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第39章 文家之行

书名: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字数:2354 更新时间:2025-02-08 02:04:48

她是说过绝不会站在文家那一边,但那是她绝不会对提供任何政事上的帮助,文家若想让她帮着皇长子去争夺皇位,想让她站在皇儿的对立面,那是痴人说梦。

但是她受过的苦,她不想再让文家的女孩儿们再受一遍了。

泰安帝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同意文太后去文家一趟。

昨天只晴了一天,今日一早天就阴沉沉的,等到太后仪仗和镇国公主的仪仗到文家的时候,已经又开始下雪了。

雪并不是很大,但是文家上上下下除了还病着的老封君外都站在门外迎接,重明先下了马车,而后径直到文太后坐着的马车前,声音恭敬:“皇祖母,文家到了。”

文太后从马车里探出半个身子来,由重明扶着下了马车,文家的人便十分整齐的请了安。

文太后并没有立即让平身,而是由重明扶着,站在郑嬷嬷撑着的伞下,打量起文老太爷来。

在所有人最前面的便是文老太爷文行止,和文太后的生父文仰止的名字取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文行止的穿着还是很得体的,身体看上去也很健康,虽然老了,也依然能看出来年轻时的风流倜傥,但是这会儿显得有些狼狈,脸颊上还有一块青紫,跪着行礼的姿势有些奇怪,能看出来应当是腿上也有伤。

文太后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二叔了,今日一见,却觉得二叔老了很多。

她喊了平身,却单独点出了文行止:“除了二叔,都起来吧。”当朝太后发话,文家当家人也不能公然违抗,于是文家其他人起来的十分颤颤巍巍,文行止的夫人宁氏皱了皱眉,却并不敢多说什么。

文太后抬了抬下巴,眉眼冷厉:“文家的事情哀家在宫中都听说了,二叔,就冲着你将祖母气的卧病在床,今日哀家就罚你在这里跪一个时辰。”

文行止在文家说一不二已有许多年,这会儿脑子倒还清醒,没跟文太后对着干,手紧握成拳,说出来的话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臣……认罚。”文太后见他忍下了,便不再多言,对着宁氏道:“宁氏,带哀家去看看端慧夫人。”

端慧二字是先帝时赐下的封号,没有封号的一品诰命夫人已经是外命妇里品阶最高的了,再往上就是超品的太子妃国公夫人和王妃。因有封号,文家小辈们平时都称端慧夫人为老封君。

宁氏闻言在心中皱了眉,脑海里还能想起来文太后在文家时的样子,如今却是不得不好声好气的应了:“是,太后娘娘请随臣妇来。”

文太后在文家的记忆并不算好,因此对这里并没有多少感情,整个文府里,她只对端慧夫人住的宁安院有一些感情。一行人匆匆行到了宁安院,还没有进门,文太后就忍不住先出声了:“祖母!”她忍不住快步进去,那样子不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反而像是一个记着见亲近长辈的少女。

重明在门口站定,同郑嬷嬷一起挡住了其他人:“皇祖母与端慧夫人说说话,诸位就不需要进去了。”

宁氏脸色一变,但是太后她惹不起,这位如今大庆的储君她依旧惹不起,缩在袖子里的手将帕子揉成了一团,却只能讪讪笑着:“那……那臣妇们就在外面等候。”她心中惦念着丈夫文行止让她记着文太后和老封君都说了些什么,等文太后走了要复述给丈夫的。

可是谁能想到今日镇国公主会跟过来?若是只有一个郑嬷嬷,一个奴婢而已,自然拦不住她,可是镇国公主亲自拦着不让进……

真是奇哉怪哉,这镇国公主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怎么……怎么如此……

她觉得重明这样甚有威势,但是她也是七十多的老夫人了,对上重明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却还觉得气短,这事连在心里都不想承认。

重明却眼观鼻鼻观心,只留意着屋内的动静,这里其他人听不到屋内的发生了什么,她确是可以听得一清二楚的。

屋内文太后一进来眼眶就红了,六十多的人了哭的像个小孩子:“祖母……您……”

端慧夫人年轻时也是盛京文明的名门淑女,近些年身体不好,文家糟心事又太多,早早就搬到京郊一处别庄住,别庄就是端慧夫人的嫁妆,里面的人也是跟着端慧夫人半辈子的老仆。

但是即便再注意身体,端慧夫人的头发也已经全都白了,年轻时温婉美丽的脸上长满了颜色不一的斑块,曾经柔嫩白皙的肌肤也早已爬满了皱纹,变得干瘪瘪的。一双平静无波的眸子里再也找不到少年时的灵动狡黠。

但老人依旧是温和的,她在病中倚坐在床上,见到文太后时,仍是满脸慈爱:“是阿绾啊,来,到祖母这里来。”阿绾是文太后的小名,当今的大庆,除了端慧夫人,已经没有人能这样叫文太后了。“

文太后依言走到端慧夫人身边,握住端慧夫人朝她伸出来的手,坐在端慧夫人身旁,任由端慧夫人帮她擦眼泪。

端慧夫人笑她:“我们阿绾呐,怎么还是个爱哭鬼。”

文太后收敛了几分情绪:“祖母身体还好吗?”

端慧夫人实话实说:“不太好。”

文太后饶是情绪还没消散完,也被噎了一下。

端慧夫人开始数落文行止:“你二叔这个不孝子,等我身体好了,一定要再揍他一顿。”文太后知道端慧夫人就是这么个直白的性子,这会原本的情绪完全没有了,眼见端慧夫人又要生气,连忙全解:“祖母您莫要气坏了身子,二叔那样的想法,家里的女孩子大抵都要毁了,如今这家里,只有您能管一管了。”

端慧夫人说起这个就更来气:“我万万没想到,他如今竟然变成了这样,他身为一家之主,就是这样护着家中小辈的?当年我就不同意送玥丫头进宫,你看看现在,文家成了什么样子——这事你知道了,玥丫头是不是也知道了?”

文太后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那孩子是个有野心的。”

只着一句,端慧夫人就知道文太后的未尽之意了:“野心太大,小心吃不下。我这两天也想了想,家中女孩儿们不能在家中养着了,阿绾,祖母求你一件事。”

文太后摇头:“祖母有事,吩咐就是了,何须说求?”

端慧夫人眼神坚定,九十多岁高龄的身体里,突然迸发出强烈的意志:“你从宫中派两个教养嬷嬷给我吧,先生我自己找。”

文太后一时没明白:“您要两个教养嬷嬷做什么?”

端慧夫人认真的看着文太后:“我要带着家里的女孩儿们去庄子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