十一日晚,依然没有青昆支队的消息。

这让祝为民的心情都变得有些隐喻。

自己的部队在这里已经两天了,天马山虽然比较安全,但毕竟是敌占区,当晚他带着大家悄悄离开,翻到山峰北侧宿营。

四月十二日,依然没有消息,五支队又换了个地方宿营。

四月十三日,还是没消息。

“我们不能在等了!”当天晚上,祝为民把全部战士召集起来召开会议。

“同志们,情况很不妙。我们不能再死等下去了。青昆支队很可能遇到了大麻烦,已经无法及时赶到这里来与我们会和。”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继续留在这儿,开辟新根据地,其次暂时回到六场。”

“我的主张是回去,天马山虽然自然环境比六场优越,但是要看到,这里距离苏州上海两个城市中心也更近,鬼子的兵力也多。组织上原本的要求是浦西浦东连成一片,方便转移,所以我们不能死守此处。”

“何况,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是客军,对于山下的居民情况也没有任何掌握,没有人民的支持,我们是无法单独战胜敌人的。”

“而且,在这里,我也无法找到组织关系,这样就意味着不能和组织接头,无法得到组织的命令,也无法获得组织提供的情报……”

“队长,你说的不错”冯有福插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次若是回到浦东只怕就再也出不来了……一路上的篱笆和检问所,已经都造的差不多了……”

第116章 会师失败

“是啊,老冯说的对。队长,一旦篱笆合拢,大量的敌人驻扎进来,我们可就是水缸里的青蛙啊……”朱志英也表示自己的观点。

“是的,所以两条路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祝为民点点“但是,我在想,浦东有篱笆,这就没有嘛?是的,现在没有,但三个月后呢?”

“何况只要回到浦东,以我们对当地的熟悉程度,多多少少能钻出几条小路来,还有周老头子给我们打掩护,陪着冯达猜谜语捉迷藏,并且哪里的群众都向着我们。”

“周浦的日本人一动,就有人抄近路来给我们通风报信,这都是我们的优势。”

“何况,在浦东我能联系上组织,组织肯定会考虑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的。”

“老徐,你有什么想法嘛?”

“我同意回去……”徐发树言简意赅“该说的,队长都说了。现在回去,对我们反而是最安全的,留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每天换地方睡觉,那才是麻烦!”

“那好”祝为民拍板。“再等一天,明天白天如果还见不到青昆支队,那么我们就打道回府。到时候我找组织去,看看下一步怎么走!”

四月十四号中午。

祝为民满脸失望的召集大家,“整队,现在下山,傍晚到山脚附近休息半个小时,天黑后行军!”

“是!”大家齐声答应,人人心里涌起不吉祥的预感,但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太多,先回去,保住自己在说。

原路返回……

路上倒是没有什么危险,毕竟已经走过一遍,知道哪些地方有岗哨,哪些地方不安全,现在绕过去就是了。

但大家的情绪显然受到了重大打击。

祝为民也是,他比任何人的情绪都要糟糕。

对大家来讲,王静斋是个优秀的领导,可对他而言,王静斋还是他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可以说没有王静斋就没有他祝为民。

当初高中和王静斋调皮捣蛋的一幕幕又不停的涌上心头。

徐发树沉默,但细致,眼看祝为民情绪消沉,也不多说话,只是帮着开始指挥队伍。

这次用了八天的时候,他们才回到六场镇,一来一去半个月过去了。

周得同见他们回来,有些吃惊但也没多问,让他们安心去休息,自己则出面把几个已经被遣散的五支队战士叫回来,让他们帮着站岗放哨。

眼看外面的礼拜一天比一天严密。

祝为民悄悄去了周浦两次,但联络点都没人。

他决定,再试一次,如果依然没人的话,那只能动用紧急联络点了。

自己这支部队既然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怀疑,那么只能想办法尽快脱身,这就要依靠组织了。

只是,还没等到他再度去周浦,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天,他正在自己房间里研究地图,这张地图上用铅笔做了大量的标注,以显示日军的篱笆墙和检问所的修建程度,这都是乡亲们出去看到后,主动告诉他的。

这时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祝为民的房间外是有人巡逻的,不是自己人不会被放进来。

毕竟他现在是一支部队的领袖,必须重视自己的安危工作,唐全禄、张金昆这种饿狼始终躲在暗处窥伺着,准备乘人不备就扑上来撕咬……

“老徐?!”祝为民开门见是徐发树气喘吁吁的,不由得有些好奇。

两人搭班,一个人休息另一个人就在指挥所里,这样万一情况有变化也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你怎么来了?”他话还没问完。

徐发树直接闯进房间,也不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扔在桌子上……

“你看看这个……”

祝为民拿起来这张《清乡新报》,顿时脑袋“嗡”一声,眼前发黑,幸好背后就是椅子,他顺势坐下来。

喘着粗气,哆嗦着手,将报纸再度放到眼前。

……

盯着报纸,他沉默了半响,最终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痛苦的闭上眼睛。

徐发树并不言语,将报纸收好,放进自己的口袋。

“我走了,今天夜班我替你值,你好好休息,想吃什么让金小四去买就是……”

“谢谢”身后半响才传来回应,轻得如同秋天里的蚊子般。

“小四,你费点心,好好照顾队长……”

徐发树出门,招手叫来金小四。

“他,他怎么了?”

