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第204章 祸在萧墙之内

书名: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字数:2240 更新时间:2024-11-20 02:51:53

诸葛诞、郭淮都很意外。

他们知道天子有第三阶段的作战计划,却一直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听说是袭取皖城,还是让他们再次合作,很难不让他们怀疑天子是借刀杀人。

皖城易攻难守,而且靠近长江,孙权绝对不会坐视失守。

皖城可不是合肥,既没有现成的坚固城墙,也没有充足的粮食,坚守不了太久。

只要天子故意拖延几天,他们就有可能遭受重创,甚至死在战场上。

可是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又不便直接拒绝。

诸葛诞是扬州刺史,皖城是庐江郡的属县,在他的辖区以内,被吴军占据,他有夺回皖城的责任。

郭淮是戴罪立功,更没资格拒绝。

稍作犹豫后,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拱手领命。

曹芳随即宣布嘉奖立功的将士,鼓舞士气,让他们好好休整,为下一阶段的战斗做准备。

他对诸葛诞、郭淮说,第三阶段的计划还是保密的内容,只限你们二人知道,以便准备,不要对外声张,以免风声走漏。

能否夺回东兴堤,甚至攻克濡须坞,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将孙权的主力调往皖城。

如果孙权有了准备,这一战的最终目的就很难实现。

诸葛诞、郭淮再次施礼,表示一定严守秘密,做好充足准备,不负陛下所望。

曹芳随即赶往合肥旧城,并下令重修合肥旧城,恢复原有的防线。

当初满宠放弃旧城,重筑新城,并非旧城不重要,而是因为曹休大败之后,扬州战区兵力不足,西线又受到诸葛亮的压力,分身乏术,无力应对吴军的连续进攻,只得以退为进。

现在情况不同了,魏军将重新采取攻势。

无形之中,这也是给孙权一个信号。

你想躲,是躲不掉的。

趁你还能控制局面,来打一场吧。

——

孙权站在楼船上,看着远处的合肥城,紧紧地咬着牙齿。

本以为这次能一洗前耻,没想到却是又一次羞辱。诸葛恪攻城不克,反损失了近万人,其中还包括孙峻率领的精锐解烦兵。

三千解烦兵被俘,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收到消息后,他恨不得命诸葛恪斩杀孙峻,以泄心中之恨。后来听说孙峻受伤,断了腿,而出现这个结果的关键不是诸葛恪指挥失当,也不是孙峻怯战,而是陆抗等人消极避战,进攻不力,撤退的时候却比谁都快,一直藏在心里的邪火立刻就压不住了。

陆逊当年战功赫赫,耍点脾气也就忍了。

陆抗才二十出头,寸功未立,也敢如此跋扈?

他不就是仗着江东世家的身份么。

如果他不是陆逊的儿子,他能统领五千精锐,驻守柴桑?

世家尾大不掉,已经成了国家的隐患。

如果不敲打敲打,等他百年之后,后继之君还能控制得住他吗?

楼船下,有脚步声响,卫士来报,陆抗奉诏求见。

孙权用力皱了皱眉,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松驰一些,这才命人传陆抗进见。

一会儿功夫,陆抗上来了,躬身施礼。

看着陆抗那张脸,孙权的心情更加复杂,也更加不安。

陆抗长得不像陆逊,却和他的母亲非常相似。

他的母亲是孙策的女儿孙舒城,也是他孙权的侄女。当初定下这门亲事,是孙权亲自做的主。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他所愿,孙舒城不仅不感激他,反而和他产生了隔阂。

一部分原因是婚姻,孙舒城比陆逊小二十多岁。

成亲时,她刚刚成年,正是豆寇年华,陆逊却已经人到中年,之前已经成过亲,生育数子。

一部分原因是孙策的儿子孙绍。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却没有追封兄长孙策为帝,只是追封为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孙绍则被封为吴侯,后来又改封上虞侯。

这引起了孙策旧部与亲戚的强烈不满,其中就包括孙舒城。

这让孙权不得不担心,他百年之后,陆抗会不会拥立孙绍?

“幼节,合肥之战大败,如今魏主又进军合肥,整治旧城,毋丘俭更是进逼东兴堤,形势紧急,你有何见解?”

陆抗转头看向远处的合肥城,沉默了片刻。

“臣以为应该放弃东兴堤,退守濡须坞。”

“若魏主不肯罢休,追击至濡须坞呢?”

“濡须坞坚固,又背靠大江,魏军多次进攻,都未能得手,这一次也不例外。”

孙权眉头微皱。“你的意思是说,东兴堤守不住?”

陆抗抬手一指。“魏主率军至此,不主动进攻,却要重修旧城,显然有长期对峙之意。若陛下不退,他固然无法攻破东兴堤,可是陛下又能坚持多久?若王昶、王基出兵,进攻江陵,陛下又当如何?”

孙权沉默不语。

陆抗的话很尖锐,却也很有道理。

如果魏军一直不退,就这么盯着,他是支撑不了太久的。

魏强而吴弱,魏国有更多的户口,也就有更多的兵力可以调动。一旦曹芳发现在这里无法取得突破,转而命令王昶、王基进攻江陵,他就不得不放弃东兴堤,转而增援荆州。

“幼节,若不能守住东兴堤,我们就只有濡须坞一道防线。一旦魏军攻克濡须坞,建业危矣。届时就算江陵在手,又能如何?”

“陛下所言极是,但魏军水师不足,三五年内,无法攻城濡须坞。”

“三五年后呢?”

“若陛下能在三五年内确定储君,君臣同心,就算魏军来攻,又能奈我何?”陆抗拱手再拜,恳切地说道:“陛下,大吴之祸,不在魏国,而在萧墙之内。若非两宫争立,君臣离心,陛下又岂有今日之忧?”

孙权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

他当然知道两宫争立会伤国本,但他不这么做,危害更大。

而且从陆抗的态度上,他看到了更大的危险。

陆逊死了,顾谭流放了,但江东世家并没有因此罢休。

如果诸葛恪不能成为辅政大臣,而是由江东人辅政,他之前的所有努力,付出的所有代价,都会付之东流。

“幼节,当年曹孟德犯境,朕曾乘楼船观其阵。如今魏主曹芳又来,咄咄逼人,朕想去看看他的阵势,看他有没有胆量与我一战,你愿意陪朕走一趟吗?”

陆抗沉默了片刻。“臣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