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从医馆学徒开始
作者:紫霄客 | 分类:穿越 | 字数:258.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26章 亿2千万成交
“列格捷耶夫先生,我们的估值是以当年你们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的案例为参考的,我们充分考虑了五十年前一直到现在的货币通胀情况,也考虑到了勒拿河以东的土地面积大小、目前可以看到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等一些的因素!”
“经过综合评估之后,我们认为1亿6千万这个价格比较适中,是比较客观且公平的,也是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
宋翰章的话刚说完,列格捷耶夫的脸色就黑了下来,他原本想狮子大开口,毕竟这种交易并没有什么先例可循,价格还不是随便他开?但是没想到中国人也不傻,竟然把五十年前的那一桩交易又搬出来。
“不不不,宋先生,五十年前是五十年前,现在是现在,不可混为一谈,当年那一桩交易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完成了,如果贵方要以当年那一桩交易为参考,我方不能够接受!”
宋翰章摇头说道:“贵方报出的价格也远远超出了我方的预期,更超出了我方可以承受的范围,这样吧,既然我们暂时无法达成一致,不如先休息一下,两个钟头之后继续?”
这才刚刚开始就要中途休息?列格捷耶夫也是很无语,但他也没办法,不能表现得太过急躁,否则很容易中了中国人的圈套。
休息室内,列格捷耶夫眉头紧锁,脸上的忧虑显露无余。
“看来中国人也不好忽悠啊,变得越来越精明了,对我们的态度也与从前有着天壤之别!”
两个钟头后,当再次看到宋翰章时,列格捷耶夫在宋翰章的脸上只看到了不疾不徐,不紧不慢,一副神态淡然,无所谓的态度,这让他心里直打鼓。
“先生,中国人拖得起,我们拖不起啊,我看我们还是要尽快让这桩交易达成,完成沙皇交给我们的任务,尽快把粮食和生活用品运回去缓解国内压力!”秘书提醒道。
列格捷耶夫听后没有什么表示,不过心里却是已经认同了秘书的说法,沙俄还真拖不起了。
谈判再次开始之后,列格捷耶夫对宋翰章说道:“宋先生,我们双方是盟友,我方不希望因为这次的谈判伤了双方的和气关系,我方是抱着诚意而来的!这样吧,我方退一步,砍掉8千万,报价4亿银元,你看怎么样?”
宋翰章摇头说道:“这个诚意我看也只不过如此,一开始贵方就把价格虚报得高太多,现在虽然说砍掉8千万,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列格捷耶夫先生,如果你们真有诚意的话,我希望你们不要耍太多花样,报一个我们都可以接受的价格!”
列格捷耶夫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吧好吧,我方再退一步,3亿5千万”
宋翰章看着列格捷耶夫,良久后说道:“我方愿意在1亿6千万的基础上增加500万!”
“那不行,加500万太少太少,我方再减少一千万,这够诚意了吧?”列格捷耶夫说道。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拉扯,宋翰章咬死了1亿9千500万不松口,列格捷耶夫把价格定在2亿6000万也不愿意妥协了。
宋翰章也不着急,看了看怀表后说道:“午饭时间到了,列格捷耶夫先生,我们先吃午饭吧,另外再找时间谈?”
列格捷耶夫心头一紧,“宋先生认为下次谈判定在什么时间为好?”
宋翰章考虑了一下说道:“我这两天的工作很多,只有三天后之后才有时间,你看我们定在三天之后再谈?”
“……好吧,那就定在三天之后!”列格捷耶夫只好答应。
时间一天天过去,尼古拉二世每天都会派人发电报询问列格捷耶夫关于谈判的进展情况,这给了列格捷耶夫很大的压力。
主要是莫斯科和彼得格勒那边确实是等不起了,很多家庭都已经断粮,据统计,这两座城市的粮食还不够人们吃十天。
让列格捷耶夫郁闷和生气的事情,过了三天之后,当他兴冲冲来跟宋翰章谈判时,宋翰章竟然放了他的鸽子。
列格捷耶夫原本还要继续端着,提醒自己不能表现得太过急切,但宋翰章这么一搞,一下子就让他心态炸裂了。
在第二天与宋翰章的谈判中,列格捷耶夫再次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喊价从2亿6千万一下子降到了2亿4千万。
又经过三天的反复拉扯和试探,终于列格捷耶夫把价格降到2亿2千万就死活都不肯松口了,还放话说如果中方不接受的话,谈判就此结束,沙俄选择向民国借钱这条路。
当天夜里,宋翰章向叶长青报告了谈判的进展情况。
“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列格捷耶夫咬死了要2亿2千万,我方甚至给出了2亿1千万的价格,他都没有同意”
叶长青听完后抽了一口烟后说道:“一两千万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尽管我们知道了沙俄方面的底价,但这是尼古拉二世给出的,而谈判的具体负责人是列格捷耶夫,在谈判中带着个人情感和意愿,或许他自己并不愿意这桩交易达成,这很正常,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宋翰章问道:“您的意思是我们接受2亿2千万的报价?”
叶长青点头说道:“接受吧,早点把这件事情搞定,以免夜长梦多,而且现在是拿到这片土地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很可能不会再有这个机会!”
“明白,明天我就跟列格捷耶夫签署文件”
次日,在民国方面找来的一干中外记者们的见证下,沙俄代表列格捷耶夫正式签署了把勒拿河以东所有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卖给民国的转让文件,交易价格2亿2千万银元。
不到一天的时间 ,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各地报纸争相报道。
各种观点都有,有些人认为上头花这么多钱买一大片寒冷且不毛之地实在不划算,亏大发了,而且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占了大多数,毕竟在所有人的固有印象里,东北就已经很冷了,再往北简直不敢想象,也只有沙俄人才能够在那种极端气候环境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