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66.2万

第303章 委奴求援

书名: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作者: 字数:3142 更新时间:2024-11-16 12:02:40

卫如道:“事情是这样的,三日前从乐浪县来了三个自称来自委奴国的使者,自称是受委奴国国王派遣来中原朝见中原的皇帝有要事相商,因事关朝廷下官不敢擅专,正想亲自将此三人送到长安,不想正好将军王师凯旋,不知将军是否能将这三人带回长安?”

姜维仔细想了想道:“这事倒也十分重要,县令大人是不是能让末将先见下这三个人?”

卫如道:“当然可以。”命下属去将三人请到大堂。

没多久三人到了,姜维细观三人都剃着光头,穿着草鞋,身高大约一米五左右,长的有点猥琐。和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的姜维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三人看到姜维都跪在地上行礼,姜维忙让三人起身说话。通过简单的沟通,发现这三个人都不太会说汉语,只有当中一个相貌还算端正的能说一些,尽管也是结结巴巴的。

这三个人分别叫阿克与、弥尚罗和阿图与,阿克与就是那个会说点汉语的人,是三人的首领。

姜维自我介绍道:“本将姓姜命维字伯约,是大汉的将军。此次奉我大汉皇帝陛下圣命统率王师前往迎击鲜卑的侵略。幸赖我大汉皇帝陛下的天威、三军将士的拼命效力,我军大获全胜,班师回朝来到南皮县正巧遇到三位,听说是奉贵国国王的命令来拜见中原的天子?”

阿克与鞠了个躬后道:“我们三人是奉委奴国邪马台国王之命漂洋过海来朝见中原天子皇帝陛下的。”话说的不太标准,不过姜维还是听懂了。

姜维笑道:“我大汉现在已经消灭了曹魏统一了中原,你们既然要朝见中原的皇帝陛下那就是朝见我大汉皇帝陛下。”

阿克与点头道:“我们想去拜见大汉皇帝陛下,请将军大人一定带我们去,我们有要事相求。”

姜维看他们神情十分激动,摆了摆手道:“三位不要激动,本将可以带你们去朝见陛下,不必担心,先回去休息吧,我们明天就出发。”说完,姜维看了看卫如,卫如会意让下人带三人去馆驿休息去了。

三人走后,姜维对卫如道:“兹事体大,末将在路上问清原委后当先写奏书上奏陛下也好让陛下心里先有底,还请县令大人好好招待这三名使者。”

卫如道:“将军放心就是。”

姜维点头道:“末将明日就班师回京。”

次日清晨,姜维率领大军往长安进发,却发现这委奴国的三个使者不会骑马,姜维只好安排马车给他们乘坐。大军行进之时,姜维在马车上向阿克与了解情况,总算是大致明白了阿克与他们朝见中原皇帝陛下的原因。

这所谓的委奴国其实只要知道点历史的朋友们都能猜出是哪个国家,就是那个和我们可谓一衣带水有着复杂的爱恨情仇的那个邻国,就是那个依靠学习我们先进文明然后强大了之后反过来欺负我们的那个国家,就是那个表面礼仪大方实际上凶狠狡诈的那个国家。

咱们姑且称他为倭国吧。

在东汉初期,委奴国曾经派遣使者到长安朝见汉光武帝刘秀,刘秀赐给他们一方“汉委奴国王”的印玺。后来委奴国又有几次朝贡到了汉朝,带的礼物竟然是生口(指的是地位比较低下的活人,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奴隶)。不过,对于这种礼物我们汉朝的皇帝们都没有接受过。

其实所谓的委奴国只是倭国中的一个小国,倭国是由一百多个小国所组成的。说的好听点是国家,这些小国实际上比后来的村落大不了多少。

而且据很多专家考证,当时的倭国只限于现在的九州地区。

当时统治北九州地区的是一个叫邪马台的国家,他的力量和人口相对于其他的国家要强大一些。统治邪马台国的是一个女王,名字叫卑弥呼。这个卑弥呼据说终生未嫁,只信任重用一个男仆人服侍她。这个卑弥呼有点类似于后来说的神婆,精通于鬼道因而被百姓们信赖统治邪马台国。经过发展,这个邪马台国后来成为了三十几个国家的领导国,成为了一个在倭国领土上比较强大的国家。

