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团宠:锦鲤妹妹是福宝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10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69章 老两口子去府城
三郎满不在乎,拍着自己的胸脯,相钱老爷子老两口子打着保票。
“阿爷阿奶,你们放心,我觉得我肯定能考得挺好。”
“你这小子,一点儿也不知道谦虚。你们夫子那是多低调的个人,你可好,有点啥事恨不得昭告天下。”
三郎嘿嘿嘿笑了,少年眼里闪烁着的是自信的光。
“那有什么,考得好那是我自己有真本事。再说了,这才只是县试,过了也才只是个童生,等府试过了之后,才能成为秀才呢。阿奶,你对我就这么没信心?嘿嘿,您将来就等着成为秀才公的阿奶吧。”
张氏被三孙子恭维得乐呵呵的,满眼慈爱的看着两个孩子。
她当然是希望两个孩子都能考中秀才的了,那他们老钱家可谓就是跨越了阶层。
钱二郎虽然没说话,却也嘴角轻牵,朝钱老爷子点点头。
钱老爷子了解这个孙子,如今二孙子都已经给了他一个肯定,那想必这两个孩子应该都没问题。
至少,童生是应该能考过的。
等到放榜之日,果真就如钱二郎钱三郎所说,兄弟二人全都榜上有名,而且名次还相当好。
钱二郎高居榜首,钱三郎是第三名。
一时间,岭山村钱家出了两个小童生的消息,立马就传遍了整个长林县。
认识的人自然是为钱家高兴,不认识的人那也是狠狠羡慕了一把。
岭山村也在十里八村,狠狠长了一把脸。
一连多年,岭山村都没出过童生秀才什么的了。
上一次还是钱家老四考中的童生呢,可从那以后,钱老四却再没往上考,反而去府城找了个账房的活计。
那还不是因为当时钱家生活实在太过拮据,钱老四也是想给下边几个侄子腾地方。
毕竟去学堂进学就得花银子,他若是去了,下边几个侄子可就都去不了了。
况且最大的大郎,也不过就比他小那么几岁,他要还占着去学堂的名额,大郎就一直进不了学。
大郎下面还有二郎,三郎,四郎,钱老四是作叔叔的,只得选择不再继续科考。
如今钱家一下子出了两个童生,消息传回岭山村的时候,老村长和村里几个有脸面的老人家,齐齐登了钱家的门道贺。
当然,放榜了之后,二郎三郎并没懈怠,反而是更加努力读书,因为不日他们将前往府城参加府试。
二郎和三郎这一次的打算,是准备将秀才之名收入囊中的。
不过,再进一步却是没有考虑的,因为夫子也给他们分析了,他们两个现在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五岁,还是太年少。
所以夫子给他们的建议是,这一次先考中秀才,再等三年积累一番之后,再参加大考。
在那之前,可以去游学一番,增长见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此意。
当然,二郎和三郎两个人,也是这样想的。
反正现在自己家也不差银子,他们就是再多念上几年书,家里也能供得起,所以凡事还是更稳妥些为好。
在去府城参加府试之前,二郎和三郎还特地去了县城夫子那里,和夫子研究了一番今年论题,然后才从家中出发。
这一去便是两个月。
因着钱玉山两口子和钱银山也都在府城,所以钱老爷子并不担心两个孙子。
直到府试结束,钱老爷子算着日子,才带着钱大江,两人打算去府城。
前老爷子本是不打算带张氏去的,可张氏一再要求,再加上钱老四媳妇又怀了身子,张氏一拿这个说事,钱老爷子也就吐口让老婆子去了。
于是,嘱咐了一番钱金山之后,老两口子欢欢喜喜就上了路。
钱金山和李氏倒也想去,可总不至于家里只余范氏一个人吧,所以两口子也只能目送老爹老娘离开了。
府城,钱家。
此刻,武微云正坐在花厅里绣着一个扇面,她面前的桌上正放着一个笸箩,笸箩里各色鲜亮颜色的线交错在一起,看起来十分惹眼。
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正站在一旁,一边帮武微云分着手里的线,一边和武微云低声说话。
这个妇人是张氏上次来府城时,买下的下人,专门留在府城侍候武微云和钱玉山的。
当然,不止这一个妇人,张氏是买了这妇人一家子。
这妇人的男人就留在前院,平时应个门,家里进行采买等活计。
妇人的儿子则跟在钱玉山身边,平时在铺子里帮忙。
武微云正与妇人说着话,外边便传来敲门声。
妇人的男人正在门边儿,匆匆去开了门。
不一会儿,又急急进来回禀。
“四太太,是老爷子和老太太过来了。”
什么?
武微云连忙站了起来,手里的扇面也被她放进了笸箩里。
一旁的妇人见状,赶忙扶着武微云迎了出来。
张氏看见武微云,一张脸上几乎要笑开了花。
“呦,小云呢,你咋出来了?如今你身子重,小心着些。”
武微云此刻四个多月的身子,却犹如寻常妇人六七个月一般。
没办法,谁让她肚子里怀的真的是双胎呐。
再加上嫁到钱家以后,吃用又比之前好了不少,也不用她再操心家里琐事,所以事事顺心的她当然就被养的极好。
“娘,郎中不也说了,让我没事多走动走动,免得生产时候遭罪吗?况且又是在家里,环境都是熟悉的,您老不用担心,我心里有谱。”
这次张氏过来,给武微云带了不少东西。
前些日子钱金山进山猎的野鸡兔子,还有自己家散养的鸭子,大鹅,鸭蛋,鹅蛋。
凡是张氏能想到的补身子的东西,都被她带来了不少。
甚至她还带了一棵之前花花拿回来的“大萝卜”,这东西,可金贵着呢,小儿媳妇儿生产,拿过来备着,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