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作者:枚池 | 分类:历史 | 字数:71.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四十章 献宝
第242章 献宝
朱慈烺顿时恍然大悟,今日赵云蘅说了这么多话,原来玄机在这里。
“你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这才是你的真实目的吧?”
“也不是啦,就是提起了父亲,这才想起了大伯父,既然皇上想封赏我父亲,索性开开恩,给大伯父也赏个恩典吧。”
朱慈烺听的忍俊不禁,“你还真是个生意人,在朕这里求情,还想买一送一。朝廷的爵位封赏,那都是有定制的,哪有这么随随便便就赏人?”
赵云蘅撅着嘴,一本正经说道:“皇上方才说了那么多,敢情都是逗我开心的,就这么丁点儿事,皇上也不给我通融一下。我的大伯父可不是白白要你的封赏,他是要来给皇上献宝的。”
朱慈烺也不以为意,赵家虽然颇有些资财,到底只是寻常的富贵之家,能有什么宝贝?
能在他这里显摆的,无非就是西夷那边传过来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罢了。
如自鸣钟、西洋镜那些奇技淫巧之物,也就是能镇住那些下里巴人。
对于他这个从小在皇宫里长大的太子来说,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稀罕的物件。
若是赵家人打算拿着这些东西,来取悦他这个皇帝,那可就有意思了。
“哦?不知你们家里有什么宝贝?”
“天——机——不——可——泄——露!”
赵云蘅拉长了声音,一字一顿的说出这几个字。
虽然说话时,赵云蘅一直在板着脸,在朱慈烺听来,却是如同撒娇一般。
眼见着赵云蘅嘟着嘴巴,红唇如樱桃般娇嫩艳丽,让人忍不住想要亲吻一下。
朱慈烺朝着赵云蘅走近了一步,笑道:“什么天机,肯定是你父亲在故弄玄虚!”
赵云蘅不疑有他,反而也是朝前走了一步,闷哼道:“我父亲一向端方,可不像你这般,动不动就信口开河!”
朱慈烺顺势拉过赵云蘅的手,随口道:“让你的大伯父放心,若是真的是宝贝,朕少不了他的赏赐。”
“那可说好了哦,待明日我就给父亲写一封家书,让他和大伯父安心来南京。”
“朕说了,你是朕的皇后,区区的一个恩典,朕还是做得了主的。”
朱慈烺用力一拉,将赵云蘅整个人都拉入到自己的怀里,接着低下了头,抵着赵云蘅的额头,柔声说道:“你和岳丈大人说,让他安心就是。即便你那个大伯父没有宝贝,朕也可以给他封个锦衣卫指挥使当当。”
赵云蘅居然没有挣扎的意思,睁大了眼睛,问道:“皇上说的可是真话?”
“君无戏言,自然是真的了。”
这句话说完,朱慈烺刚把嘴唇印在了赵云蘅光洁的额头上,正要向下更进一步,哪知赵云蘅却突然矮下身子,竟然如同泥鳅一般,瞬间从朱慈烺的怀里挣脱出来。
紧接着赵云蘅闪身后退了两步,笑吟吟的看着朱慈烺,还不忘朝着他做了个鬼脸。
“皇上,您该用膳啦!”
朱慈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无奈扶额道:“你可是求着朕办事,总该给朕些甜头吧?如此过河拆桥,就不怕朕反悔吗?”
“皇上想要什么甜头,妾怎么听不懂呢?”
赵云蘅睁大了杏眼,无辜道:“皇上方才说了,君无戏言,既然答应了妾,那是断无反悔的道理。”
眼看着赵云蘅又是在装傻充楞,朱慈烺不由一阵气结。
作为一个气血方刚的少年,对着这么一个宜嗔宜喜的皇后,着实很是心动。
然而悲催的是,他的这个皇后还没到及笄的年纪。
虽然他心动不已,碍于年岁和礼制,也只能占些手脚上的便宜。
大明的礼制,女子十五而笄。笄礼之后,才算是步入成年,方能行周公之礼。
然而皇家的选妃年龄却是十三岁往上,许多后妃,入宫时的年纪并未到十五岁。
如成祖的徐皇后,被册封为燕王妃时,只有十二岁;武宗大婚时,夏皇后年十四岁,都是先行大婚和册封,直至到了年纪,才进行圆房。
朱慈烺面临的,就是这个情况。
因崇祯急于让他成婚,从选婚到大婚,用了还不到半年的时日。
以致于两人住在一起半年多,赵云蘅如今还不到及笄的年纪。
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难免耳鬓厮磨,却从未越雷池一步。
“皇后,朕记得,你是六月的寿辰吧?”
朱慈烺不甘心的捏了捏下巴,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是啊,妾的生辰是六月二十。”
赵云蘅随口答了出来,又问道:“皇上怎么突然想起我的生辰了?”
朱慈烺干笑一声,说道:“这不是你十五岁的寿辰嘛,朕在想,该提前给你准备一份笄礼。”
“不用啦,妾念你的这份心意。”
赵云蘅很是大度的摇了摇手,随即贼兮兮地笑道:“再说了,你的内库我也去清点过,里面没什么好东西,那点金花银呀,还是留着赏朝里的大臣吧。”
朱慈烺被这句话噎的不轻,不过总算是问出了赵云蘅的生辰。
当然,对于朝廷来说,千秋节也算是重大的日子,即使他不问,礼部也会给他提醒。
他在心中开始盘算,该如何借着千秋节这个由头,将安置在南直隶和浙江的十几个藩王都聚到南京来,为日后的宗藩改革做个铺垫。
至于赵云蘅所说的献宝云云,他则是完全没放在心上。
左右不过是几个闲散的爵位,他赏了也就赏了,这是皇家的私事,朝臣们不会多说什么。
眼下的重点,就是山东河南的用兵,以及清查苏州和松江两地的军屯。
然而朱慈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磨刀霍霍,将目光对准了苏松的富户时,苏州府那边,却发生了令他错愕的事。
苏州府的海虞钱家,主动找到了苏州知府沈宸荃,称这些年钱家未能约束好族人,以致于族内有人借着钱家的势力,强占了不少的土地。
钱家的人言道,钱家作为名门望族,断不能容许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存在,请求主动退还所占田亩,补足欠缴的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