倭国当时处于内乱时期,邪马台统治的仅是北部九州,而且虽然三十几个小国都臣服于邪马台,但并不是绝对服从。更何况在邪马台国南部还有一个狗奴国,他就不臣服邪马台国。

这个狗奴国的国王叫卑弥弓呼,但是这个国家的实权却掌握在一个名叫狗古智卑狗的大官手中。

狗奴国力量也很强大,也有很多国家拥护。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狗奴国和邪马台国经常发生冲突,逐渐演变成战争。

一开始邪马台国是经常取得胜利的,可后来狗奴国开始不断取得胜利,甚至打的邪马台国兵败如山倒,甚至有颠覆国家的危险。

幸亏在关键时刻,卑弥呼使出了所谓的“神力”保住了邪马台,打退了狗奴国。但是,如果狗奴国接着进攻的话,恐怕邪马台国真的难以支撑了。

想来想去,卑弥呼看到了这方祖传的“汉委奴国王”印玺,于是决定派遣阿克与、弥尚罗、阿夫亲和阿图与四人带着礼物漂洋过海去朝见中原的皇帝,恳请中原皇帝派遣军队援助邪马台国。

所谓的礼物仍然时“生口”一百人,不幸的是在海上遇上了大风浪,船都被沉没了,只有阿克与等三人幸免于难来到了乐浪县得到了大汉官员的帮助辗转来到了南皮县遇到了姜维凯旋的王师。

知道了大体情况后的姜维于当晚在驿馆中书写了奏书并派遣使者将此事快马报到长安向刘单禀报。

长安,城外精舍。

刘单正和孙尚香坐着闲聊,由于刘单在后世也比较信奉佛教,孙尚香也十分信奉,所以母子二人在这方面更是有共同话题。

不过在当时佛教并不是十分兴盛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佛法并未在中原大地太广泛的传播。准确的说佛教真正开始广泛传播是在南北朝时代,特别是南朝时有很多朝代是十分信奉佛教的,梁武帝萧衍就是最突出的例子,这个皇帝不管他的初心是什么,对于传播佛教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尽管他的结局并不好。萧衍在江南建造了很多佛寺,后来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经写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

刘单虽然很信奉佛教,也有想过兴建一些寺庙,只是碍于国力不得不暂时放弃,等国家统一之后再兴建吧。

在国家未统一之前去追求信仰也许是有点过分的。

不过,刘单还是经常到孙尚香这里的小佛堂来礼佛的,顺带来看望孙尚香。

正和孙尚香聊着呢,张正拿着奏书进来呈给刘单,刘单认真看了后起身对孙尚香道:“儿子好不容易到娘亲这里来聊天,不想又有事情了。”

孙尚香笑道:“斗儿,你是皇帝责任重大,你且去处理正事吧。”

于是在向孙尚香行礼后,刘单走出精舍登上銮舆回宫。

一路上刘单都在想姜维奏书上有关倭国的事情。对于如何对付倭国,刘单之前并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觉得时间还早,等统一中国后刘单自然而然会对倭国下手的,将倭国纳入大汉的版图是刘单的既定方针。不想如今倭国倒是提前派来使者朝拜自己并且求援,这真是一个派遣军队进入倭国并彻底占领其地的绝好时机。按照当时候的实力对比,倭国实在太落后了,和大汉不能同日而语。简单来说,倭国甚至没有像样的军队(这是和大汉相比),而且他们的武器也很落后。举个例子,倭国都找不出一匹像大汉这样高大的战马

要占领倭国对于当时的大汉来说最大的一个困难点就是海上的运输,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统治倭国对于刘单而言易如反掌,基本上没有难度。

解决运输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船只以及水师将领的指挥能力,在刘单脑海里浮现出杜预和王濬这个两个人,有此二人指挥水师应该没有大问题。

但是,如果去征伐攻取倭国,那么消灭东吴就又要搁置一段时间了。而且要彻底征服后来的倭国是需要时间的,自己会不会太心急了点?

但是这件事情自己一定要管,这点刘单已经下定决心了,至于是动武力还是派遣使者前去劝慰自己没想好,听听大臣们的建议再说吧。

凡是圣明的天子都应该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的意见很可能和自己是相左的,他们之间的想法也不会统一,这就需要看领导者如何选择了。如果刘单感觉自己是正确的,仍然会选择乾纲独断,当然了如果结局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那么一切的后果都需要刘单自己承担,这就是皇帝的责任与权力。无可避免的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下定决心后,到了勤政殿,刘单命张正传旨让蒋琬、马谡、郤正、董允等大臣到崇政殿商议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