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破质子真面目,我俩开始互演
作者:苏瑾衣 | 分类:古言 | 字数:46.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1章 进孙府
沈老夫人觉得女儿家应该柔弱文静,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沈柔教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可她忘记了一个柔弱文静的女儿家碰到一个强势的婆婆,会被欺负的多惨。
沈老夫人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思维去想象着别人,禁止她为错误买单。
沈昔可以说沈老夫人是咎由自取,他那未曾谋面的表姐一生痛苦都是源自沈老夫人之手。
沈老夫人见沈昔还不答应,松开了手,整个人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精气神没了不说,感觉头发全白了。
“我答应了。要我如何做?”
第二日,沈昔就去了孙尚书府上,随行的还有沈峰的夫人,也就是沈柔的母亲。
是个端庄大方得体的世家夫人的样子,温和的对着沈昔笑,只是这哭红的双眼,透露着笑容中的苦涩。
眼睛哭的这么肿,怕是哭了好几天了。
“昔儿,麻烦你了。”大夫人是沈柔的母亲,当年沈柔的婚事,她连插嘴的地方都没有。
只能挂着笑容送了女儿出嫁,这几年她想着柔儿,就不敢多去看她,便也只能抱着他的画像思念。
再次听到关于柔儿的事情,竟然是这样的噩耗。
女人生孩子本就是生死关头走一场,连个产婆都没有。
大夫人提心吊胆,一听消息顾不得什么,直接就跑到孙尚书的府上。
没想到一说自己的请求,连连个主事面都没有见上,就光顾着喝茶。
第二日就去了,还是没见到。
面对快要哭了的大夫人,沈昔也不忍心宽慰了几句。
“要是我能帮什么一定尽力而为,要不是大伯,昔儿今日也站不了在这里。”
“你一定可以的,老夫人说了,孙尚书一定会招待你。”
大夫人激动的说,老夫人同她说过,孙尚书是个死心眼的人,他对母亲愚孝,对老师亦是如此,他曾拜入李治之门下,李治之没有收他,可看孙尚书确实勤勉,便有意教了一阵子。
时间不长,知道的人很少。
老夫人也是托人好不容易打听到的,沈昔只要报出她是李治之的弟子,孙尚书一定会把沈昔迎进府。
沈昔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千方百计一定要邀请她。
试都试过了,死活就是见不着面,沈老夫人才想起了沈昔这么一个人。
“大伯母,祖母有没有说过进府了之后该如何行事。”
大夫人刚开心起来,好像都能见到自己进孙府的那一刻。
美梦还没有多做一会儿,沈昔的话又给她敲醒了,是呀,进了府该怎么办?
大夫人急的不行,柔儿已经嫁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停车,回沈府。”
大夫人竟然要回沈府,重新问沈老夫人。
“不必,继续往前走。”沈昔的声音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着急的大夫人也跟着平静了下来,能够保持安静,听沈昔说话。
“我知道作为母亲你很着急,但这件事您不能乱。”
“我怎么不能乱,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思考,我一想到我的柔儿在孙府受了那么多苦。你没有生过孩子你不知道,有多痛苦,没有产婆,一个人怎么生。万一羊水破了。”
大夫人说着说着眼泪水又下来了,锤着胸口,自责的说道。
“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拦下来,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有用,我要是拦下来,拼了命的拦下来,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大夫人的眼泪止不住的流,声音早就不成句了。
