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学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作者:墙上的钉子 | 分类:都市 | 字数:4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1章 一醉方休
李海燕想报首都邮电学院,根子其实在曲军这里。
曲军早两个月就开始考虑报考专业的问题,无意中和几个朋友说过,通讯行业前景看好,李海燕一直记在心里,估分结束拿到各大院校的招生说明,一眼就相中了首都邮电学院。
这个选择风险极大,鲍喜来和蒋国秀却对首都邮电学院不太了解,暂时也没有和其他学校沟通,所以没有劝阻李海燕。
在他们想来,李海燕的估分成绩高达547分,比重点线高出整整75分,川大、山大乃至中山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名牌大学都够得着,考一个小小的专业学院更应该没问题。
曲军却记得,首都邮电学院的录取分数在八十年代节节高涨,最夸张的时候只比清华园低个十几分,今年的录取分数线虽然记不清,最少也要560分以上才有把握,李海燕的547分很可能当分母。
把情况和李海燕一说,李海燕也愣住了。
其他几个同学都是惊诧莫名,议论纷纷——有没有这么严重?!547分都考不上一个专业学院,报志愿这么危险吗?
“那我怎么办?”李海燕直勾勾的盯着曲军。
过去的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她早就变成曲军的脑残粉,外事不决问曲军,内事不决也问曲军,总之问曲军就对了。
“我推荐两个选择,如果想上名牌大学,可以报考乾阳交大,交大在本省范围内招生名额比较多,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
乾阳交大不归本地政府管辖,但是方方面面都要和本地政府打交道,同时也担负着为西北地区培养高端人才的责任,所以在本省录取的考生数量,远远高于任何一个外地省市,李海燕的547分足够用了。
“如果你确实喜欢通讯专业,可以报考成电和西电,录取分数比首都邮电学院低一些……”
(注:这里有个小BUG,说明一下。
本书中的乾阳是一座虚拟的城市,以西*安、咸*阳和蓝州的综合体为原型,西电对应前文中出现的乾阳电讯学院,但是这里如果用“乾电”简称太违和,读者也会一脸懵,所以仍然沿用“西电”的简称。
就当是平行世界吧,西电是西电,乾阳电讯学院是乾阳电讯学院,两家学校都存在,比较好接受一点。)
“两电一邮”是通讯类最强的三家大学,到底哪家更强一点,后世吵了几十年也没吵出一个结果,但在八十年代首都邮电学院的录取分数最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她的地段好,名字也起得好,又是首都又是邮电的,很多想进邮电系统的外行人都奔着这块金字招牌去了。
成电和西电的名字比较朴素,性价比较高。
“我选成电,去感受一下巴山蜀水。”李海燕的性格有点像男儿,志在四方的感觉。
“随便你,成电和西电各有优势,回头我帮你选一下专业。”成电和西电的实力在伯仲之间,具体的差别必须细分到专业,比如西电有军校血统,在雷达技术领域底蕴深厚。
搞定李海燕,接着是方波。
方波犯了和李海燕类似的错误,他的估分分数在480分以上,却准备报考挤破头的电力专业院校——热干面水利电力学院。
热干面水利电力学院不但是热门专业院校,而且和三峡世纪工程有关系,所在的城市也不错,所以名字虽然很挫,录取分数线却居高不下,方波的480分以上肯定够不着。
曲军给他推荐了两家合适的大学,方波对其中一家的工民建专业很感兴趣,仔细询问了好半天,颇为意动的样子。
这小子倒是有眼光——曲军暗暗吐槽。
将来四十年真正牛气冲天的行业,首先还是房地产,盖房子的工民建专业正好站在风口上,方波如果混得好,没准儿真能变成一只飞上天的猪。
马铭的情况比较简单,他的估分成绩比重点线低了两分,本科第一志愿选择乾阳外语学院,也算夙愿得偿,外语学院现在虽然也是热门院校,但是理工科的分数线相对较低,马铭的英语专业成绩也不错,十拿九稳能被录取。
侯志坚的估分分数比马铭高几分,正好站上重点线,选择了一家外省工业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
“我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反正等到毕业后,我爸我妈肯定要把我搞进十所,李海燕咱们两个将来是同行。”
侯志坚的父母是某邮电研究所的高级知识分子,职称高,资历老,即使侯志坚的专业不对口,也有能力把他安排到邮电研究所工作。
选择一个离家几千里的外省大学,学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机械制造专业,就是妈宝男最后的倔强。
只剩下一个左童童了。
左童童的估分成绩高达509分,却准备报考提前录取的省师大。
的确有点可惜了,省师大虽然也是重点大学,终归是一所师范大学,又不像首都师范大学那么牛气。
曲军刚提了个话头,李海燕、马铭他们就一起劝她,不要报师范,报一个正常的大学。
“不用劝我,我还是想报师范,我这么做当然和家庭情况有关,我家的条件你们都知道……另外我也喜欢当老师,当老师虽然清贫,但是很充实,很纯粹……”左童童虽然努力掩饰,理由却苍白无力,大家都很清楚,她选择报师范还是因为家里穷。
“你确实想清楚了?这不是清贫不清贫的问题,而是接触层次的问题,老师的世界就是三尺讲台,李海燕他们却能接触更大的世界……”曲军也加入劝说的行列。
如果换做后世,老师其实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和医生、公务员一样都是越老越吃香,李海燕选择通讯行业却是活到老学到老,稍微有点不努力,就会淘汰掉队,遭遇中年职业危机。
行业发展太快,知识结构更新换代太快,搞IT的一辈子累得像狗一样,所以才被称为IT狗。
但在八十年代,当老师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最起码,辜负了这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曲军在左童童心里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既然开口相劝,左童童也开始犹豫,低着头好半天不说话……
“啤酒没有了,老方你再去打两壶,咱们今天一醉方休。”侯志坚摸出两张钞票,塞进方波手里。
并不是富二代支使穷小子的狗血剧,而是那家冷饮部的啤酒限购,侯志坚已经买了一次,再买必须换人。
这个年代虽然总体不富裕,但在乾阳这种大城市里,效益好的国企单位比比皆是,有钱喝啤酒的人非常多,到了夏天旺季,全市每个月的啤酒销量都在1000吨以上,而且供不应求,如果不限购,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
1000吨多吗?真不多,全市的人口基数在这呢,平均每个人头上,一个月就两瓶。
(注:今天发文误操作,发了个半截,现在才发现,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