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明一道长
明一道长说的没错,小道士此话一出,重明自然无论如何也是要去见见他的。只是重明想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心中多了几分思量:“有劳小道长了。”
看上去才十岁的小道士脸上一红,不敢再看重明一眼,专心的给一行人带路。
明一道长虽然在大庆声名远播,但却一心清修,在太乙道观的住处也是在僻静之处,一行人足足走了一刻钟,绕过一处竹林之后,才看到了竹林里的两层小竹楼。
应小道士的要求,随行的人留在了竹林之外,只重明跟着小道士进了竹林。
正对着路口的方向,是一处面向山崖的院子,院子在竹林的南边,靠着山崖的一棵松柏亭亭如盖,而在竹楼门口的那棵桂花树正枝繁叶茂,花开正好。一个穿着道袍的老人正在给桂花树旁养着的花花草草翻土,整个院子植物繁茂,看似杂乱无章,但正是这样的杂乱无章,才显得这个院子生机勃勃,充满了野趣。
那位老人似有所感,放下了手中工具,转过身来行了一个道家的礼:“无量寿佛,是缘主到了。”
重明收回打量院子的视线,向出声的明一道长望去。
然而她这一看,却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半步——那站在满树琼花之下,一身道袍的老人,一道疤痕横亘在双目之间,向两旁延伸到太阳穴处,看上去十分狰狞可怖。
明一道长……双目失明?
灰衣老者正是明一道长。
他衣摆粘着些许泥土,虽然有脸上的那一道疤,却也不影响明一道长满身的清雅随和。明一道长看上去年龄已经很大了,须发皆白,然而却精神矍铄,让人不由在想,若是道长的眼睛还好好地,那会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重明忙上前想要扶明一道长,明一道长却仿佛感受到了:“殿下不必匆忙,贫道在这个院子里住 了数十年,对这里已经十分熟悉了。”
说着,明一道长十分自如的走到了松柏下的石桌旁,甚至了两杯茶邀重明喝茶:“殿下,请。”
重明依言坐在明一道长对面,偏头就能看到太乙山满山的秋色。
重明上手给明一道长斟茶,态度十分恭敬:“还要多谢七年前道长帮我……”
明一道长却打断了重明还要说的话:“殿下,此次归来,可有怨恨?”
重明有一瞬间的惊讶 ,不过很快就接受了。明一道长在太乙道观乃至天下道门中,都是以卜卦算命见长,那小道士请她来的时候她来时就知道,自己的来历,大抵是瞒不过明一道长的。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视线移到太乙山这满山的秋色上。
她当然是恨的。
前世,她虽然因从小被娇宠长大,后又失去母后护持,但却也不是傻子,更有灵犀姑姑这样的忠仆,自然慢慢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只是等她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事情已经晚了。没有挽回的余地,她就找到皇长兄,同皇长兄里应外合,想要和赵禹同归于尽。
却不想,这也是赵禹的圈套。
大庆皇宫被破当日,勤政殿前,她看着一个个的皇室宗亲倒下。赵禹就立在她身边,什么动作都没有,唇角甚至隐隐带着几分笑意,但说出的话却让人如坠冰窟:“别出声……阿鸾,你若替他们求情,那么这盛京城的百姓,我一个都不会留。”
最后死的,便是皇长兄。
皇长兄一直在骂。
骂赵禹过河拆桥、不守信誉、忘恩负义、畜生不如。
骂她吃里扒外、通敌卖国……
直到……刀抵在皇长兄妻儿的脖子上。皇长兄这才变了脸色,此前誓死不跪的人那一刻却重重的跪在地上,她站在玉阶之上都能听到膝盖落地的闷响:“阿鸾……阿鸾!我求你,我求你开口为他们母子求一条活路,你让我做什么都行,阿鸾——他们、他们……是你的长嫂、你的亲侄儿啊!阿鸾……”
她想闭上眼,但是赵禹的声音犹如缠在颈间的毒蛇,阴冷滑腻却充满危险:“睁开眼,好好看着,否则……”
他不用说完,她也知道。
然而赵禹话音刚落,一旁的皇长嫂趁所有人不注意,仰天悲愤道:“天亡大庆!”随即主动吻剑。
皇长兄的哭求声戛然而止。
难言的沉默中,皇长兄赤红着眸子抬眼死死的盯着她,里面的恨意仿若实质。但她知道那不是对着她的,她手里还有刚刚皇长兄慌乱之中塞给她的一枚戒指。
她攥紧了手里的戒指,眼睁睁的看着皇长兄一把夺过身边侍卫手中的长剑,干净利落的一剑刺穿不远处尚在襁褓的儿子,随后引剑自刎。她皇长兄每日不管多忙,不管前朝的事情多糟心,都要去抱一抱逗一逗的孩子,就这样躺在血泊里,再也没了声息。
