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但被剧情杀
作者:离褚良人 | 分类:古言 | 字数:48.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5章 番外——皇后的日常
本宫好久没看见司徒了。
也不知道她都在做什么,竟然这么久都没露过面,实在是稀奇。
自从老赵登基以来,本宫从太子妃升为皇后。但这偌大的后宫空荡荡的,除了本宫以外,还有两个曾经东宫一同上来的嫔妃。
连打牌九都凑不齐人数。
宫内实在无聊。
原本还以为本宫能跟后妃斗一斗,结果那俩丫的躺得比本宫还平!
本宫又想着让老赵找个时机选秀,让宫里进进新人也好。
结果他却说:“朕如今一家独大,没有朝臣压迫。无需像父皇那样需要通过选秀来笼络人心。为何要选秀?皇后不嫌麻烦,朕还觉得麻烦呢。
“再说了,自朕登基以来,朝堂上多是新鲜血液,若要笼络人心也该是给臣子们指配婚事。朕瞧着九弟如今年纪也大了,不如——”
“碰!”
老赵的话还没说完,藏识殿的大门就被人狠狠推开,被他念叨着的九弟此时正边走进来边冷着脸看他。
老赵一时有些尴尬:“咳,九弟……”
“见过皇后娘娘。”九弟走进来直直朝本宫行礼,一个眼神也不分给老赵。
本宫连忙让他免礼。
老赵又准备说点什么,结果九弟径直打断了他的话:“陛下有那个空闲操心臣弟的婚事,不如多给臣弟放几天假!”
老赵于是不再说什么。
这事本宫还算了解,毕竟朝堂初定,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老赵逮不住荣定侯世子的尾巴,只得逮住九弟使劲薅羊毛。
所以当前局势不能惹毛他,但也不能轻易给他放假。
听他俩各自理论,本宫也不想多留,便就此告辞离去。
说真的,本宫好无聊。
在这连推牌九的人数都凑不齐的后宫里,只能天天这里那里地逛一逛。
是谁说的当皇后很有意思来着?
不能宫斗就算了,连看人宫斗都没机会。
因此本宫时常羡慕太后,她还是皇后的那会后宫嫔妃很多。天天都能听到这个妃子说那个妃子的坏话,或者这个妃子给那个妃子使绊子这一类的琐事。
太后却说本宫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有什么福的?老赵当年又不是因为喜欢才选本宫当的太子妃,后面成亲了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
若不是本宫自己下手,指不定现在都还没有灵旭呢。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如今本宫连灵泱都有了,另外俩咸鱼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本宫于是质问她们:“你们俩是不是不行啊?!御膳房的母鸡都比你们有用!今年可是下了一窝崽了!”
与本宫同时间入东宫的郑元希不为所动,佛得仿佛是个看破红尘的尼姑:“你说娃?赵焕羽天天晚上同我谈理想谈人生,能生才有鬼了吧?”
本宫:“……”
竟有这事?
另一咸鱼叫齐绮,入东宫比较晚。陛下登基后就被封为德妃。不过本宫觉得,应该封个“睡妃”才对。
她好像永远也睡不醒一般,说话语调懒洋洋的:“…什么?当妃嫔还要陪睡生孩子?…那是另外的价格了……哦不对,多少钱都谈不拢!”
本宫沉默了几秒:“……所以你也在跟老赵谈理想和人生?”
“不啊。”德妃打了个哈欠,本宫刚要欣慰,结果她继续说,“臣妾在睡觉呢…没有谁能打扰臣妾睡觉…他是陛下也不行……”
本宫:“……”
“原来本宫才是那个冤种?”
这俩咸鱼下意识地点头,然后又齐齐摇头。
郑贵妃安慰:“虽然你失去了单身的快乐,但你收获了两个娃呀?”
德妃:“没错…没错。”
“……”
本宫决定跟她们俩绝交三天。
可是宫里除了她俩本宫又找不着别的伴了,司徒也不进宫来陪本宫。
她明明是自己一个在家,怎么着,难道是没想起来宫里还有本宫?
