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儿女
作者:微微小文 | 分类:都市 | 字数:4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十四章 学习新技术
第一天有专家也来上班,因此所有科室里的人都比平时早来了一会儿。这时见吴姑娘带着鲍列斯夫和安娜来了,吴姑娘先带专家到大家待的房间,然后大家一起上去打了招呼。鲍列斯夫也与大家友好互应。然后才向给他的房间走去。进到给自己分的办公室里。坐在椅子上,把手上的公文包放在桌上说:“吴翻译,现在是上班时间。你去把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找来。”吴姑娘听了专家的话转身就去到周徳青他们的办公室去了。周徳青他们三个人与专家打过照呼后也回到他们三人的办公室。三个人倒了水坐下想喝了水再去找专家的。他们原想;专家一来还要休息一下的。去早了怕专家不高兴。他们不想还没合作就让他不高兴。使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坐在办公室等了一会儿不见专家有什么反应,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周徳青就说道:“昨天我们的表现应该没问题吧?”赵东兴:“我觉得我们表现都不错,应该没问题。”罗长乐:“我们都不错。我想我们再等等看。”过了一会儿,吴姑娘来了。
吴姑娘一来就对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说:“周徳青、赵东兴、罗长乐专家请你们过去。”三个人一听赶紧站了过来。周徳青笑说:“我们虚惊一场了。看来结果还行。”赵东兴:“我们的努力有结果了。不错。”罗长乐:“下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三个人走出他们的房间一路说一路走,来到专家的办公室。鲍列斯夫见他们来了也很干脆就说道:“你们来了我们就开始工作吧。”说完就拿起手中公文包并把里面的资料拿了出。在翻译的配合下讲解起来。周徳青他们没想到专家一看见他们来了就开始工作了。一下没适应有些愣神。这时专家也不客气对他们说道:“你们注意听讲,不要走神。”吴姑娘赶紧把话翻给他们听。周徳青他们也赶紧收住心神,认真地听讲学习起来。不过他们心想;这个专家工作起来真的很认真。但是他的工作态度说明;他会认真教我们的。
周徳青、赵东兴、罗长乐来时也带来笔和本子,现在正好用上。周徳青他们手上各自拿着一个笔记本和笔,一边听一边记。时不时问一下。没有明白的地方又让翻译再翻给专家听直到明白为止。科长也不放心周徳青他们和专家第一天的情况。所以他就过来看看。但是他没敢进房间。怕打扰他们的工作。只是从窗户上看见他们相互讲着话。也隐约听见周徳青他们问专家。见鲍列斯夫和安娜,认真工作的样子。心里想;虽说是专家,但这两个人的工作态度很值得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好好看看和学习。同时科长心里也不担心他们合不来或不配合了。看来昨天的欢迎晚会还是有必要的,只少让专家知道大家很欢迎他们,需要他们的帮助。让他们知道的他们的重要性和责任。
很快外援和周德青他们三个人,进入了最佳工作状态。外面的什么事也不影响他们。首先鲍列斯夫把俄文版的说明书,解说了一遍,当然翻译也在同时翻译着。但是因为没有实物,所以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听后好像是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还有很多他们先前自己翻的,意思和意义还需纠正。
中午吃饭,翻译吴姑娘带着鲍列斯夫和安娜去食堂吃饭,食堂为他们特地开了小灶,当然也只有他们三个人可以这样。因为今天的菜明显没有昨天的多。专家忍不住问吴姑娘:“今天的菜没有昨天的多,为什么?”吴姑娘说道:“昨天是欢迎你们来。还有很多领导也来参加的。所以是不一样的。而今天就是一般的工作餐了。不过你们也可以看到其他职工的饭菜还是没有我们品种多。这是专门为我们开了小灶了。专家听了吴姑娘的话就站了起来向四周看看。的确职工们的饭菜是没有他们的好。这下他也就不说什么了。晚饭也是特别的小灶三人份。看来这是专门给他们做的。不过他也发现他吃的每一顿的饭菜还是不同样的。这样他心里也就高兴了。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吃过晚饭后专家也累了一天了,也就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而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并不能轻松没事做。而是要做的事更多。
