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随感录之生命的足迹
作者:随心随缘阿锋 | 分类:现言 | 字数:29.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1章 定远归来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一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姊妹同时荣载史册,显名江湖的现象。如战国时的名将乐毅,乐乘,乐闲;谋士苏秦,苏代,苏厉;三国时的诸葛亮兄弟。
我今天要说的是东汉时的班家父子,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东汉时有一个人叫班彪,他也像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一样做着太史令之类的官职,所以也想把司马迁史记之后的汉史补上。但是自己没能实现宏愿,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他的儿女们的身上。他的长子就是班固,有才华,也就开始撰写汉书。但他趋附于作为外戚的大将军窦宪以求显达。窦宪以权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后来被伏诛,趋炎附势的班固自然也是因此受到牵连,招祸致死。
他的兄弟也就是班超,起初与其兄一样,也是刀笔吏。但他不甘心以操笔作记来谋生的过一辈子,羡慕前汉时建功外域的张骞,所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投笔从戎。
他率30多名汉使远赴西域,劝说西域各国断绝与匈奴往来,以此来拔掉匈奴的左膀右臂。不想西域各国惧怕匈奴强大,冷待汉使。班超当机立断,率领随从杀死了匈奴使,陈说厉害,迫使鄯善王臣服汉朝。又去联络别的西域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匈奴。
因为他智勇双全,深受各国敬仰信服。终得以率领各国赏功伐罪,共御外敌,转战葱岭之间,使西域三十六国尽皆归服汉朝,因此被封定远侯。
在西域经营三十年,为汉朝守御西土三十年,使西域安定无事,但也远处外域三十年没有回归故土。和他一块去的那些人都比他年龄小。他们也不是战死,就是物故。而班超年龄最长,已近七旬,耳目都已不聪明,已经无心外事。
起先汉和帝命超撤回,临走时,西域一个国王抱着班超的马首不放,苦苦哀求,挽留他不要离去。说如果他一走变乱立生,自己是死且无地了,如果班超坚意要走,自己只有撞地而死,前后都是死,情愿死在眼前。
班超虽然归心似箭,也只有继续留了一年多,果然生出了变乱,他率军几经周折,总算平定了祸患。于是他派儿子班勇去洛阳觐见汉和帝,说明自己少壮时远赴西域,因此与家人隔绝,今已年老,希望可以望到酒泉郡,生人玉门关,回归汉土。
害怕一旦有个山高水低,今生都不能再见故人故土了。所谓叶落归根,狐死首丘,希望带儿子同归汉庭,回到关内。
和帝以班超深受外人敬服,没有合适的人选替代,所以不准班超的求归。班超又私寄了一封家书于自己的妹妹班昭,希望她上书帮自己求归。
班昭也就是替班固续完汉书的班昭,她也是善于文辞,所以奉命接续汉书,在洛阳宫里还是很受尊重的。所以立即作就一书,上达天聪。说自己的同产哥哥班超,虽然贵封定远侯,食禄俩千石,但远处绝域三十余年。虽然给朝廷打通西域立下卓越功勋,但三十年不得回家。现已年近古稀,耳目没有以前聪达,精力不胜以前旺盛。羌胡又都是喜壮厌老,万一各国有所变动,班超年老力衰不能应对,只怕是要有损国威了?
况且班超年老,不知哪一天就会埋骨地下,所以希望陛下怜他老迈,思乡心切,使他得以归葬故土,妾与超不胜感激。
和帝阅后有些心允,就批准了班超的求归。班超终于得以交卸职责,踏上归程。
回归途中已有不适,回到汉都洛阳几个月后就去逝了。不过总算是回归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得偿所愿了。
看过很多蔡东蕃先生的历史演义小说,觉得有些故事情节,有些抒文措辞真的太好太有感情了,所以凭着记忆,自己补述一二。因为记得不是很清楚,可能会有些许差错,初衷还是尽量尊重历史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