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就问你懂不懂双向奔赴
作者:方圆脸 | 分类:古言 | 字数:3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章 奸臣之道
若是不能,那么此事便可光明正大的转移到他的手中定夺,将一些党羽连根拔起,用一个薛家换也不亏。
“诸位爱卿为国为民,此事却也是朕疏忽了,那便将薛任暂且关押平诏狱,由襄王代任廷尉处左监,全权负责此事。”
结果出来,那些蹦来蹦去的大臣却哑了嘴,谁能猜到皇帝陛下竟然会选一个从未处理过刑罚案件的襄王,去审一位朝中重臣,然此事却也无置喙之地。
中晋习俗,皇帝五十五岁立太子,如今也不只余短短时日, 将襄王提拔而上,其名为为国祚传承之事着想,便是先帝还在,也说不出任何不妥之处,他们早该知道,靖安帝从来不会是这般好拿捏的人,此事之后怕是有他们这些人的好果子吃了。
李宸朔费尽心机闹这一番,最后又是这个突然冒出头的六皇弟欢欢喜喜领了这么好的差事,反而他这个有功之人再次被埋没的彻底。
他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为何总是感觉差上一招,甚至还十分荒谬的觉得是被人算计了,但是他百般思量却都不得解,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这个人的丝毫破绽,也无法说服自己会输给一个从前一直销声匿迹的透明人。
李承懿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好皇兄现在会如何自我怀疑,如何去自我催眠,无非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自己不会输给一个从前都曾入眼分毫的人,但是事实是他早就输了。
这一切的确都是他的算计,可也是这人自己露出的破绽,真正的扮猪吃虎,从来不是尽情的掩盖自己,而是在别人大摇大摆嚣张过市的时候,于背后狠狠捅上一刀,再把自己隐匿在暗处的影子里。
所以当这人转头之时,看到的却是空无一物,然后这人会在不断的自我怀疑和自我重建中,失去自己所有的优势,直到被那个真正的坐山观虎之人拔出所有獠牙,卸掉所有皮毛,沦为那林中兽的食物。
正值春风得意,下职后,李承懿便紧赶慢赶到了沉香楼,与温醇一同用饭。
得知这人几日没露面,今天刚刚上朝就给自己找了个好差事,温醇都不得不感叹一句,怕是李宸朔以后是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现在立场变了,作为襄王府的人,他这个夫君确实值得奖励,至少不是个异想天开之人,若是对自己没一个清晰的认知,大摇大摆什么都想要去争上一争,他这个襄王府的正君还是要早做打算跑路的好。
然而过了半月,他对自己的想法便有了彻底的改观。
这哪里是个需要他嘉奖鼓励、刚刚亮出利爪的猛虎,这根本就是个躲在暗处、满手血腥的恶鬼。
他知道襄王有能力,却不知道对方不是一般的有能力。
刚刚上任左监,还是个代任的,就能凭借一己之力将薛任斩首异处不说,还拉出了一堆有问题的老鼠,当然虽不是什么朝中大员,但怎么说能和堂堂廷尉扯上关系的,也不会是虾米一般的人物,定然是和这朝堂有着摸不清看不着的关系。世家、寒门之中被牵连之人甚广。
靖安帝也是没想到这个儿子会这般有能力,那日在朝圣殿中,李承懿说的话更是让他不得不承认,这把剑递的太是时候。
李承懿说了什么呢。
他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上一个曾坚定与李正乾说这句话的,是薛任,只可惜对方还是不得不走在这前朝算计之中,本以为他会失去一把好用的刀,没想到又见到了一个削铁如泥的剑。
从那日之后,这个儿子在他这便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皇子,而是一个坚定的保皇党,当然做了这染满鲜血的剑,那这把耀眼夺目的皇椅便与他彻底没了关系,至于等到百年之后,有人继任皇位,他会被如何处置,李正乾不关心。
这就是如今大晋的君主,一个手干干净净,心却丧尽道义的无耻之徒。
李承懿靠着这次的薛家之变,坐实了廷尉左监的位置。
而中尉署也打破常规的留在了他手中,当然朝中自会有大臣置喙,但是有了能给他遮风避雨的李正乾,他不需要做别的,只要乖乖听话就好。
当然至于是不是真的听话,那就不知道了。
李承懿虽说是廷尉左监,却是这廷尉处真正的主人,这也是皇帝给他的另一个特权,只要这廷尉之职空缺一日,这里便会是他说了算,而实际上也就是李正乾自己说了算。
薛任死了,这次政变带来的反应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靖安帝,心思越发多疑、也越发忌恨那些忤逆之人。但凡有不顺他心意之人,便由李承懿去做,去查,只要能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轻则降职、重则诛九族。
襄王成了这景京中真正的杀神,无人再敢窥伺这襄王府,也无人去敢挑衅这位曾经宛若不存在一般的六皇子,京中甚至传出了襄王过处、小儿啼哭的言论。
这些话说的倒也不错,那些诛九族之人的血染脏了他的官袍,也染黑了他的名声,有人曾于背地里暗骂他是蛀虫、是魔鬼,可是犯了错便是要受罚啊。
那些人搜刮民脂民膏难道不需要受罚吗,那些偷藏边疆军饷之人不需要受罚吗,那些挑战皇室威言、以下犯上之人不应该受罚吗,这些人不过就是安逸了太久罢了。
温醇也觉得自己好似不认识这人了,却又好似就是那个人,因为从始至终这人对他都未曾变过,会每日送他惊喜,会为他寻这盛京最好吃的糕点,会在远行时千里迢迢为他写信,会不论结果的站在他身后。
后来他想明白了,或许这就是李承懿为自己选的那条路,幼时他曾在父皇教导哥哥时偶然听见,为帝之道,有礼贤下士的君道,有驰骋沙场的霸道,而李承懿走的是理智清醒的“奸臣”之道。
然此“奸臣”非彼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