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穿梭门
作者:水月国的白煜 | 分类:历史 | 字数:66.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1章 猛烈的意大利炮
唐文江顺路下山。
终于安全抵达荆州境内。
唐文江立马召令炎彬撤军折返荆州府,他只希望这军令能送至炎彬身边,及时阻止他对苏宁的进攻,减少有生兵力的损耗。
现在苏宁就像是一团未知的威胁,再去招惹他真是有些得不偿失,只能寄希望于炎彬早些收到军令撤回。
唐文江的安全感并不是很高,他麾下兵力大都被分落在各地,极难整合。
所幸孙元兴回京勤王,因此大部分兵力都分布在北境六州之内,只需花上一番功夫,倒也可以整合出一支无可匹敌的军队。
不过这是个通讯落后的时代,收到的军令往往具有延后性。倘若孙元兴镇守南境,只等军令而行动,估计返回京都勤王时,已经要到冬日,那黄花菜岂不都凉透?
若是不发布军令,那与放弃有何区别?
军令是必须要发的。而且是十万里加急的,必须尽快送到各位将领手中,早日将京都夺回,让天下回归正统。
炎彬已经抵达汴州地界,而这儿距离汴州城的距离,已经不算太远。他们一行人悠哉悠哉的走在路上,心中壮志豪情荡然,完全不知身后京都城的惊天事变。
炎彬所率领的军队,名为征苏军,约有两万余人马。其中共有三方人马组成,一方是地主豪杰组成的征苏军团,另一方是江湖乡勇获资组成的江湖军团。而主力军则是炎彬带领的皇家军队。
炎彬率领的一万余人,全是从各兵营中拨出的人马,实力参差不齐,有高有低,但不失为一支锐士。
经由磨练后,他们这群人便足以成为大庆精锐强悍的军队,为大庆日后的安稳作出巨大的贡献。
地主军略多一些,有近七千多人兵力;而江湖军团人数稀少,仅仅只有两千余人,但各个武力高强,不容小觑。
正气势汹汹的冲向汴州城。
现在唐文江是十分焦虑且煎熬的,他巴不得他能飞起来,亲自把求援信送出,送到几位将军手中,让他们快速汇兵一处。
他想快些将炎彬召回,让他不要去招惹苏宁,好保存些有生力量。
但这只是他的臆想,人怎么可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无翼而飞呢?
炎彬注定要折戟在汴州城。
江家、幽州,也是时候该发挥作用。
北境梁州一战后,蛮族祸患已经除去。
至于在衡州境内与魏国对峙的大庆军,他已经派遣王国尧和江决,更何况还有不少骁勇善战的锐士,那伍元蓝定然翻不起什么浪花,除非宋杭贤的命令快他一步,不过唐文江仍然选择相信王国尧。
而孙元兴……
他不敢肯定,孙元兴能不能守住,他只能寄希望于孙元兴将京都守住,届时里应外合,将贼人拿下。
局面比较尴尬的是,虽然人手领先于反贼,但较为分散,需要时间整合。并且粮食问题成为钳制唐文江最大的枷锁。论持久战下,唐文江还是会略胜一筹,只是他的身体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住。
京中呈现僵持结果,这对于唐文江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但宋杭贤可不会让这巧妙的局面一直维持着,他深知孙元兴的短板,并且将以最少的损耗,撬动并图谋京都城。
谋划变数众多,迟则生变。
他已经吃过一次亏,再不愿意吃第二次亏。人总不能两次跌倒在同一条河流,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因素。
中秋节后没几天,在苏宁日夜期盼中,征苏军终是抵达汴州城外。
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往汴州城。
而他们的动向,早已被苏宁发现。
苏宁并没有做太多动作,只是派驻千余人守城。
这次守城由二营长指挥。
将由二营长最好的伙伴意大利炮镇守城墙。此外,苏宁为防止他们逃跑,早早的在后方部署了两辆可汗贾利
时至午间,此时阳光明媚,微风正好。
汴州城城门大开,进出人数众多,若是贸然攻打,将这些平民百姓打伤或者打死该怎么办呢?
炎彬命人抬出战鼓,招来军中擂鼓好手,并令他大力敲打鼓面,引起汴州城的注意。
外面战鼓声响起,众人都知晓城外有军队要向汴州城发起进攻,进城出城的商人、百姓都稍稍停止步伐,纷纷避难。
城门处乃至外部二里地很快便没人继续逗留,而城门却仍旧大开,汴州城好似就没将这场攻城当回事一般。
炎彬的征苏军团是陛下亲赐,是正义的,自然不会对这些大庆子民动手。
炎彬以此来振奋士气,并告诫大庆子民快速撤离。他们一行人见汴州城城门都不关,都以为他们被这战鼓气势吓傻了。
于是就嘲笑大喊道:“苏宁小贼,快快出来投降,可饶你不死!”声音具有极强的贯穿性,隔着大老远就能听见。
一旁富态公子哥,也跟着喊道:“出城投降,饶你不死!”这声音比较无力,只能在炎彬附近小范围传播。
众人想笑,却不敢笑话。这地主老财对这场讨伐的资助是极多的。且他儿子极为乖劣,若是笑话他而被他盯上,回去肯定没有好果子吃,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江湖侠客则是豪爽喊道:“你侵占汴州城乃不义之行,交出汴州城,投降于城外忏悔,诏安不杀!”这个声音洪亮且爽快,守城的苏军都能听个明明白白。
他们嗓门极大,叫嚣声惹人厌烦。
苏宁方面并没有出声回应,那征苏军团看这大开的城门,心中不由一喜。
他们料定这苏宁一定是畏战而逃。
其实只是因为苏宁没来,二营长在调试他的意大利炮。
这叫嚣声让二营长根本不能忍受。他急匆匆跑到城门上,指着远处的军团大骂道:“嫩们也配?回家和稀泥去吧!”
