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随感录之生命的足迹
作者:随心随缘阿锋 | 分类:现言 | 字数:29.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近来偶然看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父亲是国民党老兵,在大陆还有另外一个家。故事真实感人,我就用自己的语言来回顾一下那些沧桑的记忆吧!
他父亲是国民党的将军,参加过抗日战争,战争胜利后结识了大陆的前任妻子,本来想着可以回家过他们正常的生活了。不想又爆发了内战,前任妻子也作为随军家属颠沛流离的一路跟随,并与1947年和1949年生下俩个儿子。淮海战役中,他父亲被解放军俘虏,后又被释放。
其时国民党败局已定,释放后他父亲带着自己的勤务兵将前妻与两个孩子送回老家湖南农村。命令勤务兵照顾好自己的家眷,说自己在那边安顿好了就接他们一块过去,他转道香港逃往台湾。
到了台湾后他重回部队,被派遣驻守金门,可以望得见大陆,却再也没能回去。后来又结识了第二任妻子,也就是作者的母亲,有了作者姊妹四人。
作者20岁时发现父亲在大陆还有另外一个家,母亲辛苦打工养活一家生活,知道父亲在大陆结过婚还有两个孩子。并和那边有书信往来,也会给那边寄一些钱,就和父亲闹翻了。
他们姊妹几人也向着母亲,认为父亲欺骗母亲,对不起母亲对不起这个家,也和父亲有了嫌隙隔阂。从此他父亲就像一个外人,一家人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亲密,直到父亲去世都没有与母亲消除芥蒂,解除心结。
作者父亲去世以后,作者觉得很内疚,觉得自己没有在父亲生前了解老人的心声,不知道他有很多苦衷与无奈,使得他郁郁寡欢,早早过世。其实他知道父亲日夜思念那边的亲人,做梦都想回大陆看望自己的那个家。但是因为那些战争原因,个人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住,真的是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只能与自己的亲人,与自己深爱那片土地生离死别。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的一些困难真的算不了什么。
他父亲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给父母尽孝,没能为妻子尽责,没有养育那边的两个孩子。为此作者决定代替父亲去联系看望在大陆那边的血浓于水的血肉亲情,去为父亲了却那潜藏在心底的终身遗憾。
去后作者见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也听到另一些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他见到了父亲的勤务兵,一个守诺一生的人,那时他已经88岁高龄。为了对自己父亲的承诺,也就是他的长官的那道为自己照顾好家眷的命令。他守候了60年。
作者父亲的勤务兵是四川人,14岁还是放牛的孩子,就被抓去当了壮丁。作者父亲看他聪明机灵,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勤务兵。自从离开家以后,他跟着自己的长官从四川到湖北再到湖南,死里逃生,整整11年从来没有分开过。他说长官对我很好,从来没有打过我,他去了台湾,他让我留下来照顾太太和两个少爷。
作者父亲向他们告别的时候,他25岁。作者祖父是没落地主,土改时,分不到耕田的牛,还要被残酷批斗迫害。他们也要把勤务兵叔叔送回老家,叔叔死活不肯,说两个孩子还小,大嫂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因此被人吊起来毒打,坐水牢。
作者父亲知道自己的勤务兵一直在照顾着自己的妻儿,在去世前写信让妻子代他谢谢不识字的他,嘱咐儿子们为他们的叔叔找到亲人,让他有一天可以落叶归根。
作者大妈去世的时候,也嘱咐两个儿子为勤务兵叔叔养老送终,永远记着他的恩情,报答这个替自己丈夫照顾了自己一生的男人。他终身未娶,一直谨守本分,一心一意的坚守着对长官的承诺,死心塌地的照顾着长官托付给他的家小。
本来49年他可以走,55年,69年他可以走,87年他也可以走,任何的时间里他都可以离开,但是他一直连口都没有开过。直到他的长官走了,长官托付给他的太太也走了,长官的两个孩子都做了爷爷。当地关怀抗战老兵的人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时,他才眼含热泪说出一直深藏在心底的愿望,我想回家。
志愿者在网上发布了为老兵寻亲的消息,在全国接力下,终于找到了老人的侄儿,遗憾的是他的两个弟弟已先后去世。
作者哥哥征求了老人意见,送老人回家。在志愿者帮助下,老人离家77年后,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去后他首先拜祭了父母,回到家乡三个月后,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2岁。
从一个14岁放牛的孩子离开家,到古稀老人始得回到家乡来,这回家的路他等的太久,走的太长了。使我不禁想起古乐府的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望去,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是因为战乱逼得,总觉的古诗描写的那些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伤痛苦难离我们很远,不知道他就在我们身边。
记得以前听说前后村里有个高姓的男人,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他父亲也是国民党的将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的消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父亲是在打仗时牺牲了还是逃到了台湾?是他母亲把他抚养成人。
长大后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根源,寻找那个给了自己生命的人他到底在哪里?据说他父亲也是到了台湾,并且在那边又有了家庭儿女。曾经在电视台上被记者采访过,说老家是我们这边的,却是怎么也联系不上。有人说人家在那边生活的很好,肯定是没有贪图也不会在联系这边的亲人了。我想不然,毕竟他是生长在这里又走出去的,他的根在这里?就说他生活的再好,他又怎会忘却生养自己的父母,以及曾经土生土长的那片土地,也许是没有机会吧!
现在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人后来有没有找到联系到自己父亲?
前几年也听说有十几个台湾李自成闯王的后代回到我们党岔的某个村庄,回来寻根探亲认亲,这边的亲人们接待了他们。
当然勤务兵老人是为了自己长官的重托命令而苦苦坚守,很不容易。不过我是不赞成这种做人风格的,一个心中只有别人,只为别人活着而没有自己的人,他活的也太艰难太委屈了?
很多年前也曾在海外文摘上看过一个故事,说自己父亲走的早,母亲辛辛苦苦把自己姊妹几人拉扯长大,直到自己兄弟姐妹都成家立业。
母亲已经老了,有个叔叔当年很看重母亲,母亲却嫁给了父亲。那个叔叔的伴侣也走了,所以他希望可以和母亲一起走完下半生,母亲征求了自己姊妹们的意见?
自己当时不懂事,觉得母亲都多大年纪了还给自己丢脸,不同意母亲跟叔叔在一起。其实自己知道母亲想跟叔叔在一起,但为了自己姊妹几人,她始终还是放弃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个叔叔等了母亲很久,等不到结果,只好和别人在一起了。
自那以后,母亲很久都不说话,一直到去世。自己知道对不起母亲。父亲走的早,母亲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拉扯自己姊妹几人长大成人,她受了多少苦多少累?她把一切都献给了子女,而作为子女的自己却不能体谅老人,让老人孤独终老,痛苦一生。
其实那个叔叔对自己姊妹们很好,在自己小的时候经常关心照顾自己,可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始终是辜负了叔叔,更是辜负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