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作者:枚池 | 分类:历史 | 字数:71.2万

第二百四十三章 服软

书名: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作者:枚池 字数:2167 更新时间:2025-02-01 02:10:44

第245章 服软

说起了往事,几人皆是感慨不已。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候。

刘宗周叹道:“当年与景逸先生交游论道,恍若昨日。先生授我以德业,做格物穷理之辩,自此渐见浩然天地之象,不意一晃竟是二十年之后。”

他口中的景逸先生是天启时的东林领袖高攀龙,两人以学问结交,于朱王之辩和儒释之辩多有探究。

听刘宗周提起高攀龙,顾锡畴则是想到了当时的另一个东林领袖顾宪成。

“是啊,当年听东林先生讲学,受益匪浅,顾某平生所愿,便是效仿先生之作为。”

钱谦益却没有附和几个人的话,只是向前走了两步,指了指远处几个谈天说地的年轻人,说道:“当年蒙诸位前辈提携,我等才有今日之作为。眼下正值多事之秋,稍有不慎,便有干戈乱离之虞。即便咱们几个老骨头不在乎,可外面的那些年轻人,他们正值大好年华,正是为国效力之时,一旦国破,他们该何去何从?”

此话一出,几人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良久之后,张慎言点了点头,说道:“受之说的是,皇上自登极之后,对我等礼遇有加,也多有纳谏,虽是年轻气盛,并非一昧的听从奸佞之言,不失为一时明君。”

姜曰广也道:“是极,闯贼豺狼之心,贪婪成性,不知斯文为何物;建虏凶狠残暴,且非我族类,更非良选。一旦社稷易主,江山破碎,我等身为辅臣,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顾锡畴咬了咬牙,说道:“各位先生如此说,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这就给族里写封信,哪怕是用上我这阁臣的身份强压,总要让他们把田产吐一些出来。”

没有人知道,一个无足轻重的诗会,却对眼下的时局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诗会的结束,苏州那边不断有消息传到南京,惊到了不少人。

昆山的顾家,终于也开始动了起来,紧随着钱家等大户,将历年侵占的土地交割给了苏州府。

不过是十几日的时间,随着苏州几个大的世家主动补缴了税赋,其他的大户闻风而动,也纷纷效仿。

苏州府不但收了不少的钱粮,几处卫所更是空出了不少的土地,安置几万流民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朱慈烺和内阁,皆是松了一口气。

如此的一个结果,不论是对于朝廷,还是对于地方上的大户,或是对于流民来说,都是皆大欢喜。

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大户们保全了大半的利益,流民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既然苏州一地如此配合,至于原本定下的清查军屯,也没必要再提起。

朱慈烺不由畅想起来,若是松江府的大户们也如此识相,肯主动向朝廷服软,南直隶的其他府皆可照此实行下去。

甚至于邻近的江西浙江,在局势稳定之后,也可以找几个府先行实施。

然而朱慈烺还没有等到松江府的消息,山东的军报却是不期而至,震惊了整个南京。

建虏的肃亲王豪格率大军于六日之前,突袭了青州府的博兴和高苑两县。

两县刚刚投靠了青州的赵应元,守城的也都是流民,根本没什么战力。

在攻下城池之后,豪格二话不说,将两城屠戮一空。

这样残暴的举动,震慑了邻近的好几个县。

那些人投靠青州,原本还想依靠着赵应元,做个作威作福的土皇帝。

即便是清军卷土重来,只要他们站稳了脚跟,在清军那里,也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可是听说豪格不接受纳降,在博兴和高苑杀的血流成河之后,这些人便改了主意。

面对着这么一个杀人的魔王,与其守着一个不知所谓的城池,还是逃命比较重要。

不过是一日的功夫,博兴周边的乐安守军逃的干干净净。

驻守在临淄的是原顺军将领赵慎宽,自从投靠了赵应元,便被派驻在紧邻青州的的临淄县。

他倒是想坚守临淄,然而他的手下却没有守城的觉悟,一夜之间,两千人逃的只剩下了七百多人。

赵慎宽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临淄转投青州。

不过他走的时候,考虑到上天有好生之德,将临淄的四万百姓也一起带到了青州城。

如此一来,青州府不但要防备着清军大军压境,还要想办法安置这些百姓,可谓是压力重重。

“军师,不知您有何妙策?”

在听完下面人回报之后,赵应元急的团团转,当即看向了坐在一旁的陈子龙。

自从王永吉请功的折子送了上去之后,青州的这些人,齐齐都被嘉奖了一遍。

原本那些随着赵应元起事的,也都被授予了正式的官职。

而陈子龙也因说服赵应元,如今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青州兵备道,正经的四品官。

在赵应元这里,却被按上了一个“军师”这样不伦不类的头衔。

陈子龙是啼笑皆非,不过这几日他也听习惯了,懒得再去纠正赵应元的谬误。

而赵应元也习惯了陈子龙在身边出谋划策,“军师”两个字叫的是越来越热络。

见陈子龙没有答话,赵应元又道:“鞑子不过区区的几千人,咱们青州有一万多人,就算是车轮战,也能把他们给耗死。若是鞑子胆敢进犯青州,没说的,管教他们有来无回!”

赵应元的话说出口,立时便有好几个部属齐声响应,陈子龙不由劝道:“赵将军,以陈某的了解,鞑子骑兵凶悍强横,又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射箭功夫,在野外,我军断然不是鞑子的对手。然而对方骑兵再厉害,于攻城并无太好的法子。只要我等固守青州待援,鞑子也没什么好的法子,眼下的大事,还是如何安抚城里的百姓,尤其是鞑子攻城时,城中断不能有内乱。”

“是啊,临淄的这几万百姓,想想都头大。”

杨玉林如今成了名正言顺的青州知府,心中对大明的感情,也有了显着的变化。

他不过区区秀才,哪怕在大顺,也就是知县的身份,如今却是到了知府的位置上,这可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