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作者:乱世清风 | 分类:都市 | 字数:42万

第171章 建厂打算

书名: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作者:乱世清风 字数:2166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4:21

林深以介绍人的身份入伙每趟都要分走一千五百块的抽成,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笔支出。

既然林深想走马奎也不挽留,反正与李书阳的合作已经走进正轨了。

蔬菜批发的生意也稳定下来了。

“如果有干净的饮用水不用烧开就能放心饮用你会不会买?”

马奎看向一名正在卸货的苦力笑道。

苦力四下看了看发现马奎是盯着他这才摇头,家里的水虽然没那么卫生,但烧开了一样能喝。

自己还得养一家老小怎么可能多浪费钱去买。

马奎一连问了十来个苦力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人家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大哥你问错对象了,你应该去问问住在高档小区的那些人,像咱们这群苦力哪有那么多闲钱享受生活。”

一名苦力笑呵呵的回应道。

马奎一拍脑门点了点头,这群苦力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也就三千多港币兑换成美元也就380美元这个样子。

整天想的是怎么多干活,多挣点钱养孩子读书,让家里吃饱穿暖,享受生活还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至于水健不健康这个问题,在一日三餐面前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马奎知道香江的饮用桶装水是20港币一桶的价格,而且水的份量很少一桶也就20来斤的样子。

矿泉水的价格更高都快赶上可乐了。

桶装饮用水的价格用龙华币差不多是6块钱一桶。

按照李书阳的计划一桶四十斤的桶装水卖同样的价格这事肯定是靠谱的,双方竞争马奎这边胜在量大便宜。

能买这样的水来喝的基本都是中薪阶层,这些人也不是很有钱,当然能省的地方肯定要省。

李书阳给自己的价格是2块钱一桶,但是建厂需要的管道这些东西需要马奎来出。

还有塑料厂生产的桶这些钱都得马奎出。

如果李书阳出这笔钱,那么每桶的价格就是4块钱。

马奎坐在沙发上算着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出材料的划算,毕竟这生意不是做一天两天,最少也得做十来年。

这事还要与李书阳见面详谈。

揉了揉太阳穴的马奎就这样盯着小弟收集各大商场的桶装水价格表看了起来。

景市码头。

李书阳从货船上下来后径直回到了仓库办公室。

王梦然正开始将每一份工资装进信封,然后在信封上写上工人的名字。

至于装卸货物的那些人是临时工,有活就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行,一天一结。

“码头主任问咱们旁边空闲的仓库要不要租,我说我不知道情况得等你回来。

他说你回来后让我跟你说一声。”

王梦然看见李书阳后笑嘻嘻的说道。

“这事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李书阳没有第一时间确定租不租,现在租码头仓库的人很少,知道码头仓库重要的没有多少人。

李书阳要等马奎那边过来敲定建水厂这事再说。

目前装蔬菜与粮食这个仓库完全够用了。

如果马奎那边不愿意合作,李书阳在自己出钱建水厂与林深合作。

“行,你先去休息吧,坐了这么几天的船应该很累了。”

王梦然催促着李书阳去休息。

仓库办公室旁边就有一间小房间可以休息。

李书阳点了点头。

景市经历了码头敞开供应粮食的福利后,如今倒是没有那么多人排队到半夜等着采购了。

虽然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买粮食,但没有刚开始的那半个月那么疯狂了。

如今来买粮食的大部分是附近县城的人,赶着火车过来买了粮食再回去。

一开始李书阳以为沈五爷会做这生意,可在百货上面挣到钱后,沈五爷不愿意碰这利润比较低的粮食了。

一辆如今的中型货车粮食说不定还不如一台电视机的利润高。

景市百货大楼如今买家电的窗口连人都看不到一个。

以前只要有货拍着队是人等着抢购,尤其是电视机等着买的人恨不得打架。

生产电视机的厂一年也就是20万台的产量,需要供应那么多城市,分到每个城市后这数量自然就很少。

尤其是彩色电视机才刚刚引进霓虹生产线三年左右,生产出来的大彩电轮到景市百货大楼才几台而且还得要票。

来仓库码头这边随便买,只要有钱就行,这边要是没货交了定金最多让等三五天就能拿到。

而且价格比百货大楼便宜好几百块。

自从沈五爷打量采购后周边几个城市,以及周围几个省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百货大楼除了烟酒这类沈五爷没卖,其余商品比那边还要齐全。

有了李书阳这边的正规手续,连锁店面一个接着一个的开。

每次采购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尤其是李书阳不愿意进货的自行车,沈五爷都采购了不少。

李书阳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这几天确实在船上没休息好,摇摇晃晃的李书阳根本睡不着,刚睡着马上就被晃醒。

起床之后李书阳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李家村。

李家村除了来景市找活干的壮劳力基本都在大棚里面忙活,照顾那些刚刚发芽的菜苗比谁都上心。

就连喜欢待在老槐树下的那些老人都帮着在家里做事去了。

整个操场上面除了一群小不点一个大人的影子都没瞧见。

李书阳来到了后山那股山泉水的位置,沿着山泉水一路向上走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洞口。

这山洞很小顶多容纳得下一个小孩子往里爬。

李书阳捧起洞口的山泉水一饮而下,砸吧砸吧了嘴巴感觉味道还不错,比起村里老槐树旁边的井水也差不多。

这水属于李家村,要在山下建厂肯定得给村里租金,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得在李家村里面挑选。

有了这两重保障建厂不但没人阻挠还得大力帮助李书阳快速把厂房建起来。

剩下的问题就是李家村一路抵达国道的这段路得修起来,不然大货车进来陷入泥泞里也麻烦。

“老辈子。”

李书阳坐在山泉水旁边眺望底下一堆乱石正在思考的时候,李兴业的声音就出现在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