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从重生开始谋划
作者:落笔一花 | 分类:都市 | 字数:33.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2章 拨开迷雾
就在吴刚和王昌国二人交谈的同时,任戊也和谢拥军走进了一间路边茶馆。
“姑父,您先把那二十万的事情详细的给我讲一下。”
“我需要了解一些里面的细节。”
两个人刚刚坐下,任戊随便点了一壶茶之后,径直对着谢拥军发问道。
而谢拥军似乎也在来之前做好了准备。
“我记得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当时徐县长在县政府党委办公会上提出要开源节流,解决县里的财政赤字。”
“因为当时是我负责做的会议纪要,所以我对这件事印象很深。”
“会上侯常务就表示自己可以通过招商局协调本地企业,发动本地企业以赞助的名义出资,变相减轻县财政的压力。”
“不过侯常务的这个提议,很快就在会上被其他党委班子成员否了。”
“当时被否的理由是不利于县政府在商界的正面形象,可能会影响光明县后续的招商引资工作。”
“后来散会之后,侯常务就跟着徐县长进了办公室。”
“等侯常务从办公室里出来之后,徐县长就把我叫了进去。”
说到这里,谢拥军停顿了一下。
“我当时一进徐县长的办公室,他就问我在外面有没有比较熟悉的能够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我当时有个同学在邻县的测绘所当所长,他们那里可以符合徐县长的要求,所以我就和那边联系上了。”
“在我联系妥当之后,徐县长和侯常务带着李克光和我见了面。”
“然后就是李克光出资邀请那家测绘院进入光明县,进行县城区域内的管网测绘工作。”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同学的那个测绘院被撤了出去,又进来了一家地质勘探队。”
“至于那家地质勘探队是什么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不过听说是李克光从省里联系过来的。”
听到这里,任戊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地质勘探队,从省里过来的?”
“您知道他们都去过哪儿吗?”
在任戊上辈子的记忆当中,似乎曾经听到过传言,说是花溪村附近发现优质铝矿。
而且这个传言一出来,立刻就有省里的矿产开发公司进驻了光明县。
据说那家公司的背后老板,还是省里某位领导的儿子。
只不过因为当时花溪村旅游项目已经完全建成,所以铝矿的开采工作才没有进行。
谢拥军口中的地质勘探队为任戊提了个醒。
侯跃当初在背地里挑起花溪村村民上访事件,恐怕里面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隐情。
在谢拥军的仔细回忆下,终于想起了地质勘探队曾经去过的地方。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那个地质勘探队去的就是现在花溪村和之前定下的工业园区那一带。”
果然,这里面还真有猫腻。
此时的任戊打断了谢拥军的叙述,仔细的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每一处细节。
先是省级工业园区被莫名其妙的叫停,导致华安小区被迫搁置。
后又有侯跃想办法为花溪村的村民安置问题设置障碍。
如果说县里别的领导是因为初到光明县,不敢随意插手花溪村村民安置的问题的话。
那么侯跃作为上届班子唯一留下来的独苗,怎么可能没有处理花溪村村民安置问题的思路?
毕竟这种事情肯定是在动迁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
地方领导再怎么昏庸,也不可能做出这种完全不考虑后果的工作吧?
任戊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在谢拥军诧异的眼神当中,任戊走到了茶馆的前台,要来了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谢拥军很识趣的没有打断任戊。
等任戊笔停之后,谢拥军这才问道。
“还要我继续说吗?”
任戊闻言点了点头。
“还是那二十万的问题。”
“既然您那位同学的测绘院没有参与进来,为什么这笔钱还需要经过您的手呢?”
谢拥军闻言想了想,不是很确定的回答道。
“当时的具体情况我已经记不清了。”
“我记得好像是侯常务找到了我,跟我说县领导直接收这笔钱不太合适,所以需要我帮忙出面。”
“我当时想着都是为了县里工作,而且我也算是县里的老人了,侯常务不至于坑我。”
“结果没想到啊……”
见谢拥军似乎想要抱怨几句,任戊赶忙打断道。
“那徐县长他们怎么又会出一个买官卖官的事情?”
听到任戊的话,谢拥军略微思忖了一番,这才开口道。
“还记得我刚才跟你说的,侯常务在县政府党委办公会上的那个建议吗?”
“就在那个地质勘探队来到光明县不久之后,侯常务不知道怎么说动了书记和县长。”
“当时为了避嫌,县里还专门从县工商联合会里拆出了一个光明县总商会。”
“因为总商会是社会团体,通过总商会收这笔钱,再由总商会将这笔钱转给县里,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你问的卖官的事。”
“我印象当中是在总商会收到企业那边的款项之后,县委专门组织了一场闭门会议。”
“那场会议之后,有很多和那些捐款企业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人,都得到了提拔。”
“只不过这些人被提拔了没多久,买官卖官的事情便捅到了省纪委那里,之后县里的两套班子便落马了。”
听到这里,任戊已经猜到了大半。
自己上辈子听到的传言或许是真的。
某位省领导的儿子意外得知花溪村附近有铝矿。
为了能够顺利开采铝矿,所以先是想办法将原本已经在推进当中的工业园区项目叫停。
而后又通过李克光以及侯跃这条线,将地质勘探队塞进了光明县。
通过实地勘探的方式基本确定了矿藏储量。
在知道其中有利可图之后,那位省领导的儿子很可能提前和光明县做了相关沟通。
只不过当时的光明县两套班子,都对工业园区项目以及花溪村旅游项目报以极高的厚望。
所以在被拒绝的情况下,那位省领导的儿子找到了侯跃。
或许是对侯跃做出了某种许诺,也或许是侯跃单纯的想抱上省领导的大腿。
所以当对方提出整垮整个光明县权力顶层的时候,侯跃同意了。
怪不得上辈子的时候,侯跃未来的十几年中进步飞速。
谢拥军会在两套班子落马之后,才被姗姗来迟的县纪委带走,恐怕就是侯跃为了防止事情败露,想通过纪委让谢拥军闭嘴。
原来所有的问题出在这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