沈昔安静的听着,这对大夫人说也是一个发泄,憋时间长了反而不好。
大夫人拿帕子擦了擦泪水,不好意思的说道。
“是我失态了。”说完有些懊恼,求沈昔办事,自己却在这里哭上了,要是沈昔听着觉得不耐烦了,柔儿的希望不就毁在了自己身上,大夫人忍不住又跟沈昔道歉。
“你千万别生气,要是觉得我做的不对,尽管说,我一定配合你。”
沈昔哪里会让大夫人如此卑微,双手拉着大夫人的手,将自己的安慰传递给她。
“你的女儿就是我的表姐,她有这样的困难,我怎么会不出手相助。夫人不必拘谨,昔儿是你的侄女,由你打骂的,要是回头大伯回来了知道了。就算大伯不怪我,小姑姑也该骂我了。”
大夫人看沈昔都说到沈宛那里了,她知道沈昔同沈宛的关系最好,安心了。
还没到孙府,正路过京都的街市,沈昔忽然喊停,人下了马车。
大夫人看着有些恼意,到底是没有一起长大的,嘴上说着血缘关系,终究还是没有放在心里,看到热闹的街市就跑下去了。
“夫人。”是沈柔的贴身丫鬟碧莹小声的叫道,“昔小姐就这么走了,小姐该怎么办?要不我跟着去看看。”
大夫人见碧莹这么关心自己的女儿,这么一对比,冰冷的心起了几分暖意,还是有人记挂着她的柔儿,她可怜的女儿。
咬牙,想要骂一声,念一念沈昔。
一想到沈柔,还要靠着沈昔才能进孙府的门,满腔的怒火一下子就被浇灭。
第81章 进孙府
“还要靠着人进孙府,这次我一定要亲眼看到昔儿。”
大夫人的眼睛里燃起熊熊烈火,这是他的怒火,是思念之火,这一次不达目的不罢休,就算是留宿在孙府,大夫人也一定要见到她的女儿,没有人在可以阻拦她。
沈昔没多久就回来了,一上车,感觉大夫人好像对她疏离了些。
沈昔摸了摸胸口,既然沈老夫人说了。自己可以踏进孙府,是因为她是老师的弟子,那就不能以沈家的名义去。
沈昔特意按照读书人的规矩,去书店亲自写了一封拜帖,还特意显摆了一下李治之是自己的老师。
“大夫人,昔小姐,我们到了。”碧莹坐在马车外头,看到孙府,又是害怕又是激动的。
她也在里面受了不少苦,突然这么回来吃过的苦头一下子涌了出来,好在今天带了两个能撑腰的。
沈昔先走了下来,没有直接走进去在旁边候着,伸手准备搀扶大夫人,没想大夫人看见了刻意避开了。
尴尬的把手放在了背后,看来她刚才的感觉不是错觉,不过就是去了趟书店,短短时间发生了什么,大部分人对她都起了隔阂。
大夫人做完一切走了下来,没感觉到心里舒爽,反倒是后怕起来,都快走到家门口了,耍起了性子。
要是沈昔生气了,不高兴陪着了,大夫人脸上的笑容都给僵住了,都怪她沉不住气。
自己要不要给沈昔道个歉,再弥补一下。
大夫人咽不下这口气,最后还是没有道歉。
沈昔没在意,把怀里的拜贴拿出来,递给了碧莹。
碧莹愣住了,没有接。
沈昔开口说道,“祖母的意思是让我以老师的学生的名义来拜访孙尚书,那便不是简单的亲戚来访。”
所以刚才沈昔下车是为了这拜帖,大夫人一想到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羞的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她都干了些什么呀。
以为沈昔这个孩子不尽心,刚才下车的时候还给人脸色看。
碧莹也想明白了,双手接过沈昔的拜帖,“碧莹知道了,原先我还质疑昔小姐,对我家小姐的事情不上心,我明日就去西小姐院门口跪着。”
沈昔眼神落在大夫人脸上,看他一会儿青一会儿黄的,难怪了,自己去了趟书店,大夫人就对自己不冷不热。
沈昔明白后心里有点不舒服,自己这么费尽心力的为她们打算,结果人不领情也就算了,还质疑她来了。
要不是沈昔没有做事半途而废的习惯,今日还真要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
沈昔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提出要求。
“等会儿进了孙府,见到了孙尚书。你们两个不准说话,不准先提柔儿表姐。”
