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逃荒路,自带空间全家宠
作者:古十叶 | 分类:古言 | 字数:42.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4章 物尽其用
母子连心,何况还是平时就十分疼爱的幺儿,也不用赖子说,汪婆子立刻就明白六儿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可以看出汪婆子是真的疼幺儿的,趁大儿媳不注意的时候,解下了几个铜板塞到赖子的手里。
当然除了赖子,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同学领到的工钱还拿在手里的。
比如村长家的几个还没回家上交,就都还在身上捂着,他们勤工俭学时除了牛村长,家里各人都在李家那揽有活,就没人有空去帮他们,工钱也就比别人少许多。虽然没有大人帮忙,但曹婆子早就说了,领了工钱都要交给她,为了送他们几个进这村学读书识字,家里可是跟别人借了好多银两。
金家的几个和村长家的几个一样,也没大人去帮忙,都只挣到十几文钱,不过金三娘说了,这工钱也不要他们上交,让他们好好存着。
上次金家带着李家的那些娃儿赶集,金三娘他们也一样被李正如那么小的娃身上就带有五十两银票吓到了,金三娘夫妇二人回去后又讨论一番,想起那小女娃身上有那么多银票也不乱花,别家的小娃只知道要买好吃的,要买新衣裳,那小女娃却知道要给家里添牛。两人都觉得他们家虽然不能像李家那么随便就给五十两银票娃儿玩,几文钱几文钱家里还是能拿出来的,先从小钱开始,慢慢培养娃儿们该怎么存钱和花钱。
这次勤工俭学,金三娘就和小孩们都说好了,家里人虽然没空去帮你们干活,但这次你们挣多少都不用上交。
金家几个挣得不多,小的那两个只有几文钱,但不管怎么样,能将工钱全数收入自己囊中,个个都是美滋滋的,将那几个铜钱翻来覆去地数着。
而那些被自家阿母阿奶收走工钱的,晚上家长们似乎也觉得一文不留不好,难得的良心发现主动给他们装多一碗吃食,还对其他不能上学的娃儿说,你阿兄又要读书又要干活,太累了,让他吃多一点,而只想要工钱却也知道自己是拿不回一文铜钱的,化悲愤为食量,端起碗里稀稀拉拉的米汤,夹起两筷咸菜,一下就全吃光喝完。
不管怎么样,村学里的第一次勤工俭学的工钱李家真的给结算后,虽说这工钱不是特别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也让还对村学诸多疑虑的桃村的村民们,对送娃儿进村学没那么抗拒了,甚至还有人盘算了一下家里的银钱,发现家里实在是供不起第二个娃了,才作罢。
当然也有清醒的,这勤工俭学也不是每天都有,也不是每次都能争到名额。
就像那李家要请学生每天给牛打草,也只有那几个家里是真的非常穷,又手脚利落勤快的娃儿才得到了那份活。
而李家要请人翻地,也被那汪婆子和马嫂子捷足先登了。各家又是嘱咐娃儿多和那李家的几个娃儿打好关系,这样他们李家有什么活要请人做时,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家。
苏田田带着梁为至再次来桃村,可谓是山中无老虎,没人管得住,放飞自我。
小孩子没有父母先生管教,那叫一个欢快,就是蹲在那里看蚂蚁搬家都能看半天,看完蚂蚁搬家再给蚂蚁制造点障碍,让蚂蚁翻越障碍继续前行,又能玩半天,这么一天就过去了,何况村子里还有许多新鲜好玩的事。
然后村里就出现了奇怪的情景,两个或三个小孩在那追逐玩耍,好几个家将仆人跟在后面,或站在一边守着,或追着公子们小跑就怕被甩掉了。