……
她怎能不恨——她恨赵禹,她恨暗中推动一切的那股势力,她更恨的,是她自己……
“缘主——”明一道长的声音不轻不重的响起,却让重明瞬间回神。重明深吸了一口气,吐出一口浊气之后方才松开了不知不觉中握紧的手。
“自然是恨的,但是人生一世,若只是被仇恨左右,那岂不是白白来这世上走一遭?”重明恨赵禹不假,现在她依旧恨赵禹入骨,但于她而言,一来,前世她已经亲手杀过一次赵禹;二来,复仇远没有大庆安稳来的重要。
明一道长听得这话,脸上的笑意不觉就真诚了几分:“缘主肯这样想,不枉数年前贫道算的那那一卦,更不枉这……天赐良机。”
道家虽讲求道法自然,但既然重明能有机会再来一世,想必也是自有缘法的。
他太乙道观既是大庆的皇家道观,又位处盛京城郊,自然早就与李庆皇族融为一体,气运之上,自然也是同气连枝。
重明听出这这话中未尽之意,不由想要多问几句。
明一道长却止住了话题:“缘主日后若是遇到为难之事,若需要贫道,贫道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为窥探天机而自毁双目,可若是他能改变他算到的那些,就算是折损寿命,他也在所不惜。
重明闻言,便也不再多问,只郑重的行了大礼,而后告退:“多谢明一道长,重明这就不打扰了,还望明一道长保重身体。”
言罢,重明便起身离开了。
到竹林前时,重明鬼使神差的回头看了已经站起来的明一道长一眼。明一道长若有所感,朝着重明做了个揖。
重明略有意外,于是转身回了一礼。
若真是天赐良机……至少,不要再让整个盛京城……再次沦为人间炼狱。
……
这样在太乙道观里转一圈,重明回到小院的时候,文太后早已经起身,正在侍弄小院中的花草。
见重明回来,郑嬷嬷添了茶水,文太后则招手唤她到身前来,待重明行礼后到了文太后跟前,十分关切道:“方才明一道长见你,可是有什么事情?”
在门口被明一道长请去,文太后想不知道都难。
重明笑道:“倒也没什么事情,其实是下午的时候,孙儿先让人去问了明一道长这几日可有空,孙儿想要当面向明一道长道谢。”
文太后放下心来,颔首道:”是该道谢,来,这个给阿鸾,就当是祖母给阿鸾的见面礼。“重明双手接过文太后递过来的荷包,荷包的样式十分不起眼,用料倒是很好。只凭借拿到手里的手感,就能让人察觉到里面装着的大约是个木牌。
郑嬷嬷正好送了茶点进来,见状笑道:“原来娘娘是给昭阳殿下的呢,殿下可不知道,这是太后娘娘七年前来太乙道观就制的桃木牌,在观中供了七年呢。”
文太后笑她:“你在宫外待了几年,倒是什么话都敢说了?”
郑嬷嬷赶忙行礼请罪,惹得文太后瞪着她想说什么又想笑。重明到底忍不住笑起来,原本想要推辞木牌的,被这一打岔,倒是就收下了。
就这样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掌灯时分,用完晚膳,重明陪着太后在院中散步消食,太后习惯早睡,只转了两刻左右就由郑嬷嬷服侍着休息了。
重明却并没有睡,点了灯在房中自己与自己对弈。
看了一会儿,门外便传来孤鹜的声音:“殿下,人来了。”在屋内服侍的落霞见重明并不说话,便去开了门。
孤鹜身边跟着一个黑衣女子,女子进屋就对着重明跪下,态度恭敬道:“属下铃铛,参见主上。之前主上给的名单中,有四十户已经安插到位,还有八户暂时还没有寻到机会。皇后身边的侍女,疏影被文贵妃的人运出皇宫不知所踪,灵安疏雯暂时没有下落。”
重明皱着眉想了一会儿,方才道:“你们继续找疏影,灵安姑姑和疏雯可能还在宫中,除了父皇之外的势力,尽量不要打草惊蛇,如果可能,查清楚那些势力的所属。”
铃铛应下,而后道:”主上之前说要重点监视的姜国质子赵禹,最近频繁与姜国的母族联系,姜国现在的皇帝应当是撑不过这个冬天了。“
重明回忆了下,姜国皇帝前世勉强撑到了明年的夏初,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半年内,赵禹必有异动:“继续盯着,这次迎太后回宫之后,宫中恐有大的变动,传消息会方便很多,你们要注意隐藏好自己,没有必要不要再来找我。“
铃铛心中担忧重明安危,但还是应下,在心中暗暗盘算应当如何将事情办得更加稳妥。
重明落下一字,棋盘上的局势逐渐焦灼,局势混乱,黑白子你来我往,互相厮杀。重明心中千头万绪,实在无法继续,弃了棋子到窗边看空中高悬的明月。心中忽而灵光一闪,心中暗道:不知请文太后回宫,能否顺利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