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妃传
作者:月牙岛 | 分类:古言 | 字数:34.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章 初见
萧嘉月在房间里找了把剪刀,剪开了男人肩膀上的衣物。
萧嘉月并不是从小就跟着养父做农活,山上有一处木屋,机缘巧合结识了里面的一位医者,那医者见与萧嘉月有缘,便收了她做了徒弟。
跟随师父学了很多,像这种外伤更是不在话下。
拿着老板送来的热水和毛巾,简单为男子擦拭了伤口周围血迹,把自己随身携带的药粉撒在伤口上,许是感到疼痛,男子微微皱起眉头。四下找不到包扎用的布条,用剪子在自己衣服上剪了个小口,用力一扯,便撕下一个布条,简单包扎后,给男子盖上被子,喂了一颗临行前师傅给的药丸,处理完毕萧嘉月便坐在一旁等候男子醒来。
不知不觉萧嘉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被一阵猫叫吵醒。
她模糊着爬起来,打了个哈欠,床上男子已经醒来,正坐在床沿闭着眼睛打坐。
萧嘉月踮脚走过去,伸手在男子眼前晃了晃。
男子一把抓住萧嘉月的手腕,睁开了眼睛,猝不及防,萧嘉月对上了他的眼睛,四目相对。
“嘭、嘭……”萧嘉月皱着眉头,这心跳怎么变快了。
“你松开!哪有你这样对待救命恩人的。”萧嘉月挣扎着手腕。
“你救了我?”男子依旧没松开萧嘉月的手腕。
“不是我是谁?这里还有旁人吗?没了我你早在路边失血过多而亡了。快撒开,痛!”萧嘉月见他松懈,一把收回自己的手腕。
男子看了看自己的伤口,再看了看萧嘉月的裙子,了然于胸。
两人一时相对无言,就这么坐着。
男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响箭。
“姑娘,麻烦你,在窗边把它放出去。拉下面的绳子。”
萧嘉月看着他接过响箭,走到窗边,根据他的指示放出响箭,在天空中炸出一道火光。
“你既然已经叫人了,那我便不宜多待了,先行告辞了。”萧嘉月转身就要走。
“等等,等我的人来了你再离开,我现在行动不便,有劳姑娘照看一会。”
萧嘉月听闻,便停住脚步,反正都这会了,也不急于一时。
男子打量着萧嘉月,巴掌大的小脸,柳叶眉下是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嘴巴,唯一不足就是有点黑。
“你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晚了还在外面逗留?”男子问道。
“萧家的。”
“萧?京城的萧家可就一家。”
“就是那家。”
萧家的姑娘他都曾见过,可她却没有印象,难不成,她就是萧家寻回的三姑娘?
男子点点头,“待会差人送你回府。”
“不必,深夜你我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已是不妥,不必让外人知晓。”萧嘉月摇头拒绝。
外人?他可不是什么外人。
“咚咚”敲门声。
“主子?主子?”景山小声地敲着门并询问着。
“我在。”男子慵懒地说道。
景山推进门就看到自家主子面色苍白,坐在床上。
“哎哟,我的主子,您这是怎么了?小的办事不力,没保护好主子。”景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都抹在了顾辰安身上。
顾辰安用没受伤的推了一把“滚开。你那功夫还是算了。”
景山又被自家主子嘲笑了。
哭得正起劲才发觉身边还有个女人。
萧嘉月一脸嫌弃的看着他,景山觉得自己丢大人了。
“主子!小的辛辛苦苦找您,您却在这与姑娘私会!”
萧嘉月听到这那还了得,“你闭嘴!”
景山顿时停了哭声。
“你莫要血口喷人,我救了你家主子,莫要恩将仇报。我一清白姑娘家可不允你这般污蔑。”萧嘉月看着他。
景山这才意识到。扑通一跪,“那个,姑娘,小的多有得罪,您救了主子就是小的的恩人,以后必定报答。”
“报答就不必了,既然已经有人来了,我就先回去了。”说这又把药丸倒出来一粒,继而说道:“明天一早便服下,便能好个大概。”
说完就要走。
“景山,送萧姑娘回府。”顾辰安吩咐道。
“是,主子。”景山连忙答应后又意识到什么。“萧姑娘?萧姑娘!”
萧嘉月被他的一惊一乍弄得一头雾水。
景山连忙看向顾辰安,顾辰安似笑非笑看了一眼景山。景山这才确定这萧姑娘便是那个萧姑娘。
景山一脸坏笑,“是,主子,小的这就送萧姑娘回府。”转身对萧嘉月说道“萧姑娘,您请。”
景山对萧嘉月一路上都客客气气的,萧嘉月对顾辰安的身份有些存疑却也没有细问,毕竟知道太多并不好,这个景山一路上都在说他家主子多好多好,多么英俊帅气多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给他家主子相看呢。
景山心里却在想,这怕不是以后会成为主子,可得小心伺候着。
萧嘉月被送回侯府,全家上下问候完见没什么意外边放了萧嘉月回房休息。
芸儿走进了扑通一声跪下,“姑娘,是奴婢不好,害的小姐又差点走失,奴婢该死。”
萧嘉月见状扶起芸儿:“我这不是没事吗?以后别说什么死不死的,在我这没有那么多尊卑之分,你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其余的你不要担心。”
“是,姑娘,奴婢谨记。”芸儿眼含泪花。在这府里丫鬟小厮的命是不值钱的,犯了错说打死就打死了,轻的也是被发卖了去,听了自家姑娘这番话,芸儿也是半信半疑,却丝毫不敢有一点马虎。
皇城。
“殿下,今儿个那可是萧家三姑娘?模样倒也俊俏,与殿下您可真般配。”景山走在顾辰安身侧。
“以前怎么没见你那么多话?”
“主子,您为什么不告诉她你就是她未来夫婿九殿下?”
顾辰安没有回话,看了景山一眼,景山自景山自知话有点多了,悻悻闭了嘴。
顾辰安回到殿内,太医也随之而来。
太医熟练的清理了顾辰安的伤口,给上了药。喃喃道:“这包扎手法略微有些眼熟。”
“嗯?怎么回事?”顾辰安懒懒地问道。
“回九殿下,这包扎打结的手法平常医者并不会用,就连微臣也只是见过却不会用。”
“那当今天下谁会用?”
“十六年前告老还乡的宋太医。他师出名门,这一手法便是他自个儿所创,不曾想如今还能见到。敢问殿下,这是何人给您包扎的?”
“一个寻常路人罢了。”顾辰安说道。
太医也没再多问。
太医退下后,顾辰安捡起太医刚从他身上解下来的布条,放在手中。
“十六年前,宋太医,事情好像有趣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