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2章 大皇子妃
张宛兰很快就打理好回来了,一到亭子里就向重明行礼:“宣威将军张昌明之女张宛兰,见过镇国公主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她显然在方才同孤鹜打听过了,此时的神色也全无之前的慌乱与无措,举止十分得体。
前世皇长兄选妃是在明年,据说在选妃之前就同张宛兰认识,选妃之后更是越过文贵妃向泰安帝请旨赐婚,将当时还一心向着文家想要自己儿子娶文家的姑娘为妃的文贵妃气的大病一场,饶是如此,皇长兄依然没有妥协。
不知眼下,皇长兄是否已经见过张宛兰,毕竟张昌明眼下和文家已经反目……重明蓦然有些心虚,她皇长兄和这位张小姐,可是一对恩爱夫妻,不会因为自己坏了姻缘吧?
她上前将张宛兰扶起来,轻声安抚:“张小姐不必紧张,此事也只是徒手之劳,眼看就要到午膳时分了,想来贵妃娘娘的宫宴就要开始了,张姑娘,你眼下还是尽快赶回去吧。”张宛兰十分感激的又行了礼道谢,语气十分诚恳:“今日若非殿下,宛兰……今日之事,宛兰绝不会忘。”
重明救人并不为了人情,况且救人之前她也并不知道落水之人是张宛兰:“张姑娘切勿如此,孤在此处逗留片刻再去宴会,孤同文贵妃的关系,怕是不好同张姑娘同去。”
张昌明原就得罪了文家,若是张宛兰再同自己交好,怕是这场姻缘就真的要毁了。
张宛兰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双颊染上一缕绯红,便也不再多说,只又向重明道谢了好几遍,才匆匆往宴会的方向赶回去。
重明没有错过张宛兰双颊上的那抹绯红,心中暗暗猜测莫不是这个时候这位张姑娘已经同皇长兄生了情谊?真是奇怪,皇长兄那样的人,竟然真的会真心喜欢一个女子。
华凝不知其关窍,因而十分好奇:“阿鸾,你似乎十分笃定这位张小姐最后会是大皇子妃?”
重明坐回亭子里的石桌边,点了点石桌:“本来还不确定的,但是方才倒是确定了。”华凝一头雾水,想不通方才这位张小姐的表现和她会成为大皇子妃有什么关系……毕竟是大皇子选妃,又不是阿鸾选妃啊。
…………
等到重明和华凝慢悠悠的到了宴会上时,午膳已经开始上桌,文贵妃眸光微闪,而后率先起身向重明行礼。
若重明只是普通的公主,文贵妃自然不用行礼,但是重明如今是储君,在场之人自然无人比她身份高。重明很快就叫了起,只笑着和文贵妃说:“有事耽搁了,来的晚了些,还请贵妃娘娘恕罪。”
文贵妃嘴角微不可见的抽了一下:“怎会,入席罢。”
态度之冷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重明并不介意,坐下后也并不吃什么,打量一下在场的贵女们,然后看向李琪。
李琪正端了杯酒喝,见重明看过来挑了挑眉,毫不怯场的和重明对视。重明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将目光转向了此刻正在规规矩矩用膳的张宛兰身上。李琪顺着重明的目光看过去,握着酒杯的手一紧,而后又转开了视线,装作并不在意的模样。
重明见了,脸上的笑容愈发明艳,看的李琪一直瞪她。
宴会很气氛和乐,表演才艺的部分早已经过去了,重明只是过来看看,并不打算真的用膳,眼看时辰不早了,就起身请辞。
文贵妃随意应了,重明便和华凝一起准备离开。倒是李琪也起了身:“母妃,儿臣送一送。”
这话让文贵妃狐疑的看了眼李琪,并未反对。
李琪送重明离开宴会,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出声问重明:“你刚才那眼神是怎么回事?”
重明大乐:“果然,你看重的就是张家的那位小姐。”李琪目光立刻飘忽不定地四处乱看,耳尖泛起可疑的红晕:“你、你瞎说,我才没有!”
他这表情实在新鲜,重明欣赏了一会儿,等到眼看李琪就要爆发的时候,重明才出生解释:“我方才来的路上,张姑娘落了水,是我救了她……我这样说可不是要皇长兄感激我,而是提醒皇长兄,最好去查查,这是谁动的手。”
李琪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发白,别扭了一下,还是郑重向重明道了谢:“这次的事情,多谢你出手相助。”
重明摇头:“我救张姑娘之时,并不知道这位姑娘是什么身份,皇长兄不必因为此事道谢。”
李琪闻言脸上原本的郑重一扫而空,将重明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又变成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倒也是,这种情情爱爱的东西,阿鸾还小,不懂也实属正常。”
重明一噎,忍了忍,实在没忍住:“得了,您老人家什么都懂,我先走了。”说完,不理会李琪青了的脸色,直接带着人就走了。
李琪翻了个白眼,细细想了想重明刚才话里的意思,神色渐渐沉了下来:“去查查,阿兰今日落水,是怎么回事?”他这话说完,一旁的暗处闪过一个暗影,转瞬即逝。
…………
等重明和华凝回了昭阳宫,华凝还十分震惊:“阿鸾,你和皇长子的关系,好像也不是很差嘛。”
重明想到方才自己被李琪噎住,十分坚定的摇头:“确实不是很差,是非常差。”
华凝:“……”华凝表示自己一点儿都没看出来。
重明并不再纠结她和李琪关系好坏的问题,转而问华凝:“表姐,大舅母可有说什么时候启程回蜀州?”
华凝如实回答:“母亲说,想等到你过完生辰之后再回蜀州。”
重明的生辰在三月初一,届时春暖花开,十分适合远行:“是个好时候,具体什么时候回去,可要和我说,届时我在四方楼为大舅母和表哥践行。”
宫宴次日,泰安帝下旨,以张昌明嫡女张宛兰为大皇子正妃,并未册封侧妃。
…………
又过了十日,重明晚上在昭阳宫用罢晚膳,正准备沐浴时,原本去传令小厨房烧水的落霞去而复返,行色匆匆的向重明行礼:“殿下,圣上传殿下去一趟勤政殿。”
重明疑惑:“现在?”
落霞颔首:“就是现在,汪大监就在昭阳宫门外等着殿下。”
什么事,父皇竟然如此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