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章 满月宴(1)
自文太后回宫之后,文太后借着皇后难产一事,在后宫中大肆查办,严查涉事的宫人。这一查,便不仅仅是查了皇后难产有关的宫人。
太后手中拿着皇帝给她的眼线名单,启用了严嬷嬷等一众身边的老人,将整个宫里的宫人都查了一遍,而后将紧要位置上的人换掉,不紧要的暂且留下。如此一来,后宫中一时人人自危,气氛虽然紧张,倒是难得的平静下来。
重明这边正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人手安排到宫中,这件事她筹谋已久,总体上十分顺利,等这件事情忙的差不多,镇国公主的册封仪式就如期而至了。
重明甚至能有闲暇到宫中的藏书阁里看书,她最近十分喜欢看一些游记,看那些记载了山川风物的游记,就像是自己也去过一遍似的。
只是有一本游记令她十分在意,那本游记写的很好,且时间也很近,就是三年前的游记,而游记的署名,竟是亭之。
重明实在在意,便想着若有机会,倒是可以用这本游记问一问容与。
镇国公主的册封仪式早有惯例,在正式仪式前两天就有礼部官员来讲过流程,真正到了仪式这天,重明心中已经万分平静。她顺着太庙前的玉阶一步一步走上去,而后站在太庙门前行礼跪拜,礼部官员宣读圣旨。
台阶下百官亦跪下听旨。
宣读完,重明接过圣旨,转过身,就被扑面而来的山呼声围住。
这声音没有带给重明任何的欢喜,也没有激发重明的权欲,她现在只觉得心中沉甸甸的,仿佛整个人一下子担了千斤的担子。
…………
过了几日,便是到了九月二十九这天的下午,严嬷嬷教导完重明之后,离开之前沉吟片刻,方才开口道:“殿下,明日是容公子的生辰……”重明未曾正式拜容与为师,但到底是有师徒之实在的,这生辰……
重明闻言顿了顿,心头一时也犯了难。
容家一向行事低调,自然不会设宴会,就算是有宴会,她也不方便去……可是她同容与又实在称不上有多相熟——从她入南山阁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不到二十天。
不知道喜好,交情也不深,再加上这位已经弱冠了却并未婚娶,甚至于他们二人都没有婚约在身……平日里在南山阁学习倒也罢了,可是这生辰礼,送怕惹人非议,不送又实在不好。
重明从南音阁一路想到皇后这里,一进殿门就看到母后正在逗弄被人抱着的麒麟儿,不由眼前一亮。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万福金安。”她先行了礼而后上前和母后一起逗弄自家的弟弟,看着还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弟弟,心中不由升腾起一股暖意来。
皇后现在有女儿陪在身边,儿子又长得十分好,一颗心也是满满的,这会儿就笑意吟吟的打趣道:“阿鸾抱一抱?”
重明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抱过这么丁点儿的小娃娃,这会儿皇后一说,原本抱着麒麟儿的奶嬷嬷就把那软软的像是没有骨头一样的小娃娃往重明怀里递。重明下意识的伸手接过来,结果等到她把自己弟弟抱在怀里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整个人都僵着身子不敢乱动。
奶嬷嬷是个有点微胖的三十多岁的妇人,姓宁,穿着很是简单得体,这会儿见重明的样子,便轻声细语的指导重明该怎么抱。
待到重明自是调整好了,身体慢慢的也就不那么僵了,宁嬷嬷就守在一边不再说话了。
皇后看着觉得好笑,正准备再打趣几句,外面就传来泰安帝的声音:“麒麟儿呢,来,让朕看看。”泰安帝一边说一边大步进来,在门边被服侍着净了面洗了手,伸手就扶住想要行礼的皇后和重明,说了一句平身之后就想抱自家儿子。
重明也不拦着,任由泰安帝接过去之后方才道:“父皇,阿鸾听说明日是容先生的生辰?”皇帝闻言愣了愣,而后恍然道:“应当是的,阿鸾问这个干什么?”重明沉吟片刻道:“阿鸾不好送先生东西……倒不如父皇让先生休沐一天?”
泰安帝闻言便笑了,笑骂道:“你这个鬼精的丫头,你不好送容家小子生辰礼,就干脆和朕说让人家休沐一天?”
重明自觉这个办法再好不过,不然她实在想不到应当送什么给自己这位已经弱冠的老师。
她这点小心思直接摆到了明面上,泰安帝没有多想就吩咐人下去传口谕了。
…………
十月初九,帝后于宫中设宴,为庆贺皇后所出嫡子满月。
内外命妇由女官引着拜见皇后,朝中官员则直接拜见泰安帝。重明则随着泰安帝受百官朝见。
重明着了一身大红色织锦宫装,虽然看上去稍显稚气,但是通身气派天成,到底是天潢贵胄,待人接物神态自若,谈吐得宜。
大庆男女皆可入朝,朝中女官员虽然不及男子多,但到底也有四分之一了。
这也是因为大庆已经好几朝没有女帝了,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固有的男女偏见,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上位者的用人偏好,想大庆朝女官占朝中一半的时候,在位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有女帝。
而今能有资格入宫参加宫宴的女官,自然天然对重明有几分亲近在。
虽然大庆风气开放,但是男女之别终归是有的,故而官员中的男女之间界限分明,男子大多也离重明较远。除了个别男女偏见根深蒂固的,大多数人也只是遵守礼数,心中自然也对重明好奇,大庆立国也有近五百年,男女之间虽有偏见,到底已经远不如前朝了。
首先同重明搭话的是西山大营主将冠军大将军赵清婉。别看这位正三品的女将军名字叫赵清婉,性子可一点儿都不温婉,反而十分爽利直接。
“臣赵清婉,参见镇国公主殿下。”她一身红色劲装,头发用玉冠冠在头顶,若不是五官过于柔和,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男子呢。重明没有等赵清婉行完礼,将赵清婉扶住,笑道:“赵将军不必多礼。”
重明话语温和,天然有令人想要亲近之感,赵清婉眸子一亮,直接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殿下,听闻殿下回宫时策马入宫,想必骑术应当很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同殿下赛马?”
重明:“……”
重明脸上笑意不变,语气依旧温和:“骑术自然是比不上赵将军的,赵将军既然有兴致,明自然乐意奉陪,只是近日怕是并无闲暇,改日再约,如何?”
赵清婉一脸惊喜,显然未料到重明如此随和——这就答应了?
周围尚在观望中的女官们见重明待赵清婉如此亲和,对视几眼,纷纷意动,亦想上前搭话结交。
这时正好有内侍来禀告泰安帝宴会已经准备好了,于是泰安帝大手一挥,便同重明带着文武百官往举办宫宴的弄璋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