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当山贼王的我,却成了皇帝
作者:山贼王 | 分类: | 字数:27.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8章 孙家报复(就一户槽,居然让我协助断案)
自从李云上任京城府衙新户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时间里李云一直没有闲着。
别看户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像这样的小官整个京城恐怕有上百名,不过户槽责任可不小,不仅管理整个京城的所有人口的户籍,还需要管理朝廷粮仓,有时候还要协助户部管理赋税。
直到今天,李云才忙的差不多,也对户槽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李云也逐渐熟悉了户槽的工作,期间李云也写信回浮云山城,告诉慕容海棠他们自己的情况,并嘱咐好她们照顾好自己。
就这样,李云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度过了半个多月,整个洛京城依旧和往常一样繁荣。
然而,最近却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不少百姓报官说自己女儿失踪了。
“呜呜呜,俺那可怜的闺女儿啊,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没了。”李老汉无力的跪倒在自家门前。
“唉,老李头,俺家闺女儿也不知所踪,你说会不会被那可恶的贼人掳去了。”
“呜呜呜呜……闺女儿啊,你快回来吧,娘再也不凶你了。”
像这样的言论还有很多,而且都是哭诉自己家女儿失踪了。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朝廷震怒,皇帝赵宏大怒,想不到在自己当政期间,并且还是在皇城自己眼皮子底下,居然发生了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
这简直是不把大乾朝廷放在眼里,更是在打他皇帝赵宏的脸。
到了早朝的时候,皇帝赵宏立马责令刑部派出捕快快速破案,同时命令金吾卫加大巡逻力度。
听到皇帝的旨意,刑部尚书郑直和金吾卫大将军周季夫立马上前领旨。
这时,文官中突然有一人朗声上前向皇帝请旨道:“陛下,此案人口失踪,京城府衙户槽也有一定的责任,应协助刑部断案。”
听到这话,百官顿时议论纷纷,有不少人认出这个人名叫郝俅,和吏部尚书孙渊走的很近,算是孙系官员。
有不少精明的官员,一早就猜出这是替孙家报仇来了。
而端坐龙椅上的皇帝赵宏此时却没有想那么多,他愤怒的有些失去了理智,只想尽快破掉案子,所以不假思索的回道:“准了,那就着令府衙户槽协助断案。”
“陛下圣明。”
听到皇帝都同意了,文武百官们也只好异口同声地跟着高呼:“陛下圣明。”
早朝结束,文武百官退朝离去。
一路上,郑直行色匆匆,命令抬轿的轿夫加快速度。
同时,他心里在想,该派谁去查这个案子,要知道,这些案子可不简单。
想着想着,郑直就感到头疼,自己那个捕快侄女肯定会趟这趟浑水。
就在这时,自己乘坐的轿子突然被人拦下了,郑直有些疑惑的掀开窗帘一看,这一看不得了,原来是自己那个侄女找上门了。
只见一身捕快打扮的高挑女子正拦在自己的轿子前,这名女子正是郑直口中的侄女,名叫上官雪莲,年方二十又八,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捕之一。
原来,上官雪莲早就听说了这个案件,同为女子,上官雪莲也很担心那些失踪女子的遭遇,真是痛恨,如果让他抓到那贼人,一定要狠狠暴揍一顿
由于是在大街上,人多眼杂,恐多有不便,于是便让上官雪莲先回去,自己会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很快,二人前后回到刑部大堂,果然听到这个案件后,大部分捕快都积极的想要探案,也有不少捕快犹豫了,而上官雪莲没有丝毫的犹豫决定负责这个案件。
无奈,注意到上官雪莲的目光,郑直只好答应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一脸郑重的说道:“咳咳,那么这件案子就交给上官捕快去办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不敌,不可硬拼,可快速求援,其他捕快配合上官捕快行动。”
“是,大人。”一众捕快纷纷抱拳行礼。
另一边,得到这个消息的李云也很震惊,心想这也算是自己失职。
就在李云胡思乱想的时候,皇帝的旨意也传达来了,令李云配合刑部断案。
得到旨意后,李云也不犹豫,立即统计起了失踪人员的基本状况。
“李翠花,女,年芳十又七,云英未嫁。”
“许兰儿,女,今年笈笄,带字闺中。”
“张二丫,女,年芳二八,尚未许婚。”
“钱花儿,女,年芳……”
很明显,失踪的都是一些妙龄少女,而且都是尚未出嫁的姑娘,初步断定作案的是一个采花贼,就是不知道是个人作案,还是团伙作案。
就在,李云继续检查整理失踪人员的户籍情况时,李云所在的房门被推开了,只见一名身着黑色劲装的高挑女子有些疑惑的盯着李云。
还没等李云开口,高挑女子率先开口有些不确定的说道:“你…你就是户槽李云?怎么看起来如此年轻。”
“没错,我就是户槽李云,请问你是?”
“我是负责失踪案的捕快上官雪莲,来找你协助断案。”
“哦,原来是上官大人,失敬失敬。”说着就要向上官雪莲行礼。
“不必多礼,还是说说案情吧。”
“我查看过了所有失踪人口的户籍,发现失踪的人都是云英未嫁的妙龄少女,我猜测凶手可能是采花贼,可能是一个人作案,也可能是团伙作案。”说着将自己查到的证据递给了上官雪莲。
“你的猜测很有道理,的确有这个可能。”上官雪莲大致扫了几眼,然后抬头望向李云说道。
“按照失踪少女失踪的时间间隔来看,凶手在最近几天可能还会作案,上官大人还是早做准备。”
“照你这么说,是有什么好办法。”
“在下确实有拙见,不知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