仔细算来,距离上一次见面,还是在去年秋季了吧?自我们年少相识至今,都没有哪个时候像如今这么久没见过面。
等下次见她,定要好好说说她——竟然能忍住这么久都不进宫来与本宫见面。这么久没同她互相“话疗”,本宫真是哪哪都不习惯。
本宫把这个忧虑同其他俩咸鱼说了。
郑贵妃一边逗本宫的闺女灵泱,一边头也不抬地嘲笑本宫:“臣妾看你就是贱得慌,没人骂你还不乐意。”
本宫:“……小心本宫扣你月奉!”
一旁好像永远也睡不醒的德妃眯着眼,语调都懒洋洋的:“要不然,皇后你再去找陛下生个孩子吧…这样就有事做了……”
郑贵妃附和道:“对啊!宫里除了咱仨以外就没别人了。你跟陛下多生几个,然后给臣妾一个,给小齐一个,剩下的都归你。这样宫里还热闹些。”
德妃打着哈欠点点头。
本宫当即就恼了:“你俩真当本宫是母猪吗?你们怎么不自己生?老赵又不是本宫一个人的夫君!”
“可您跟陛下才是夫妻,臣妾两个只是凑数的…若不是这宫里生活舒坦又不会被谁约束,臣妾才不进宫呢……”德妃如此说。
第175章 番外——皇后的日常
郑贵妃总算不逗弄灵泱了,她坐到一边,毫无仪态:“陛下啊,瞧他的样子好像也不太想要别的孩子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下一场宫变。”
“……”
一提到宫变,本宫就想起司徒。
当初她伤的也不轻,虽然后面好了,但是难保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只希望她能好好的吧。
……
后面几次长安也进过宫,她医术极好。而本宫上一回生产到如今,依旧还觉得身子虚亏。老赵就常常请她入宫来给本宫诊脉调理。
不过近些时候,大长公主似乎身体不太好,因此她入宫次数就少了许多。
本宫与长安并没那么熟,但她跟司徒关系好。而且还是司徒的嫂嫂,所以本宫也会问她一些司徒的事。
只是她每次都只说司徒很好,让本宫不必挂牵。
本宫于是也不多问了,只让她帮本宫同司徒带个话,让司徒进宫来看看本宫。
可是这事回回都被司徒拒绝了。
本宫很奇怪。
司徒究竟在做什么?怎么消息不回,人也不冒头的?
后来又深入地问了长安,本宫才知道原来司徒早就去了祁月观论道修行,一直没回来过。
就连过年之时也未曾回过皇都。
她父母长辈也依旧很久没看见她了。所以说,连她家人都没见着她人,本宫没看她也就正常了。
本宫试图给她寄信,她是一个字都没回过。
后来本宫一气之下,就干脆不寄了。
……
这时间是真久啊。
一直到同年夏末秋初,灵旭满三岁,被封为太子。
本宫这才又想起她来。
连灵泱都快两岁了,这丫是真能沉得住气,这都不乐意回来送个祝福,只托人送来了两只差不多的长命锁。
不过这不能抵消这两年都不联系本宫的事。
巧的是之后没多久,本宫听老赵无意间提起过,说是要准备给建宁将军拟定封侯的诏书。
这么看来,建宁将军是准备凯旋了。
那司徒还有什么理由不露面?
等她回来,本宫一定要好好说说她!
本宫主意打得好,事情的发展却让本宫措手不及。
那时候边关的捷讯隐隐传回来了,本宫提早忙上忙下,准备着宫宴的事宜。
等消息回来之时却还有个噩耗:建宁将军在最终的这场战役中身陨,战死沙场。
他回不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本宫愣了愣,第一反应是那司徒怎么办呢?
