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都市 | 字数:77.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03章 开感谢信见闻
易中海挑着挑子,带着李兰和老太太来到镇上,直接朝镇上的居民打听镇政府所在的位置。
一圈儿打听之后,三人来到镇政府,也就是以前的秃党时期镇公所的位置。
镇公所建的非常气派,是经历过秃党时期,日伪时期多次扩建而成的。
易中海让李兰和老太太在外面等着,自己径直进入镇政府。
进入之后,才发现镇政府里此时静悄悄的,人很少。
如果不是进门之前登记,易中海以为里面没人。
易中海又重新回到镇公所门口朝知青的民兵打听。
这才知道镇上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下乡视察春耕了。
这是所有领导最近的任务。
不过打听到易中海要来办事,那位民兵立马就找了一个民兵接班,然后去找宋书记去了。
过了半个小时宋书记这才带着一头的汗水,小跑着回来。
连身上的尘土也不顾清理,直接微笑着朝易中海问道。
“同志,听说你找我有事,是有什么事啊?”
易中海连忙把自己的身份和目的说了。
宋书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易中海的身份。
于是上前握住易中海的手说道。
“好啊,好啊,易师傅上次的事儿办的漂亮啊。”
“对了,你们这是准备回城的?”
“春耕都忙完了么?”
“老张家那边是什么情况?”
易中海对于宋书记把这些事情记得这么清楚,也很震惊。
这红党的官儿就是不一样,他们是真心记得老百姓的啊。
于是朝宋书记说道。
“宋书记,您放心吧,地里忙完了,我徒弟还留在村里应付农具的事儿,我们厂里现在任务重,我得先回城。”
接着又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跟宋书记说了。
宋书记听后也很意外。
微笑着说道。
“好啊,易师傅不愧是工人代表,有觉悟。”
“不仅帮忙解决了无地村民的耕种问题,还帮乡亲们那么大的忙。”
“现在到处缺钢铁农具,石景山钢铁厂去年复工,到现在生产量还没达到巅峰,我们正着急农具问题呢。”
“这次有了你们借出去的农具,张家村春耕也能快一点儿。”
接着宋书记就拉着易中海的手,往自己办公室走去。
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走,走,走!”
“我现在就给你开感谢信。”
“像你这样的优秀工人代表,可是值得我们表扬的。”
“这完全体现了工农大团结的优良品质嘛!”
两人来到宋书记的办公室,宋书记招呼易中海坐下。
然后这才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开始写感谢信。
易中海这才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虽然宽大,可里面摆了四张新木头做的简易桌子。
每个办公桌上还有着一盏油灯。
办公室的一角还放着一个书架。
除了这些,办公室里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
易中海很是好奇。
从外面看镇政府很气派的啊,怎么里面这么简陋?
而且那以前的老桌子呢?
与这办公室相匹配的,应该有其他办公桌吧?
一个镇的书记,至于跟别人挤在一个办公室么?
好像这个地方不小吧?
带着疑惑,易中海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等待着。
大概过了两三分钟的样子,表扬信就写好了。
抬起头来的宋书记看着易中海在四处打量,不由的介绍道。
“易师傅,是好奇我们办公室的摆设吧?”
易中海一听瞪大了眼睛。
宋书记微笑着说道。
“别觉得奇怪,不熟的人来到这儿都是这个表情。”
“我们这个办公室啊,主要是坐的副书记,镇长,副镇长。”
“其他的房间里也都有别的用途。”
“比如民兵们的武器装备啊,弹药啊之类的,以及一些我们干部们自己放装备、农具的库房、粮库等。”
“还有民兵办公室,信访室、农会,妇女工作室,治安管理室等。”
“基本上这些办公室都用上了。”
“至于以前秃党时期的部分办公用品,我们觉得太奢侈了,于是把这些东西送到城里卖掉了。”
“还给镇上换回了不少的经费呢!”
宋书记朝易中海介绍着,满脸得意的样子,让易中海心里很复杂。
过去秃党时期的镇公所哪里有这么多人啊,基层都是各位士绅、地主掌控着,可谓是一个个的小国王。
现在由红党亲自管,自然需要的人手就多了。
更何况这么多机构都在这里办公,而且还把库房之类的也放在这里。
要搁秃党时期,库房之类的不仅会单独找地方存放,而且各位领导的办公室绝对搞得很气派。
至于卖办公用品换发展资金,这更是不存在的,能不往自己的兜里揣就不错了。
红党这些干部真是简朴的厉害啊。
于是易中海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宋书记,你们办的事儿真让人佩服,让我开眼了。”
宋书记摆摆手说道。
“哎!哪里哪里。”
“我们这也是逼不得已。”
“咱们刚建国,目前经济正处于恢复期,上级也没多少资金给我们。”
“我们也不能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毕竟我们搞了这么多年,不就是盼着大家过上好日子嘛。”
“为了发展,咱们自筹资金,这也是被逼无奈的。”
易中海听着宋书记说的,虽然很佩服,但是要搁在他身上他是做不到的。
易中海不由得想着。
看来加入红党也不是个事儿啊。
这过得跟苦行僧一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何必呢?
看来等回城后还是不参加那些党课了吧。
真过这样的日子,我受不了。
人来到世界上,不就是享受的么。
连享受都不能,还能干啥?
佩服归佩服,但是真要这样做,咱还真做不到。
稍微思考了一下,易中海朝宋书记说道。
“宋书记,有您这样的党员干部,我真心觉得我们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宋书记摆摆手说道。
“行了,易师傅,您别奉承我啦,我们搞事业,就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而已。”
“行了,我的感谢信也写完了,你自己把你们厂办的地址写在信封上,等我给你们厂里寄过去。”
易中海这才想起来,感谢信这玩意大部分还真是公对公,面对组织的。
单独给个人的很少。
于是连忙说道。
“谢谢宋书记了,这感谢信麻烦您嘞。”
“不过还有个事儿,那就是我徒弟东旭也是把农具借出去了,光给我一封介绍信是不是不太好啊!”
宋书记这时候才想起来,他们是两家人,于是又打开信封,重新把贾东旭的名字也加在感谢信里。
易中海这才接过信封,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下了自己厂里的地址。
之后宋书记才盖章重新把信收起来。
然后带着易中海从办公室出来。
到了外面宋书记说道。
“易师傅,我就不送你了,我地里的活儿还没忙完呢!”
易中海连忙拱手说道。
“宋书记,客气了,真不用送!”
两人稍微寒暄了片刻,易中海来到外面找到李兰等人,然后挑着挑子,往北京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