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作者:晚风渡月 | 分类:古言 | 字数:38.5万

第35章 意外买人

书名: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作者:晚风渡月 字数:2445 更新时间:2025-02-07 02:07:13

打算出游,两人想先去书院和弟弟打声招呼,顺便留一些银子给他。

两人买了几盒点心、一些糖、果干。

温慕清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是住校的,平日里最羡慕的就是有家长来看舍友,给她们带好吃的,自己只有看的份。

养母去世后,基本上就她一个人生活,住校和住乡下没区别。

舍友基本都是城里的,家庭条件都很好。

自己都不敢和他们走太近,人家周末出去一次的花销都比她一个月生活费还多,是自己挤不进的圈子。

现在自己有个弟弟,自己也有这个条件,就想他过得开开心心的,不用什么都羡慕别人。

来到书院门口,和门口的大爷说明来意,大爷叫小厮去把人叫来。

这个点接近中午了,没有听到读书声,应该已经下学了。

“姐姐、姐夫,你们怎么来了?”

温沐晨一路小跑过来。

“我和你姐夫打算去周边游玩一阵,你休沐回去几天就在大伯母家吃饭,我和他们说好了,米和鸡蛋昨天你姐夫也送过去了。”

“好,我知道了,你们出游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姐夫,你要照顾好我姐姐啊。”温

沐晨其实很赞同姐姐出去游玩。

最近夫子一再和他们说以前游学碰到的趣事、学到的新东西,同窗们都很向往游学。

只是他们还太小了,只有羡慕大龄学长的份,他们至少还得等几年。

“你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姐姐少一根毫毛的。倒是你,要照顾好自己,劳逸结合。”沈

誉拍了拍温沐晨的肩膀,比之前结实多了,个子也高了些。

给了温沐晨5两银子,交代他把点心和那些东西分给堂兄和同窗一些,两人就往镇上集市走。

“好心人,行行好,求你们救救这个孩子吧!”

前面围满了人,温慕清也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想往前挤。

沈誉会意,直接拉着她往里挤,有他这个大高个在前面开路,很快就挤进去了。

里面跪在地上的是一个老妇人,旁边靠墙上的是一个老头子和一个7、8岁左右的男孩,两人都闭着眼睛,看脸色应该是病了。

“姑娘、公子,求你们救救这个孩子,我愿意卖身为奴,只要你们救救孩子。”

见有新面孔挤进来,老婆子还是想试一下。

在这里跪了这么久,围着的都是在看热闹而已。

孩子的病拖不了,只能放弃老头子了。

“切,你把自己卖了能值几个钱,谁会买个老婆子回去供着。”

周围开始有人议论。

“老婆子我今年50岁,身体很硬朗,肩能扛、手能提,还会做饭、带孩子,就是最近没钱,吃得少,瘦了点,显得虚弱了些。”

“拿银子买了你,还得给孩子看病,要是老头子也治病,又是一个开销,老的要是治不好,还得赔个棺材钱,不划算。”

又有人提出看法。

“老头子没病的,就是虚弱了些。老头子,你醒醒,快起来给他们看看。”

说着摇了摇身边的人。

老头子被摇了几下,慢慢睁开眼睛。

老太婆扶着他站起来,他一边手扶着墙走了两步。

腿脚不是很方便,有点跛脚,应该是后天受伤所致。

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好,只是身体实在太虚弱了,走了几步便要倒下。

沈誉一把扶住老头子,让他继续靠着墙坐好。

看着自家小娘子湿润的双眼,沈誉直接把孩子抱了起来,叫老妇人扶着老头子往济仁堂去了。

看热闹的人心想就是个缺心眼的,这家子买了就是稳陪的事,真是人傻钱多没地烧。

老妇人见有人肯救孩子,赶紧扶着老头子跟上,心想孩子有救了,家里的独苗苗有救了。

周大夫给孩子看了,就是有点中暑加营养不良,长期吃不饱、有一路奔波导致的。

老头子也是一样的情况,能治,花不了几个钱,药费都免了,算是日行一善吧。

老妇人一听当家的也还有救,顿时整个人精神都好了一些。

当即表示把自己卖了,跟温慕清走。

至于孩子就交给老头子,把卖自己的银子拿去养孩子,至少孩子不用进奴籍。

温慕清没想过买人,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想先问清楚一些情况再做打算。

老婆子说她姓陈,人家都叫她陈婆子。

老头子姓李,叫李栓,今年50岁。

孙子叫李二狗,他们本是住边境的一个小村落。

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上了战场,脚就是那时候跛了的。

自己的儿子10年前战死了,媳妇那会儿刚生了孩子,听到这消息,血崩没挺过来,也走了。

孙子李二狗今年10岁多了,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看着只有7、8岁。

因为他们两天没有进食了,周大夫交小厮给他们熬一些粥,需要一些时间。

温慕清和沈誉商量了一下,人可以买了,最近自己也打算全家出去游玩,让他们帮看着房子也好。

至于李二狗,可以给温沐晨当书童,镇上的同窗都是有书童打理日常的。

陈婆子和李老头喝了粥和去暑的药,人都缓过来了。

李老头当即表示也把自己买了,只是不想给孙子入奴籍。

温慕清觉得要是自己的话,也舍不得自己家的孩子入奴籍吧。

沈誉叫来中人拟了契书,念给两个老人听,两人没有异议,都按了拇指印。

两个老人自卖自身得了20两银子,像他们这种年纪的,一般牙行也才8两一个。

小孩子不可以买卖,但要是实在活不下去的,可以自卖自身。

给了中人好处费,契书要去衙门盖官印才生效。

沈誉又去买了几匹粗布,到时给陈婆子自己做衣服,还给他们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等李二狗醒来、喝了粥,沈誉赶着驴车吧他们带回了家。

路上李老头给他们讲了一些事:他们的村长正好在南丰国和古月国的边界处,这两年看是平静,其实古月国经常过来抢夺物资和女人,村里的人不堪骚扰,都举家搬迁了。

很多人都投奔亲戚去了,他们没有亲戚可以投奔,想着南方物资丰富,是南丰国的粮仓,在这里生活应该不难。

他们是今年2月开始出来的,身上还有一些积蓄,只是半路上被抢夺一空。

一路上全靠李老头做苦力换吃的,最近李老头身体不好,找不到事做。

三人天天风餐露宿的,号总饿肚子,身体越来越差,不得已才沿街祈求帮助。

几人回到家,沈母看到多出来的三个人,有点惊讶,看着也是老实本分发,便也没说什么。

沈誉把他们安排在那个空房间,两个老人不敢住,表示他们住驴棚边上可以了。

沈誉当即拿出主家的气势,要他们住着,部位自己想想,还得为孙子的身体想想吧。

温慕清把大致的情况和婆婆说了一遍,沈母表示他们做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