本宫晃晃脑袋,不敢去想司徒听到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当即便抛下一切事宜,去找老赵。
一路上无人阻拦,本宫很顺利地就进了藏识殿。
殿内除了老赵以外,还有九弟。
他们看着本宫,也没有多少意外。只是面上的表情都如出一辙地沉重。
老赵看向我:“皇后,你来了。”
本宫的心沉了沉,仍然不太相信:“陛下,这消息是——”
“真的。”老赵直言,他走到我身边来,脸上罕见地没有一丝笑颜。
本宫抓住了他的衣袖,没忍住出声:“那司徒怎么办?”
老赵闭了闭眼,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中情绪复杂。
他瞧着本宫,像是做足了心理准备才开口:“……皇后,你听朕说,云闲她——”
“她怎么了?”
本宫心里忽然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老赵移开目光不看我,语气艰难:“…云闲她…她早在去岁就已经偷偷跟着去了边疆。自然…也是早早就听到了这个消息,所以她——荣定侯世子已经在前日启程赶去边疆……”
本宫倏然抓紧了老赵的手臂,脑中一时间还没法接纳他所说的话。
一旁的九弟亦是摇头叹息,将老赵没说完的话讲了出来:“长宁郡主殉情了。”
“……”
本宫一时之间有点没反应过来,本想着大声说“这不可能”,但本宫没有。
因为本宫也知道,这确实是司徒会做出来的事。她无法接受自己的世界没有张淮序。
本宫忘了当时是如何走出的藏识殿,如何回的凤栖宫。
本宫只是在想,看来以后都不能再有司徒来同本宫谈话曾经,也不会有人再无所顾忌地叫本宫“二露”,或者调侃地恭敬称呼一声“文小姐”了。
陛下的诏书还是下了,只不过上边写的改成了追封建宁将军为“景宁侯”。
举国哀悼。
听荣定侯世子说,他们两人的尸骨没有带回来,葬在了不落山之上。因此皇都的棺木中只有一只锦囊与一块玉佩。
锦囊本宫知道,那是建宁将军出征之时司徒斩下的几缕银丝,而玉佩——
“是张淮序当年第一次前去尧疆之时交到阿闲手中的。”长安神情平淡地同本宫解释。
本宫瞧不出她面上有多少悲伤,只是偶尔目光就飘远,眼中流露出些许怀念。
本宫实在没忍住问她:“你不难过吗?”
长安叹了一声气,扯了扯嘴角道:“那皇后娘娘难过吗?”
本宫保持着皇后的仪态,既没点头也没摇头。
目光透过长安,本宫看到了远处平南将军的一头白发:“此事最无法让人接受的,应当是舅父了。”
“……”
长安没应声。
我们都心知肚明,纵然老赵下旨赐了滔天的荣耀,可这一切对于平南将军而言都仅仅是虚名。
逝去的人回不来,有这些名头也仅仅只是让旁人多惋惜几分。张氏原本就是一脉单传,眼下就只有老赵还沾着这份血脉。
因此他后来同本宫提出想让灵泱冠以张姓的时候,本宫便同意了。
灵泱是大绫的公主,身上又流淌着张家的血。这样也算是能保证张氏一门的荣誉了。
然而等老赵的旨意下达之时,却听说长安有孕,而且早已经决定不管腹中孩子是男是女,都将冠以张姓。
无妨,老赵他们三人从来关系亲近,能想到一处也不足为奇。
如此一来本宫的灵泱就是长姐了。
司徒多好。
幼时有兄长宠着,将所有阴暗都隔绝在她能接触到的范围之外;嫁人后只是因为她怕痛,景宁侯便主动揽过所有的责任。
而眼下她人都不在了,皇都她交好的所有贵妇们,也都只会记得她永远是鲜活明媚的俏丽容颜。而且可能还会不断地美化。
本宫原本还想着看看司徒老了之后是什么模样。这下就只能靠想象了。
而且她的头发还是白的,不管怎么想都是笑意盈盈的年轻模样。
……
你算是作弊了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