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官赵南星传奇
作者:雪中飞鸿 | 分类:历史 | 字数:39.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9章 海瑞辞世
然而,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谁也不肯轻易跳出来为海瑞说公道话,只是静观其变。
一些刚进朝廷的青年官员初生牛犊不怕虎,纷纷拍案而起,上本劾奏,揭发、检举房寰的卑鄙肮脏嘴脸,公正评价海瑞的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操。
5月中旬,吏部和其他部门的办事进士彭遵古、诸寿贤、顾宪成上疏言事道:“臣等往见南直隶提学御史房寰的疏本,论及右都御史海瑞,讪笑戏骂,无所不至,朝野闻之,无不切齿抱愤!臣等10余岁时,即闻海瑞之名,以当朝伟人,万代瞻仰,至稍知学,得海瑞天下第一事疏,其有功于宗庙社稷事甚大。然以房寰观之,曾有万分之一乎!寰起自寒贱,初尚矫饰,以图荐剡,及稍得志,遂贪污狼籍,私蠹巨万,赀甲乡闾......天下人为寰甚易,为瑞甚难,寰身享贪饕之利,而笑瑞之天迂拙,此臣等之痛心也!且瑞巡抚南畿时......禁绝侵渔,兴水利,议条鞭,一切善政,至今黄童白叟,犹能道之。寰言闾阎骇然,几成大变,何其敢于面欺也!......瑞在先朝,轻一身生死以报国,而臣等辄重区区之进退,不为(海瑞)明之,是无人心者也,故不冒烦琐,冒渎天听。”
那段时间,内阁和万历皇帝被围绕房寰、海瑞二人争辩的奏章搅得焦头烂额。
奏章中,多是为海瑞鸣不平者。房寰显然是势单力薄,失道寡助。万历决定及早平息这场风波。上上之策当然是安慰海瑞,对房寰晓以利害。
万历皇帝责成内阁首辅申时行将南京吏部长官和房寰召来,痛加责备,并给予房寰降两级的处分。
把这一切都做完之后,万历皇帝又传下圣旨曰:“海瑞以直节召用,近因被论力辞,已屡旨挽留,房寰所论不当,已切责,朝廷是非,本自明白,彭遵古等尚未授官,如何便出位言事!本内援引太学生击鼓上书,是何事体?好生轻肆,姑各革去冠带,退回原籍,且令各衙门堂上官约束办事进士,不许妄言渎扰!”
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激烈交锋,以房寰、梅鹍祚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海瑞以及支持他的力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然而,朝廷的屡次安慰和挽留并没有给海瑞带来多少欣喜。一次次的曲折和灾难,给他的心灵上造成了极重的创伤,一个又一个打击使他心力交瘁。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常常感到头晕、乏力,浑身莫名其妙地疼痛。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如果不抓紧时间为百姓多做点事,就来不及了。他要将皇上的挽留和支持锻造成一把尚方宝剑,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他不能辜负百姓对他的殷切希望,更不能辜负朝中官吏对他的举荐。是块煤,他要燃尽最后一颗火星;是蜡烛,他要耗尽最后一滴蜡油;是骏马,他要跑完最后一步路程!
海瑞不顾年老体衰,马不停蹄地到几个县私访,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制定着力推行“一条鞭法”的方案;将南京城郊两名恶贯满盈的恶霸抓住,严加审讯,上报朝廷后就地正法;对辖区的水利设施进行了重点调查,制定了治理方案......由于连日的奔波劳碌,海瑞病倒了。
连日发高烧,嘴里说着胡话。清醒的时候他感到,这一关恐怕是熬不过去了。此刻,他切切实实地感到了孤独和凄惨。他妻死去多年,无儿无女,亲戚和本家都在老家琼山县,音讯全无。跟前只有一位60多岁的老仆人阿炳。
阿炳看着海瑞浑身发热,高烧得火烫,难受得满床打滚的可怜相,唉声叹气,暗中垂泪。
南直隶的长官和南京道巡抚、巡按虽有人看望过两次,都是例行公事,有人甚至是抱着幸灾乐祸的目的而来。海瑞嫉恶如仇,一些染有劣迹的官员受过海瑞的训斥和惩罚,当地权势和恶霸都受过震慑,他们无不对海瑞恨之入骨,他们恨不得让海瑞快点死去。
倒是当地百姓得悉海瑞病重的消息,纷纷赶来,为他烧香叩头,暗中祈祷“海青天”早日痊愈。
一位老中医从几十里外赶来为他诊病。
然而,海瑞早已耗尽了生命最后一滴血,燃尽了最后一滴油。
万历15年冬十月,辛劳了一生,正直无私而屡被邪恶势力攻击的海瑞与世长辞。
噩耗传出,从各地陆续赶来的百姓失声痛哭。老仆人阿炳哭得昏死过去。
众人看着海瑞一贫如洗的私宅,备感凄凉。
百姓们在别处看到的,大多是达官贵人们金碧辉煌的府第,珍馐美味的饭食,出门鸣锣开道、一呼百应的阵仗。何曾见过眼前海大人家一贫如洗的凄凉光景?
看着那掺着糠菜的干粮和豁了牙的破碗,抚摸着破旧的桌椅,看着铺盖破烂的床铺,思念着这位为百姓办了无数好事,却客死他乡的官老爷,抑制不住满心的痛楚,哭声震天。
一位老婆婆将擀好的白面条供奉在海瑞的灵前嘴里数叨着:“海大人,你心中只牵挂着百姓,连顿好饭都没吃过。病了,身边没人照顾。今天,我给您老人家煮了碗面条,您好好享用吧。”
另一位老婆婆将亲手缝制的新衣替海瑞穿好,抽抽答答,泣不成声。
奉命前来主持葬礼的南直隶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到海瑞生前的卧室,但见床上吊着旧粗布蚊帐,破旧发黑的被褥已经好久没有拆洗过了。
桌椅等木制家具,有的面上残破,有的缺一条腿,惨不忍睹。
海大人所有的家产,就是几只装着破烂衣物和家常用品的破箱子。
王用汲见此惨状,不禁潸然泪下。他回到都察院,发动同僚捐款,为海大人置办了葬礼所需物品。
10月10日,寒风呜咽,乌云遮天。天地之间一片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