大夫人不明白沈昔的用意,但这次她没有生气,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大夫人答应了沈昔。
“我就安安静静的跟着你进去。你说什么我做什么。”
沈昔点头,能让大夫人听话也是不容易的,是祸不是祸,凡事都有两面。
要不是大夫人误会了自己羞愧难当,怎么会这么轻易就答应自己,也拿不出这次谈话的主事权儿。
碧莹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年纪大的老人。
“不知这位是?”沈昔话一开口必赢,就接连的接到这位是孙府的管家,从孙尚书父亲开始就做孙府的管家。”
是个不得了老员工,说不定能对沈昔见沈柔有很好的帮助。
沈昔双手一叠,微微弯了一下腰,做了一个书生的礼数,一边做一边沈昔还想感谢乐先生的教导。
要不是乐先生,他还不知道不同级别的人做出来的礼仪都是不一样的。
老管家看见沈昔郑重其事规规矩矩的样子,首先好感就来了。
“沈昔小姐客气了,老奴就是运气好,得了老爷的眼,才能在着孙府做一个管家,尚书大人已经在书房等您了。”
在书房招待一个人也算是郑重了,果然不出沈老夫人的预料,孙尚书对李治之算是很看重,连沈昔都很重视。
“尚书大人回府啦。”碧莹声音大的三个人都听到了,碧莹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盯着沈昔看,好像在说,尚书大人回来了,小姐有救了。
沈昔没碧莹这么乐观,尚书回来了能怎么样,要是真那么简单,沈柔也不会受这么久的苦。
沈昔给碧莹一个眼神,让她安静下来,随后,一脸笑,“烦请管家帮忙引荐尚书大人。”
管家点头。
沈昔和老管家聊天,聊的都是一些家常,只是偷偷夹带了一些私货。
主要就是问一问这府上的情况。
问起孙老夫人的时候,沈昔能注意到老管家一脸的不屑,瞧不上的态度可不像是一个忠心耿耿的管家,该给主家夫人的态度。
其中一定有沈昔不知道的关窍,沈昔试图把自己的话题往那里绕。
“孙尚书如此贤明,和孙老夫人的辅导一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沈昔的话一出身边跟着的两个大夫人和碧莹先是眉头一紧,眼睛翻了个白眼,老管家脸更是扭曲了下,他就没有见过比孙老夫人更闹腾的女人,逝去的少夫人就是孙老夫人给折腾没的。
老管家看着沈昔的眼神越发怪异,长得这么好看的小姑娘,脑瓜子却不太行,不是说是李治之的学生,这么有名的大儒的学生。
老管家暗暗摇了摇头,对沈昔的态度也没那么热情了。
沈昔见到孙尚书前,心里已经有几个对他的评价。
一是迂腐,一个不太懂变通的男人, 连做娘和媳妇的夹心饼干的机会都没有。
二是对老师的尊敬,身为尚书还愿意见一见自己,难得。
两条下来,沈昔对孙尚书基本上勾勒出一个古板执着,礼数的老男人。
等见到孙尚书的那一刻,沈昔眼睛都睁大了,心底的结论被推翻了。
孙尚书嘴角含笑,更是被勾出了两个小酒窝,一张娃娃脸,哪里像个步入中年的老男人。
更别说一见到沈昔那惊喜的样,这可不像是装了出来的。
沈昔抿唇,看孙尚书能明白为什么沈老夫人看走眼了。
原本是做了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戚薇自己家找了一个可靠的靠山,又能为自己的孙女找一个合适的夫君。
孙老夫人能意外杀出一条血路来,实在是所有人都没有算到的。
沈昔作揖,“沈昔见过尚书大人。”
大夫人跟在后面,没有行礼,所有的人都想问沈柔的情况,脑子里想起了沈昔的话,应憋住了自己,跟在沈昔。后面不吭声,眼神是控制不住了,使劲白了眼孙尚书。
孙尚书也是惊喜过头,因为李治之专门派沈昔来看他,连带着沈昔后面的人都没有看。
刚好老管家已经下去安排人泡茶了,没有跟孙尚书打过招呼。
一个以为你看到了,一个以为你汇报好了。
阴差阳错大夫人就被忽略了。
沈昔把一切入眼,真怀疑孙尚书怎么坐上刑部的位置的,这脑子真的不会判出什么冤假错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