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社畜穿越后被迫宅斗
作者:乘风而起 | 分类:古言 | 字数:33.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关于婚嫁
蓉姨娘在一边看着很是满意,面有得色的夸赞:“我儿天姿国色,随便往哪里一站,都是全场焦点。”
试完衣服,母女俩又到偏殿说话。让人上了茶水干果,蓉姨娘拉着沈惠宁到软炕上依案坐下,将手中剥好的橘子递给沈惠宁,慈爱地说道:“我央了你父亲让太太出门交际带上你,太太虽不会拒绝,但心里定不会痛快。若到时使些脸色给你看,你便忍着些,如今要紧的是让你走出门去,多冒冒头,让这些个矜贵人家都知道沈府有个三小姐,这样你往后的婚事才能更宽阔些。”
“姨娘,我还小呢,现在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沈惠宁虽然心理年龄已经26岁了,但这具身体的实际年龄不过才十五岁,在现代那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虽然知道古人的婚嫁年龄都很早,但真到自己身上她还是有点接受不能。
“十五岁也不小了,十二、三岁就开始议亲的女孩儿也不是没有。况且,又不是让你现在看好了就嫁过去,若是有合适的人家,先定了亲,再晚几年出嫁也不是不可以。”
“宁儿还小呢,想再多陪姨娘几年,才不想早早的嫁出去。”沈惠宁接受不能,便撒娇似的耍赖。原觉得难以启齿的幼稚行为,在真正疼爱自己的人面前,做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现在不急,等到真嫁不出去的时候,怕就要埋怨姨娘了。”蓉姨娘看着耍孩子脾气的女儿,打趣道。
“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谁稀罕,那我就陪着姨娘过一辈子。”沈惠宁有些满不在乎地说道。
见女儿真有些不上心的样子,蓉姨娘虎了脸色,“混说什么胡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来如此。你要是不上心,将来年纪到了,太太做主胡乱将你嫁给一个不知猪狗的男人,看你怎么办?”
这话可不全是吓唬人,大户人家的闺阁女子,万没有不嫁人的说法。若真不出嫁,就算是家里疼爱,愿意忍受流言蜚语将人留在家里养着,但亲族里是断不会容忍这种招人非议的行为存在,令家族蒙羞,总会有各种手段来“矫正”这种事情。
再说沈惠宁只是一介庶女,虽然姨娘受宠了些,但涉及到这种关系家族门面的事情,她一个姨娘也是护不了她的。再者这里儿女婚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自由从来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若自己对此还没有个打算和筹划,届时便也只能由着人摆布。
蓉姨娘的话让沈惠宁恢复了清醒,她现在已经不在那个恋爱自由、婚嫁由己的现代社会了,而是女子命不由己、生存艰难的封建王朝。
蓉姨娘见自己女儿变得有些难看的脸色,心里一软,复又温言劝导:“女儿家大了,总是要出门子的,你断不可有那些昏头的想法。姨娘不能陪着你一辈子,总要看着你找到一个可托付的人家,方才能真正安心的。”
看着蓉姨娘满怀关切和担忧的看着自己,沈惠宁心里一热,整个沈府,也只有这个女人是真正关心自己、为自己打算、盼着自己好的人了,便笑着回道:“姨娘,我省得的。”
见沈惠宁这么说,蓉姨娘便又高兴起来,“宁儿你明白就好,所以更要抓住在外交际的机会,在外树立良好、贤良的形象,有个好名声。若有觉着好的人家,回来偷偷告诉姨娘,姨娘自会想办法去替你打探。”
沈惠宁应是,接下来母女两又说了会话,大多是蓉姨娘说着,沈惠宁听着,多是嘱咐她外出的一些注意事项。直到戌时掌灯时分,她才从蓉姨娘房里出来,临走蓉姨娘又从自己的妆奁里挑了两只成色上好的碧绿手镯和几只做工巧致的钗环,让她一并带回去。
沈惠宁回到自己的居所,先吩咐新绿将榕姨娘送的衣服首饰存放好,自己则走到屋内正中的黄花梨桌椅处坐下,怔怔的发起呆来。
榕姨娘今日的话再一次提醒了她,虽是官家小姐,她现下也吃喝不愁,但这些终究不是能让她安身立命的长久之计。作为官家士族的闺阁小姐,她终究是要嫁人的,而嫁得好坏,几乎就决定了她下半辈子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姨娘虽处处为她着想、打算,但她毕竟只是妾室,能做的有限。若自己也没个章程,不把这事放在心上,那便只能由着太太为她安排人家了。太太是主母,而她是小妾的女儿,能为她费心找什么好人家?
所以,嫁人这事自己还真不能不重视。不说要嫁得多么显贵,最起码不能是被人恶意作贱,随便拉个猫儿狗儿的就给她配成一对。
新绿从卧室出来,见自家小姐坐在桌旁,捧着杯茶水也不喝,脸上神情变化多端,担心询问:“小姐,可是茶凉了,要不要换一盏?”
沈惠宁回神,抬头看新绿,一脸沉痛的回答:“新绿,咱们混吃混喝的咸鱼生活就要结束了,从明天开始进入宅斗模式。”
新绿一头雾水,“这几天没有吃咸鱼啊,宅斗又是个什么东西?”
沈惠宁却没有再管她,放下茶盏,伸了个懒腰,为了以后也能够过上有吃有喝,还有人伺候的咸鱼生活,她决定先暂时停止现在的摸鱼模式,进入营业模式,营业目标:寻找靠谱的终身粮票...哦,不,是寻找靠谱的如意郎君。
......
素雅居
才送走沈端,江氏便脸色难看的回到正房偏室,刘妈妈跟着进来,见江氏坐在小塌上,脸色铁青,手里的帕子攥得死紧,显是气得不轻。
刘妈妈心里叹了口气,上前给她倒上茶水,劝道:“太太这又是何苦,早晚也是要带那两个出去的。”
江素琴气道:“我又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蓉华院那边才有孕,老爷便巴巴跑来同我说外出交际带上那两个庶女,还不是那贱人撺掇的,传完话,竟是连茶都不肯喝一碗就走,把我这里当作什么?”
刘妈妈见她又激动起来,忙上前给她抚气,“太太莫气,蓉华院那边有喜,老爷自然是会更看重一些。让那两丫头出门也不是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无论在这宅里,还是在外面,总归是在您的眼皮子底下,两个丫头而已,翻不出天去。”
顿了顿,又提醒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咱们晨哥儿。蓉华院如今这胎,是男是女尚未有定数,先不去管他。但秋水阁的文哥儿,虽是个庶生的,到底占了个长子的名头,现如今又考过了院试,老爷越发看重,要是明年再过了乡试,只怕这秋水阁便要越发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