“叫什么叫,嗓门大奔着给你老母奔丧呢?我话就撩这了,你们都是一群垃圾!”
二营长话刚说完,便扣了扣鼻屎,往城外弹去。继续轻蔑喊道:“你们文化人不是有个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吗”?”
“你们就是那瘪牛犊子!”
“投降不杀!”
“统统给我早点投降,不然没你们好果子吃嗷,投降不杀!”二营长声音潦草,极具特色。贯透力极强,让炎彬一行人窒息。
这话说的底下万人一愣一愣的,心想你这守城人不就千来人,凭什么口出狂言。
你家大人呢?你家大人都不曾出现过。说不定畏战而逃,将你卖了还在这里替他数钱呢。
这话同时也让底下一群人一阵窝火。
凭什么啊?
哪里来的底气。
不过二营长又扯着嗓子喊道:“最后一遍,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炎彬军队嘘声一片,完全不把二营长放在眼里,纷纷朝着二营长吐口水。
二营长皱着眉头,大声骂道:“奶奶的,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啊?棺材板都给你掀开砸碎,奶奶的。”
“各营听令,开炮,开炮!”
征苏军众人只觉荒谬,认为这二营长神经兮兮的,莫不是染上什么疯病,还是被他们的气势吓到癫疯,汴州城是啥都敢用啊?
他们满是轻蔑,准备踏入汴州城内。这守军简直不值一提,将汴州城镇压轻而易举不在话下。
不过江湖客仍是好奇请教炎彬:“你是文化人,他所说这开炮是啥意思呢?”
没等炎彬回答,他便已经得到答案。
咚!
咚!
咚!
啪!
落地那一瞬间,碎山裂石。
战鼓被炸的四分五裂,战马被吓得四处狂奔。阵型被炮弹撕扯碎裂,被炮弹击中的人更是被炸的四分五裂,血肉与沙土混合在一起,朝着周旁的人群中飞去。所有人直接吓得呆住,愣在原地,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逃啊!逃啊!”突然有声音将他们从这炼狱中拉出,让他们回到现世。
他们疯狂的背离汴州城,疯狂的向外侧逃窜,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远离这个地方。
“停!停?”
“都停下,这些人都宝贵着呢。将军有大用,都给老子收手。”
二营长率先停止炮击,转头命令道。
大多人人都停止炮击,但还有人却仍沉浸在打炮的喜悦之中。
“哎,你小子,听不见吗?”二营长极速且亲切的骂完,便要一脚踹上去。
局面已经不受控制,恐惧占据主导。即便二营长高喊:“投降不杀。”
却也抑制不住征苏军心中的恐怖,不能阻止他们调头逃跑。
二营长拿望远镜看着这情况,气的破口大骂:“他娘奶奶滴,这就跑了?”
他再看向远处,果真看到两辆帅气的坦克,那是可汗贾利,它已经来到战场后方。
机枪不断扫射,截停他们前进的步伐。榴弹不断轰炸,让他们无处可去。电磁炮蓄力滋滋作响,让他们不寒而栗,而发出的电磁炮,则将逃亡的人击飞到天上,再重重的落下。
爆炸声、扫射声、电磁蓄力的电流涌动声音,让这场战争变得戏剧性起来。
恐怖、恐怖,这是怎么恐怖的事物。他们根本想不出词语来形容这种怪物,这怪物、巨兽所造成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人类生命的脆弱。
而苏宁的可汗贾利上挂着超大喇叭正不断重复播放着:
回到汴州城投降,不杀!
回到汴州城投降,不杀!
………
这些人只好回到汴州城下投降。
他们终于见识到苏宁的恐怖,此刻也意识到,大庆正在走向毁灭……
他们放下武器,他们猥琐颤抖,他们从未设想过,会是这般结果。
不久后,他们便被一些身着怪异的人俘虏,而后便被送往战俘营。
富态胖子被吓的口吐白沫,浑身有气无力就快要瘫倒在地,嘴里不断嚷嚷着:“别射了,别射了,真的太多了。”
二营长临走前,望着这群人骂道:“娘奶奶的还嚣张不?怎么都站在这里不动啊?奶奶滴都给老子拉到黑煤窑挖煤去!”
唐文江寄予一丝希望的炎彬,并没有被苏宁全军覆灭,他们还活的好好的,只不过被苏宁俘虏,充当建设的苦力,为建设美好汴州城而做出卓绝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