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媒这一块,我谁都不服
作者:年年年年 | 分类:都市 | 字数:111.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7章 白父:要不买一送一,把我也嫁给你吧……
‘这踏马的……’
苏晨看到这一点,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莫名地,还是很羡慕这个白昕晨啊。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很是清楚,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对于这种事情的渴望程度。
但在二十五岁以后,退化就尤为明显了。
至于三十五岁以后……那基本就需要绑着筷子,来佯装强大了。
……
回到‘白昕晨:陈雅’这里。
仰天长啸,倒了下去。
一旁的陈雅,则是保持着原本状态,一动不动的。
男人只有在登山那一刻,成就感十足。
而女人却是飞在云端,很长很长时间。
身心俱疲,不愿动弹。
良久过去,才恢复如初。
感觉这是有史以来,最曼妙的一次。
……
次日,白昕晨在微信上,对家里父母,坦白这件事了。
说上次带母亲去看病的大姐,陈雅,就是自己的女朋友。
这次给母亲看病的几十万,也都是陈雅出的。
俩人已经交往许久了,也已经住在一起了。
希望父母可以成全我们。
对了,陈雅今年四十六岁了,也不算小了。
但其实,自己打小,就有这种与众不同的心态,喜欢年长一些的女性。
对于同龄的,那些年幼无知的姑娘,打心底里不喜欢。
所以,忐忑了许久,决定把这件事,告诉爸妈,我你们能同意。
……完事,陈雅也急忙给白妈,发过去了信息。
把自己的情况,包括郑城几套房产,有多少存款,等等情况,介绍了一番。
总之,只说自己的优点。
并且对白妈打包票说,自己会好好对你家儿子的。
找个年龄大点的,也懂事,知道照顾,并且没有彩礼压力。
而且,以后昕晨就住在这里了:如果你们二老愿意,也可以搬过来,做个邻居。
生活费什么的,都不用操心,自己全有。
并且,资产里会有一半,是白昕晨的了。
以后在郑城里有什么事,自己也会出动资源和人脉,进行帮扶的。
还有那二十多万的欠款,也不用还了。
……
最后这句话,击中了白父白母的心般。
白父白母,也陷入了犹豫。
给白昕晨,打来了电话。
足足通话了一个上午。
到了中午,在陈雅做完午饭时,电话才挂断。
整个过程里,白昕晨一会苦闷着脸,一会苦口婆心,一会娓娓道来,一会满满忧愁,一会又涌现欣喜。
最后挂断时,笑容满面。
与这陈雅坐在餐桌上,打开了一旁的啤酒。
说值得庆祝一下。
刚才,经过一个上午的深刻沟通,父母已经同意了。
自己反复跟父母说,说其实从小开始,就喜欢年长一些的。
而这个陈雅,也不是一般人介绍的:而是当下网络红人,被称为华夏第一媒人的苏晨,介绍过来的。
相处的这段时间,也特别快乐,比以前谈过的年轻女朋友,好太多了。
并且已经那个啥了,甚至连安全措施都没做,所以非这个陈雅不可了。
如果放弃这个,选其他女生,自己必然后悔终生,甚至可能终身不娶。
乃至打一辈子光棍,也是可能的。
……白父白母,也是比较通情达理的。
虽说年龄是个问题,但现在农村女孩的彩礼,都太高了。
能娶这么个便宜媳妇,也是挺不错的。
只要你们认为好,生活过得好,那就足够了。
至于外人怎么说,无所谓的。
至于白父嘛……
与白母的淡淡忧愁不同,而是快乐极了。
恨不得蹦高得那种。
白父说,这男人混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个钱。
自己作为个穷人,一辈子吃苦受罪,挣得三瓜俩枣钱,一辈子过个啥。
但看到那些有钱人,天天过得快乐赛神仙的生活。
真是羡慕极了。
这白昕晨一嫁给陈雅……啊不,娶了陈雅,直接坐拥几套房。
这可比他原本艰难卓绝的奋斗,好太多了。
人生直接巅峰了!
这人呐,跟谁结婚都是结,反正都会后悔。
或者说,结不结婚,也都会后悔。
与其娶个同龄母老虎,天天当祖宗一样伺候着,不如娶个大龄的,还知道照顾人。
要是陈雅嫌昕晨太年轻的话,不如买一送一,把自己也……反正自己会干活,会洗衣服,会做饭,保证比白昕晨实在。
说到这,看到白母瞪了他一眼,立马收回要说的话了。
但这边的白昕晨,能听出父亲的喜悦。
这代表,两个人都被说服了。
所以,激动之下。
就忍不住这大中午的,喝了起来。
红酒,啤酒,掺和在一起,体验一下前所未有的酒精感觉。
几杯下肚,晕劲就上来了。
而且异常的猛,特别的猛,直接整晕了的那种。
两个人乐开怀地,谈天说地。
而后,柔情绵绵地,互相注视着对方。
彼此眼神里,暗藏秋波。
回想起昨天晚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尤其是最后的那一声嚎叫,简直惊天动地。
刷新了对于这件事的,全新认知。
这种快感,多么想再体验一次啊。
并且。
似乎一直以来,都是在晚上进行的。
还从没有在白天,体验过。
归根结底,是俩人多少有些害羞,不敢大白天的肆意妄为吧。
但此刻,在喝酒过后,似乎那道心理防线被突破了。
心照不宣地,都冒出了这个想法。
但又不敢说出来。
就用眼神,彼此暗示着般,提议着。
又不约而同地,互相点了点头。
白昕晨笑着,起身,拉起了陈雅的手。
而陈雅也鼓足勇气地,伸手握住了白昕晨的手。
俩人虽然也拉过手,但从未像此刻般,拉得这么紧凑过。
转身,朝着一旁屋子里,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