“哎……”徐发树摸出报纸“你自己看吧……”

金小四的文化水平还不够好,看东西必须读出来,否则就无法理解。

“南京中央社迅,据重庆方面消息,戴笠所属之部队,在本月十一日凌晨,在淀山湖谢石关与共党军队发生重大摩擦。此战,共党军队三番五次挑衅开火,渝部队忍耐多时,然共军不但不退,反而变本加厉。渝部队不得已还击,双方发生剧烈交火。此战渝部队指挥官阮亚丞表现沉稳,亲率一团人马节节抵抗。最终匪首王静斋以下102人尽数被击毙!”

“中央社呼吁,各方应该尽快停止战斗,共建和平之亚洲……”

“什么……”金小四也呆住了。

“王先生……王先生竟然……”

“阴谋啊”徐发树很悲愤“颠倒黑白!哪儿有一个连去主动挑衅一个团的!天底下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这……这”金小四眼眶都红了,以前王静斋非常喜欢他,说他和祝为民上学时非常相似,都是调皮捣蛋的性子。

话虽如此,但王静斋对金小四极好,甚至亲自帮他开小灶补课。

在金小四心里,王静斋简直是他亲人……

……

第二天,眼睛发红但眼眶发黑的祝为民一大早就离开,下午时分他才回来。

立刻召集众人开会,传达上级指示。

“鉴于情况越来越复杂,王静斋的同志的死已经充分说明重庆政府实际上和南京方面沆瀣一气,为了部队安全计,五支队立刻撤出浦东,总部会派出船只和人员,接应大家去浙北根据地。”

“就这样,如果不愿意去的。也可以。现在就可以离开,我给路费,你们想去那儿都行,但不要带走枪……”

祝为民脸色苍白,说话都没有往日的从容乃至戏谑了。

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在别人听来都显得费力刺耳……

但大家都明白,没有人怪她……

王静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六场镇……

据说周得同得知后,老泪纵横,几十年不离手的白铜水烟袋都落在地上摔坏了……

“我们不走……”

“那好……我去向组织汇报。”

三天后的夜晚,大家带着所有能带走的武器,悄悄的穿过芦苇荡,绕过篱笆墙,急行军十多里后,在一个极其偏僻的河汊子里登上了一条颇大的船只……

……

但祝为民没有跟大家一起离开。

组织上对他另有安排。

第二天,他向周得同告别后,只身一人来到周浦镇,联络员早就在等他。

一番化妆后,他成了周浦的粮商,去上海看看自己店铺的生意。

拿着良民证一路有惊无险的登上十六铺码头,祝为民叹了口气。

浦东的这段生活就结束了。

等待他的将是人生的下一站。

这是五月十一号。

在黄包车上,他摸出买来的《清乡新报》,头版头条刊登着,汪精卫的一篇讲话。

“清乡工作之意义-关于设立清乡委员会的谈话”

“确立治安,改善经济生活,为国民政府最近设置之两大方针,余于今年元旦论文,以及还都周年广播词中,曾剀切言之。”

“此二者互为因果:改善经济生活则人民安居乐业,治安自然可致;确立治安,则经济建设,始能有所凭借。”

“清乡委员会其主要职务,固在确立治安,改善经济生活,亦于此始得着手。其责任制艰巨,使命之隆重,于此可见。”

“从来清乡必须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相辅而行,始能使共匪绝迹,苏解倒悬,国民政府有鉴于此,特设‘清乡委员会’,合军事委员会及行政院关系长官以为构成份子,有独立之权能,兼联络之效用。”

“期与集中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积极从事,务使农村得以安堵,耕地得以整理,而交通之恢复,实业之振兴,亦有赖于是。”

“开创之始,不求规模阔大,但求能脚踏实地,步步做去,盖必要在一地方能先做到确立和平,然后始能拓展和平于其他地方也。”

“由此做去,不但全面和平于此促进,养成自治,实施宪政,其基础亦于此奠定。余愿竭其心力,与诸同志及诸同胞继续不断,以观阙成。”

“民国三十年五月十一日”

“此文亦将收入于《汪主席和平见过言论集》(续集)中”

祝为民轻轻的念着,这是当年王静斋教他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后碰到看不懂的文章,不妨多念几遍,最好读出声来,这样对你理解文章效果极好。”

祝为民眼眶发红,不知不觉间眼角有眼泪流淌下来,幸好黄包车夫背对着他,见没人注意,祝为民悄悄用手背拭去眼泪,嘴里小声念叨着“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男盗女娼,不得好死……”

摸出手绢捂住口鼻假装嫌弃马路上扬尘太大,实际上手绢的边角都已经浸透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