富、吉、贵见此情景,带着苏田田兄弟俩到河岸边玩。
此时下面的河床一片繁忙的景象,年纪大一些的小孩,将淤泥一点一点地抬到边上,年纪小一点的,将淤泥装到自家的畚箕里,有一些则捡着淤泥里的蚌、蟹、泥鳅和田鳝。
家将仆人们见小公子们喊着要下去摸鱼,赶紧阻止,那淤泥里,不仅有田鳝泥鳅,也可能有蚂蟥水蛇之类的,哪怕是摸到了蟹被钳了,那他们也不好交代。
可是公子哥哪里是这么好阻止的,家将仆人们没办法,只好让小公子在岸上等着,他们下去给公子们摸,而村民们看这些穿着光鲜亮丽的人都下来了,都十分的新奇,大家本着看热闹的心情,也不客气,十分爽快地教他们怎么摸,摸着摸着,这些家将仆僮们就加入其中,干起来捻河泥的活。
富、吉、贵也是有心眼的,让阿高拿着个小木桶装上水,将蚌、蟹、龟扔进去,拿几根稻秆绑上螃蟹、乌龟,带着苏田田兄弟俩玩起龟蟹,被绑住的龟蟹,可以放在水里逗着玩,也可以提到地上溜着玩。
安排好这兄弟俩的玩儿,富、吉、贵三人拿起畚箕将那些家将仆人捻上来的河泥都运到自家的田里去。
家将仆僮们哪会看不出三个小孩的心思,但是连太尉爷偶尔也会搭把手帮李家人干活,而那阿三也是一直忙个不停,连太尉爷和那阿三都如此,他们更不敢托大。
而且他们在李家那吃住,也不知道李家怎么会如此舍得,那白米饭比府里的还要好吃,还做了许多好吃的吃食,难怪太尉爷带着意公子在这乡下待着,都乐不思蜀了。
那可不,在府里,家将仆人们的吃食是和主公们分开的,这时期的米也没办法淘得十分干净,会混杂着谷壳小石子。
李家的米被李正如掺和加入不少空间里收割的上好的米粮。空间的地里,李正如以前做任务挣金币的时候,那是算好成熟时间,定好闹钟准时上线收割的,她又将能开发的地全都开发了,种了大量的五谷杂粮,这些五谷杂粮收割后,自动将谷壳清理干净,看着满仓粮食,李正如觉得,这辈子都。
掺进了空间上好的米之后不仅杂物就少了许多,就连煮出来的口感也大不一样,一口下去,不怕磕到牙,还十分的香糯可口。
而且因为有空间大仓库在,油盐酱醋糖这些都不缺,杨老太那是看见油壶快见底了就添进去,骆梅两妯娌知道家里的情况,也不会像以前那般省着,炒出来的菜,油水足,味道鲜。
李家做的吃食,也不会像在府里分个三六九等,他们这些家将仆僮,吃得和李家他们甚至太尉爷公子他们的都一样,大伙对李家的好感度都极高。
看李家虽然乡下人,却是淳朴热情得很,就连每天挤的那点牛奶,李家也不藏私,做了好几种吃食让他们尝。
这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人家都这么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干点活也应该的。
因为家将仆人们的加入,清理淤泥的进程得到快速提升,而李家的那些地也铺上了河泥,村民们羡慕极了,可是谁让那些家将仆人都是李家客人,那些家将牛高马大的,一个顶俩,捻起河泥来,其他妇人拼命赶都赶不上。
之前没人组织,大家都不想费那功夫挖河泥,大家一起捻河泥后,也是大家嘻嘻笑笑慢慢做,直到那些家将仆人的加入,村民们突然发现,李家挖走了许多淤泥。
他们没下河挖倒也算了,可是他们也下河里付出辛苦劳动了,可不能让河泥都被李家捻走了,大家干劲突然就上来了,生怕自己懈怠了,这些河泥全都铺到李家的田里去了。
于是,桃村的这段河道里,大家干劲十足,挖河泥挖得热火朝天,别看河道上的基本都是妇人和半大小子和孩童,那是每个都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孩童们将淤泥里过冬的泥鳅,鳝鱼、水鱼蚌蟹摸出来,拿回家养上几天,接下来可以饱餐好几日了。