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晚饭后,三个人还又回到办公室里,把白天鲍列斯夫所讲解的东西,密密麻麻的记的东西整理出来。然后三个人进行核对。重新整理消化,把不明白的画出来,记下来。等明天再问明白。然后才能各自回家休息。第二天上班,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三个人,把昨天的疑问和不懂的地方交给吴翻译去翻译,在她的翻译帮助下与鲍列斯夫进行沟通。鲍列斯夫也很配合,把他们的疑问一一地解答。周徳青他们也是每天白天听讲沟通,晚上整理,不放过每个疑问。非常辛苦。经过一周的相互沟通和解答,第一个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得以完全解答并翻译出来。当然他们也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这一周对他们来说没有白辛苦。
周德青,赵东兴,罗长乐三人也不闲着,立马就把翻译好的说明书进行重新整理。随后把俄文版说明书用中文的文字重新整理编写了出来。这样科室里的老同志也能够都读懂读明白说明书了。这个工作也很要用心的。不然出了差错,会影响更多的人的,所以不能马虎随便。再说一个正确的说明书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王舒珍、林玉莲和陈红本来以为只要把照顾好,就是对老公的最大支持。可是事情还没那么简单。开头她们是这么想的,可是她们发现这样做还不够。只见老公一天天瘦下去了。这怎么能行?她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些补品来给他们增加营养,补充体力。果然他们好像看上去好多了。这下她们才放心了。周母和赵家父母见儿子一天天瘦下去了也很心疼。好在看见媳妇也疼儿子给他吃好吃的,这才放下心来。不难过了。
接下来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的三个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与外援友好的合作,把其它几个说明书,得以正确解答和理解。同时三个人也重新编写成中文版说明书。并印了多份。让科室里的其他的同志,都可看得懂。在这段时间,专家也是很认真地教周徳青他们。有时发现周徳青他们错了,也会提出来,并叫他们改正。专家的工作态度和执行力让周徳青他们很是赞赏。也就更认真更仔细地执行他提出的要求。也会主动并积极地去完成。一点都没有偷懒也不敢偷懒。这事之后,周徳青他们也慢慢养出了好的工作态度。这是个不错的收获。科长虽然没有参加,但是他一直关察着周徳青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也看出来周徳青他们真的在改变。也是向好的方面的改变。所以他嘴上不说,但心里很高兴。
又过了一个星期,新的先进的测试议器到了。这些规模不大的仪器设备先放在科室里。以便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现教现学,尽快学会操作。
在翻译的帮助下,在鲍列斯夫的亲自讲解和亲手示范下。周德青、赵东兴和罗长乐的在旁边一边看着说明书,一边看着鲍列斯夫的示范操作。耳边还有翻译在不停的翻译着。然后周徳青他们三人也分别上去操作。专家在旁边看着,有不对的专家就会提醒他。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周徳青他们白天学习和晚上的加强巩固,他们不辞辛苦,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直到自己熟练为止。就这样他们已经基本掌握操作程序。为了不把操作搞混乱,周徳青他们也做了笔记。把每一台仪器的操做过程写下来。并整理后打印数份。让其他人看着操做过程也能应用操做了。不过他们也很辛苦了。接着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又示范给科室里的其他同志看。大家也开始学习最新的技术了。周徳青他们才刚刚喘了口气。不过时间不长,又有新的工作要做了。
又经过了半个多月,野外勘探用的新式仪器和器材也已经到了并已送到野外队去了。也就是说他们又要对新的东西进行学习了。因为在野外队的那些新来的仪器和器材,周徳青他们还没个概念。所以还不能马上去。专家就把说明书让翻译吴姑娘翻给周徳青他们听。然后又讲解一番。而周徳青、赵东兴和罗长乐也就把说明书请吴姑娘翻给他们听并记录下来。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专家。因为没有实物,所以周徳青他们只能似懂非懂的。只有到野外队去实地去做才行。
周徳青他们做好了准备,就要去野外队了。还有专家一行人都要到野外队呆一段时间了。因为要有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周德青、赵东兴和罗长乐需要回家跟老婆们好好沟通一下才行。他们要让老婆理解他们的辛苦。让他们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当然他们也是舍不得老婆和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