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崛起1522
作者:猪林弃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78.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3章 “纸币”
“300(明)斤。”一个声音说道。
李子园点点头,这个产量算不错了。如果一斤卖5钱银子,每亩地的产出就有3两之多。当然了,大明那边从农户手里收购的生丝绝对不会这么高,不然中间商都要喝西北风去。
那么他以后对生丝的收购价要定在多少呢?种桑的产值可以比种粮高,但不能高太多,不然在市场的选择下大部分人蜂拥种桑,结果就是丝卖不出去,粮不够吃,统统饿死去球。
李子园一拍脑门,自己真的是脑袋瓦特了,市场供需和税率高低完全捏在自己手里,自己要求农户只能种粮,他们又有谁敢养蚕?只需要把军队抓牢了,不闹破天的事都是小事。
最终,他把生丝的收购价定为了3钱一明斤,供销社的售价为5钱。这么定价仅仅是为了与大明的物价接轨。
七月初七,在某个人还沉浸在提前一晚过的“情人劫”导致的昏睡中时,李子园已经精神抖擞起床准备干活了。
“东家,早安!”王贵45°哈腰问好。
“早呀,小王!看你这个高兴劲儿,一定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我,对吧?”李子园刚到客厅就看到早已在此等候的王贵。他随意坐下,顺手帮王贵添了点热茶。
王贵满脸堆笑地接过茶杯,说道:“谢东家!我这次来还真是有喜事,棉纸做出来了,我兄弟俩试用了几次,保证没问题!”
一听是这事儿,李子园顿时兴致勃勃,斜眼一看,成品都已经放边上了。那还等什么?李子园连早饭也不吃了,到卧室拿来早已制作好的大印、小印、高档油墨和印泥等文具,然后回到客厅。
他一边亲自砚墨,一边对王贵说道:“你把纸展开,扯平。”不一会儿,李子园瞅着墨可以用了,拿起毛笔在墨里狂蘸,而后均匀涂抹在大印上,对准棉纸靠边位置就是一戳。用力压了压,李子园拿开大印,仔细打量起自己的杰作。
此时的棉纸上印着“北望岛储备仓库 100贯 见票即兑”的字样,分三行,字迹清晰,应是印的不错。李子园又拿起小印,蘸了蘸印泥,对着先前字样的右下方来了一下,同样压了压,棉纸上便又多了“李鸿信核发”字样。若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李”字上有略微的瑕疵,哪怕真看到了也容易当成是没有印完美。
李子园对着棉纸印戳处吹了吹,加速其干燥。然后用小刀对棉纸进行裁剪,不一会儿,一张100贯面值的丐版纸币算是弄出来了。
拿起纸币抖了抖,又轻轻揉了几下,再稍用力扯了扯,纸张完全没有要破裂、断裂之类的感觉。李子园点点头,只感到内心愉悦,长久的等待有了一些回报。
“东家,您看~”王贵在一旁努力征求存在感。
“不错...你们兄弟厉害呀!来,再试试能不能防水。”李子园点头称赞,顺便进行下一轮测试。爱洗手的李子园在客厅中常备水盆,勤快的丫鬟们不用吩咐总能保持盆子里有干净的清水。
李子园将纸币放入浸入水中,微微晃动两下,油墨有些许飘起,不知是离干透尚有距离,还是本身材料问题。又在水中如涮毛巾般轻轻弄了两下,捞起展开。
印没有太多变化,墨有些花了,不过这在李子园的预料之中,他也没指望古代的墨能这样子防水,况且墨迹可能都还没干,正是最怕水的时候。纸币本身没多少形变,轻轻拉扯没有发生损坏。
王贵看到墨迹花掉时面色有些不好看,不过李子园却浑不在意似的,拿着那张湿透的“花纸币”好一顿瞧,似乎里面真能开出花来。
他放下纸币,道:“这个棉纸不错,你兄弟俩立功了啊!”
王贵大喜,辛苦琢磨了好几个月,总算看到回报了,上回东家说多少来着?2000两!
既然工具都拿来了,纸也有,李子园索性一口气“印刷”了2000贯的纸币,刚好交给王贵做专利买断款,完美!而另一头,王贵拿着李子园给的纸币哭笑不得。
当晚,新港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由于李子园招来的移民大部分都是成对儿的,这个七夕节更像是手艺活儿的比试而并非有情人的约会日。不少人自掏奖品在家门口摆摊,给愿意秀技的女子一个比试的擂台,一时间万人空巷,叫好连连。
不过这些热闹暂时跟李子园无关,虽然张翰这个糟中年很快便摆起了官方的擂台,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并记录下了针线活排名靠前的女子姓名。
学校教室里,李子园把岛上有头有脸,有机会用到改版纸币的“老兄弟”、作坊主、掌柜之类的人都聚到了一起,讲述使用纸币的好处。聚在这里的原因倒是简单,李子园家里的客厅没那么大,凑不下这么多人。
关于用纸币代替铜钱这件事,他们早就有所耳闻,李子园拿出了白日里加印的一张百贯大钞,传给众人一一查验。这张纸币字迹阴干后反而更显光泽,在李子园展示短时间入水后竟然没怎么掉墨,端是让人啧啧称奇。
由于纸币只做内部结算,与下面的移民们无关,不需要担心外人的反应,众人纷纷表示支持,毕竟有这个就不需要带一票人来扛铜钱到处跑了,那东西又重又占地方,还得找人专门看守。其实他们不支持也没用,岛上目前所有明面上做售卖生意的店铺都是李子园的,他用自己制作的钱买自己的东西,谁还能有意见。
搞定了一件事的李子园心情大好,准备回家给小娇妻来几发管乐合奏,结果半路碰到张翰这个“老父母”。
“东家你看,这是城中针线活儿排得上号的女子名录。”张翰也乐呵呵的,仿佛遇到了大喜事。
“哦?”李子园接过名录,只见从上到下(都跟李子园学了,不从右向左老)密密麻麻记录了大几十个人名。“你是想把她们召集起来做裁缝?”
张翰摇摇头,道:“移民们在生活安定后很乐意繁衍子嗣,这些女子恐怕只能在家里做工。不过既已知晓她们是谁,给样下单便是。”
李子园惊讶地看着张翰,好半晌才竖起大拇指,道:“你真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