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赚10000亿
作者:依山晚亭 | 分类:都市 | 字数:69.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三章 一地鸡毛
钱分了,更奇妙的是,那些信徒们一分钱也没有带回去。
十几分钟前,分给信徒们的“日元山”,十几分钟之后,又完好无损的重新堆了起来。
钱山还是那座钱山,神婆还是那位神婆,只在信徒们的指尖,留下了淡淡的铜臭味。
神婆说,虾蟇大神降临人间,眷顾我们,这只是一个开始。
以后我们将会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虾蟇大神第二期炒股神愿,我已经接受到指示,第二期,将比第一期赚的更多。
我不勉强大家,愿意参加的兄弟姐妹,现在就能参加,不愿意的,拿钱回家,脱离虾蟇大神的眷顾。
这话一讲,台下信徒里,有一半犹豫的,有一半立刻表态要再参加的。
这一半立刻参加的,拿着钱上台登记,另一半看着其他人这么信心满满,也因为贪婪和从众心理,而不甘人后。
于是,荒唐而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进入八十年代后,因为广场协议和米国威胁,日国政府不得不完全开放金融市场。
这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结果,就是出现了银行危机。
以前日国企业借钱渠道单一,基本就是找日国银行借。
而今市场开放,融资渠道多种多样,日国银行不是唯一选择了,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业危机。
1991年,兴业银行公开发行债券,共计划募资7000亿日元。
兴业银行宣布公开发行债券的第二天,尾上神婆就一个电话打到兴业银行董事局管理部。
她告诉部长河西京二,我打算买2800亿你们的债券。
河西部长乐呵呵的陪笑,尾上神婆一开口就认购2800亿,可它一共就发行7000亿啊,你说你是银行经理,看到这样的大客户,你能不像神一样供着吗?
而且这不是尾上神婆第一次认购兴业银行债券,1990,1989年等,她都认购过。
88年,小玩玩,认购了130亿
89年,认购了531亿
90年,认购了2179亿
91年,最疯狂,认购了2861亿
而尾上神婆认购的钱,当然是来自于她的信徒们咯,还有就是在股市赚到的钱。
要知道,尾上神婆是兴业银行的超级VIP,而兴业银行当时和日国其他银行所面临的难题一样,就是没人来借钱。
因为日国企业有更多融资渠道了,所以没人来找银行借钱了。
而没人来找银行借钱的话,那银行靠什么赚钱?
所以对于兴业银行来说,最大的困扰是“谁能来借我们的钱”。
在这个大背景下,兴业银行的高层和尾上神婆又关系热络,尾上神婆又是兴业银行的超级VIP,那么兴业银行将钱借给尾上神婆就成了一桩顺理成章的事。
银行危机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就是87、88年开始的,而根据泡沫炸裂后暴露出的真相来看,其实在1988年。
在神婆开始拥有众多信徒的时候,尾上神婆一年内,就从各个银行借到了总计2000亿日元的资金。
可以这样说,因为发生了银行危机,银行为了生存,就必须四处派出业务员,寻找愿意向银行借钱的“大人物”。
而尾上神婆,就恰恰是当时的“大人物”,于是银行专员就主动找上她,求着她向银行借钱
第一笔100亿,第二笔500亿,光在1988年这一年,尾上神婆就借了足足2000亿。
而这2000亿中,又有530亿,去买了1989年兴业银行的债券。
不过没关系,因为1989年,兴业银行又借给尾上神婆1800亿。
要求着尾上神婆来借钱的当然不光是兴业银行,1989年,尾上神婆从各个银行共计借到了亿日元,到期还了的6800亿。
银行当然不可能白借钱,这上万亿的融资,一天光利息,就是1.1亿。
一天利息就是1.1亿,谁还的了这钱?
为了还每天高达1亿日元的利息,此时摆在尾上神婆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借钱。
只有继续借钱,拆东墙补西墙,才能继续玩下去,才能让这个局不崩盘。
所以前前后后,尾上神婆向各大银行的借款总额,达到了亿日元。
这个亿什么概念?
当年日国大阪市一年的政府预算是亿,尾上相当于借了两年的大阪市财政预算。
要知道大阪是仅次于东京的日国第二大城,可有一个平民老百姓借到了这个第二大城市两年政府预算的钱,这是不是不可思议呢?
这就是真实发生在日国泡沫时代的事情。
其实,银行当然不是傻子,只不过银行,已经“输不起”了。
金融圈有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当你借了银行100万的时候,银行是你爷。
当你借了银行1亿的时候,你是银行的爷。
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那些借钱给“尾上神婆”的银行的心态。
当银行借给尾上的钱达到一定规模后,银行其实已经和尾上绑在同一条船上了,此时银行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避免尾上倒了。
因为一旦尾上倒了,那么,银行借给尾上的几百亿,几千亿,也全都成为泡沫。
而这么大的坏账,足够给一家银行致命打击了。
这样疯狂而魔幻的游戏,一直玩到泡沫时代破灭为止。
最终尾上神婆和她的2万7千亿,和泡沫时代一起破灭。
兴业银行因为尾上神婆而元气大伤,这成为日后兴业银行合并重组的重要原因。
后世日国三大行之一的“日国瑞穗银行”,其实是由由兴业银行、富士银行、劝业银行,这三家合并重组后的产物。
兴业银行、尾上神婆和泡沫时代,一起惨烈的落幕了。
资本世界所有的疯狂,其实都差不多,许多国家不也走这条路嘛,也不仅有日国有六万亿刺激,也不只有日国股民疯狂、房市疯狂。
有自身原因,也有米国原因。
前面有日国这个范例,经济学家哪里去了?
泡沫膨胀的过程是盛宴,没有人知道这个膨胀过程有多么漫长。
有人抓住了机会,享受到盛宴。
而有人错过了时机,甚至承受的是灾难。
最后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