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宿命
作者:暴雨中的背影 | 分类:科幻 | 字数:56.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章 敌踪现2
同一时间,视线转回久石要塞左翼,小型炼钢厂。
这里爆发的消灭加得尔渗透特种部队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尾声。
三百二十名加得尔帝国渗透特种兵只剩下了七十五人。被挤压在了小型炼钢厂后部的粗钢仓库及其周边。
枪声不断、血流满地。
厂区之外:加得尔帝国第二天对于圣.非尔帝国的全线全面进攻己经开始。喊杀声在久石要塞整条防线上久久不停;厂区之内:剩余的七十五名加得尔帝国特种兵虽然已经到了绝路,但仍没有放弃抵抗,将第一分队和第四分队拖在了这儿。
久石要塞中央部位,L一05区域,一条小溪边上。
依雷率领着第二分队和爱丽斯率领的预备三分队会合。
“依雷,这儿就是足印最后出现的地方。”
地面之上,夜里清晰可见的足印因为天明久石要塞后方部队的调动而被踩的乱七八糟,根本看不出原有的行进方向。
举起望远镜,爬上小溪边一块高约七米多的凸起小土山,和爱丽斯一样举目四望。
周边,一片空旷平原,不是久石要塞防御工事就是防守部队驻地,除了西边的那个受到保护的小村落之外,其余各地都在圣.非尔帝国久石要塞防守部队的视界之内。
八百多人到九百人,只要一露面,马上就会被发现,根本没有隐藏的可能。他们能藏到哪里去呢?
“爱丽斯,看来你判断的十分准确。我军内部有旅、师级军官被弗雷德里克收买了,这支或几支叛军掩护了该支渗透部队。”
“只有唯一这么一个可能性。这是几百人不是几十人,若只有几十人还能瞒过我军视线,近九百人若没人接应是不可能藏的住的。”
“我已经把情况详细的汇报给了哈威元帅,对L一05区域内我军旅、师级军官和将军的调查正在进行。以军团情报部的能力,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那我们现在?”
“等。但也不能干等。”
“侦察无人机带了吗?”
“报告分队长,随队带了四架侦察无人机。”
“全都放飞,对L一05区域和周边的L一03、L一07、M一01区域进行详细侦察。”
“是。”
“打开我军公共频率。”
“是。”
“各位同僚、战友、各级久石要塞的军事主官,大家好,我是哈威元帅和搭伯元帅任命的久石要塞特种作战总指挥官依雷上校。今天清晨,一批约九百人的加得尔特种部队从中央部位渗透至我军后方,追踪至L一05区域小溪边失去踪迹。为了寻找该批敌人,我将发射四架侦察无人机对L一05区域及其周边的三个区域进行探查,希望各位给予方便,特此公告。”
结束公共频率通话后,依雷换了一个频率。
“第一分队,情况如何?”
“报告师长,我军已攻入渗透敌军最后的据点。”
“战斗何时结束?”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小时左右可以结束战斗。”
“好!结束后立即和第四分队赶到L一05区域小溪边上和我会合。清理战场交给野战部队。”
“遵命。”
加得尔久石要塞攻击兵营总指挥部,内层。
攻击兵团总司令加不里埃尔.弗雷德里克一边盯着墙上悬挂的地图一边听着自己的总参谋长奥斯卡中将介绍战况。
“报告总司令,我军今天的全线进攻从早上八点整开始。右翼:昨天的装甲集群对撞让我军在久石要塞左翼5∽9公里、纵深3公里打开了一个口子,形成了一个突出部。但是圣.非尔帝国咋负连夜调兵,在这个突出部的两边调集了援兵。今天右翼就围绕着这个突出部进行争夺;中央部位:敌我双方都是重兵对阵。因敌方在这个区域内的要塞最为坚固,我军损失惨重;左翼:山区工事。我军在昨天虽然夺取了206山峰,但今天清晨5点35分,左翼报告,206山峰己被圣.非尔帝国重新夺回。”
望着地图上红、蓝两色的双方部队行军路线和沙盘上红、蓝两色小旗交织在一起的战况,弗雷德里克在思考。
中央部位:防守严密,强行冲击不但起不到效果还会死伤惨重,会造成军心不稳;左翼:山区工事,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攻打,只有…
“命令:第一集团军群第6装甲军、第11装甲军、第402步兵军、407步兵军、510步兵军、第六集团军群第24装甲军、第30装甲军、第217步兵军、A7炮兵师、A12炮兵师、第12集团军群第18装甲军、第26坦克师、第301步兵军、独立95师、A6炮兵师、A17炮兵师全部移动到右翼,加入突出部之战。天黑之前,要在这个突出部战稳脚跟。”
“是。”
“命令第一集团军群、第六集团军群和第12集团军群各自在准备3∽4个师、军级单位做为预备队随时投入到右翼作战。”
“命令兵团直属第一、第九、第十一、第十七火箭炮旅和第三、第四、第十二导弹旅对右翼这个突出部进行全面的火力支援。
“命令久石要塞中央部位和左翼的攻击部队改主攻为佯攻,给我拖住对面的部队。
“命令空军出动,阻止敌方空军对右翼突破口我军的轰炸。”
“是。”
通讯兵将弗雷德里克的五条命令迅速传了下去。大批的加得尔部队向着久石要塞左翼这个小小的突破口扑来,妄图站稳脚跟并且扩大这个突破口,从而以点带面,从左翼打入久石要塞后方形成包抄之势。
当前线情报传入久石要塞中央指挥部,哈威元帅与塔伯元帅做出了对应的反应。三十几个师、军级单位利用快速支援道路到达左翼,加入战线。
双方在这个方向上形成了包围与反包围、突击与反突击之势。在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将近几十万人在殊死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