半大小子们,将他们阿母汲上来的淤泥,一部分堆到岸堤上,用来巩固加高河坝堤岸,一部分则慢慢挑慢慢挪,将淤泥运回自家的田里。
妇人们则在船上、竹排上,或陷在淤泥里,将河泥汲提到岸边的河床上,让自家的娃们不用跑太远,多存点力将肥泥运回自家的田里。
大家明确分工,通力合作,虽然少了部分精壮男人的劳力,但又因为有家将仆僮们的补强,这河道清淤的速度,还是肉眼可见的进展迅速。
随着几年没清过的淤泥一点一点地堆积到岸堤上变成河坝,一点一点地在各家的田地里铺开变成泥肥,李家和何家的宅子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大部分人都结了工钱转到去伍家宅地去继续干活。
村民们拿到工钱,各个都十分兴奋,眼看离年关越来越近了,干完这两家的活,也算是要过一个肥年。
当然在这么赶的工期下,当初画的图纸也不是全都建好了,比如何秀才想要的池塘花园假山亭子游廊,这些全都还没有,就是建了围墙,盖起了房屋几间。
而李家稍微好一点,中间的二进院还是有模有样的,除了没有花草绿植,五亩多的宅地全用围墙围起来了,两侧的院子,沿着围墙盖起几间房屋。
房子盖好就是打扫卫生,此时两家的房屋里还是空荡荡的,床桌椅还没送来,连个锅碗瓢盆都没有。
尽管如此,何李两家小孩还是无心读书,每天一下课就往新宅里去,在两家新宅来回跑,指着那空屋空地,畅想着,要摆什么,要种什么,他们要住哪一间,各个都先下手为强,在自己看中的房屋里,放各种标识物,表明这间房子已经有人先占了,你们再去看看其他的房子。
何家只有三个小孩,而老大何子显也已经有十五岁了,如果不是突然兵乱举家避祸,他都该要找人提亲了,如今又遭遇如此大的变故,自认为比两个弟弟妹妹懂事,就不与小孩一起玩闹。
剩下何子容何子君,房屋还有那么多间,很快就各自选好,也没什么争执。
李家那边小孩众多,再加上李正吉又是个促狭的,倒是捉弄得弟弟妹妹们哇哇叫,一直喊着要让阿奶评评理,二哥太坏,又道大哥助邹为虐,三哥冷漠无情。
只是还没来得及提示的李正富,就这么被打上了李正吉同伙的标签。
而一旁只想围观看戏的李正贵就被弟弟妹妹控诉三哥太冷酷,看他们被戏耍也不吱声。
已经开始学习成语的小孩们将他们能想到的不好的成语全都拿出来,在见到李老头杨老太后,围上去,你一嘴我一舌地控诉大哥二哥三哥冷面冷心、无情无义、残酷无情、为虎作伥、狼狈为奸、残害手足。
听得富、吉、贵三人连忙辩解。
“阿爷阿奶,我啥也没做,就是没来得及发现没来得及告诉他们。”
李正富觉得自己太冤枉了,他又不能时时跟着二弟,哪里知道那么多。
“阿爷阿奶,我们就是玩玩,他们在房子里放石头木棍,一开始以为他们在捣乱,阿母好不容易将房屋打扫干净。”
其他小孩不干了,他们还没说什么就被二哥倒打一耙,连忙对阿爷阿母说不是那样。
可是李正吉能给他们解释吗。
“后来看他们放了个石头木棍都那么神神秘秘的,还以为他们在玩什么藏宝游戏,就帮了他们一把,将他们的那些石头木棍互换或藏起来,阿爷阿奶,我也是为了帮他们。”
小孩听得跳脚,二哥太会瞎编胡造了。
“阿爷阿奶,我听明白了,之前我虽然一直跟在二哥边上,但我也看不懂他们在做什么呀,现听明白了。可是阿爷阿奶盖房子那么辛苦,不是应该阿爷阿奶你们先选房屋吗?我们人小,要住哪一间,肯定是听阿爷阿奶,或阿父阿母安排就好了。”
李正富一下就撇清并解释了自己的行为,甚至还给阿爷阿奶表了孝顺之心。
让其他几个听完急得在那叫,昨日还是这三个哥哥在那讨论要住哪一间要不要先下手为强的,今日就在这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