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降福星,大仙女的人间造化

作者:苏苏不姓苏呀 | 分类:古言 | 字数:122.6万

第312章 钦差大人

书名:天降福星,大仙女的人间造化 作者:苏苏不姓苏呀 字数:2276 更新时间:2024-11-16 12:24:14

昭帝笑着对一旁的萧栋道:“镇国公,你瞧瞧这丫头。

朕没逼着他把医学堂开到京城便罢了,她反倒跟朕要起人来了!”

镇国公呵呵一笑,避重就轻:“这也是安安丫头的福气,还不都是皇上和太后惯的她!”

太后道:“那也是我们安安值得哀家这么做。”

桌上的人都点头称是。

乐阳公主高声道:“别人我不晓得,我只说自己。

若是母后同意我都想搬去凉州跟安安一起玩儿呢!”

昭帝笑道:“你就别去添乱了,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陪太后,好好尽孝。”

说罢,又转头问赵瞻:“太子觉得安定郡主的提议如何?”

赵瞻起身答道:“父皇,实不相瞒。

安安之前也跟儿臣提过这个想法,儿臣想着如今凉州地界是我大魏跟突厥之间的一道屏障。

既然是屏障,那就越牢固越好。

若我大魏子民都在凉州安居乐业,共同发展凉州,那可就是最牢固的屏障。”

昭帝点了点头,转身吩咐身后的随喜:“今日申时召户部的人进宫,拟旨后即刻发往各州县衙门。”

随喜领命出去了。

安安嘿嘿一笑,道:“皇上,臣女还有个想法。”

昭帝笑着虚点了点她,扬声喊道:“随喜先回来!”

所幸随喜走得不远,听见昭帝的声音,赶紧小跑着回来了。

“丫头,你有什么想法,一起说了吧。

朕好让他们一起拟旨。”

安安起身给昭帝行了一礼:“臣女谢皇上。

此事还是皇上提醒臣女想起来的。”

“关于医学馆一事,臣女想请皇上在京城中发布一道诏令。

任何想学习医术的人,不限男女,不问年龄出身,都可以报名去凉州的医学堂学习。

从京城到凉州的路费统一由朝廷资助。”

昭帝指指安安,道:“好了,现在又开始给朕要钱了!”

安安扑哧一笑,道:“皇上您忘了,您还有一大笔钱存在凉州呢!”

安安说着,张开双臂做了个很大的环抱的动作。

昭帝会意,明白她说的是在凉州发现的宝藏。

于是一笑,道:“好,好,朕就由着你们安排。

太子,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赵瞻起来应了差事。

昭帝对随喜道:“到时候再叫上京兆府的人进宫。”

随喜应了差出去了,可见的走得很慢。

这里昭帝皱眉道:“丫头,你给朕又要人又要钱,朕这里也有一件事要你替朕办。”

安安笑得眉眼弯弯:“皇上尽管吩咐!”

昭帝哈哈大笑:“呦,小丫头口气倒不小。

你还没问朕要你办什么事,就敢说尽管吩咐?”

安安道:“不管什么事,臣女都愿意竭力为皇上分忧!”

太后一脸欣慰:“嗯,这才是好孩子!”

镇国公和学文四兄弟也都站起来,齐声道:“皇上,我们都愿意为朝廷分忧!”

昭帝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说话。

“此事朕考虑了有些日子了,也是刚才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此事让安安替朕去办,再好不过。”

赵瞻抿唇一笑:“父皇,容儿臣猜猜,可是突厥质子的事?”

昭帝又是哈哈一笑:“不愧是太子。

你能猜中是质子之事,足见你平日里时刻心系国事。”

“不错,按照约定,三月间阿史德部和柔然部的质子就要进京了。

朕近日一直发愁如何安排他们,如今想来让他们直接留在凉州,由你统一管理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昭帝一番话说完,桌上突然陷入了一阵沉默。

安安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镇国公迟疑道:“皇上,安安丫头得您和太后恩顾,自然应该为朝廷分忧。

但质子之事关系大魏与突厥两部的未来。

安安只是区区一个郡主,臣怕——”

镇国公说得没错,郡主封号听起来尊贵,但事实上是没有实权的。

更别说直接处理外交事务。

赵瞻也接口道:“是啊父皇,安排质子一事毕竟不同于跟突厥来往贸易,儿子也担心郡主会处处掣肘。”

昭帝沉吟了片刻,道:“那朕就任命安安为朕的钦差大臣,专管质子之事!”

太后点点头,道:“皇上,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哀家认为皇上的安排甚是妥当。”

乐阳公主和宋景恒更是直接,两人都端起一杯茶,笑着对安安道:“恭喜钦差大人!”

安安看了外公一眼,见他点了点头。

于是便笑道:“臣女谢皇上恩典。”

说着从腰间的荷包掏出一块玉佩,道:“皇上的玉佩还在我这里呢!”

昭帝呵呵一笑:“玉佩朕已经赐给你了,你就留着。”

赵瞻道:“这个可比尚方宝剑还好用!”

说完了正事,席上的几人便把话题转到了家常事上。

大家首先关心的自然是学文的婚事。

太后道:“魏家的大丫头哀家见过,是个美人。

魏赢人品哀家也信得过,他教出来的女儿自然差不了。”

乐阳道:“母后,您既然赞成,何不加个恩典?”

太后笑道:“哀家正有此意。

明日就发懿旨为他二人赐婚。”

虽然两家已经定了姻亲,但是有太后再行赐婚意义自然更不同。

镇国公领着五个孩子齐刷刷站起来给太后磕了个。

太后又道:“学文的婚事哀家算是落了后。

剩下的你们三个——”

她指了指学礼三兄弟,道:“你们的婚事哀家可是要做媒人的!”

乐阳笑道:“母后,您可别乱点鸳鸯谱!

儿臣倒觉得还是这样好,他们若有相中的女子,母后您赐婚。

岂不两全其美?”

昭帝也笑道:“朕也觉得乐阳的话有道理。

朕看学文的眼光就不错。

有他这个长兄做榜样,剩下的弟弟们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好姑娘。”

镇国公拍了拍三兄弟:“还不赶紧起来磕头谢恩?”

学礼三兄弟赶紧站起来给皇上和太后磕头。

话题转到了家常事,席间的气氛活跃了很多。

一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

吃过了饭,镇国公带着五个孩子告辞回府。

乐阳公主死活拉着安安去了自己的公主府。

杨学文去了御史台。

镇国公带着学礼三兄弟回府。

走到半路,三兄弟又提出说想去看看梁谨他们。

镇国公便随他们去了。

出来一行六人,最后回府的马车上就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