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国科技梦
作者:牛二五两 | 分类: | 字数:121.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三六章 分道扬镳,分组研发
第237章 分道扬镳,分组研发
新的一天,当林涛再次来到冰城工业大学的实验室,他明显感受到实验室内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愈加冷漠。
他没有在意,径直走到邵荣强旁边说:
“卫星项目的所有资料我已经看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咱们之前预估的项目完成度有点太乐观了。”
实验室其他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他们转头看着林涛,不喜和防备已经写在脸上。
邵荣强倒没什么反感,他尴尬一笑对林涛说:
“林先生是有什么问题吗?两天时间你就把所有资料看完了?”
林涛点点头表情严肃。
“当然用了一些技巧,看过所有资料之后,我发现我们有些研究方向存在一些偏差,这直接影响了项目的进度,说一句话您别介意,我感觉我们整个项目的完成度可能只有15%。”
邵荣强脸上表情一怔,林涛这是在否定他们过往的科研成果啊,有点打脸的意味了。
“林先生不至于吧,您就看了两天的资料,现在就能下结论说我们的完成度评估应该减半?”
邵荣强还没开口,旁边一位男研究员忍不住出声说。
邵荣强内心一笑,就该有人出面驳一驳林涛,不然这年轻人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正亮啊,好好做你自己的工作!林先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岂是你能比的。”
那男研究员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却被旁边的人给拉住了。
“林先生,别介意,他们这些人是肯定不能跟你比,只是您说的15%完成度评估我觉得我们可以再讨论下。”
看着这些人的表现,林涛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不忿与排挤,但为了项目,他还是搬了把凳子坐到了邵荣强身边。
“教授,这是我整理的分析报告,我觉得你可以先看一下。”
林涛通过手机将自己整理的报告发给了邵荣强,对方微笑将报告接收打开后说:
“哦,那咱们看一下林先生你整理的报告。”
当关于项目的分析报告被邵荣强打开,实验室内再没有人言语。
其他人心不在焉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林涛和邵荣强两人则盯着屏幕上的文档。
邵荣强在看文档之前,对于文档的期待是确定下林涛在科研方面的水准,然后准备指出文档的错误好杀一杀林涛的气势。
文档开篇的内容林涛主要介绍了低轨通信卫星所需要达到的性能标准,这与邵荣强他们实验室的标准相比性能更高。
看到这里,邵荣强内心对林涛的印象多了一分鄙夷。
科研的目标定得高,肯定是所有人都期望达到的,但是有没有那个技术?现代工业能否支撑生产?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邵荣强没有开口向林涛说明这个事情,他继续往下看。
文档后面的部分则是对项目研究方向和思路的分析。
通信模式是通信卫星最关键的功能,但是林涛对于项目的评价让邵荣强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原因是在文档中林涛直接否定了项目中通信设计思路和现有成果。
林涛自然注意到了邵荣强脸色的变化,他开口解释说:
“教授,如果按照你们原有的设计思路继续进行下去的话,低轨卫星将来可以支持的用户数量以及通讯质量都不能达到预期,这将会对整个星座计划造成严重影响,我们的投入跟产出将不成比例,这是对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邵荣强听到之后神情直接转变,他转头阴郁着脸看着林涛说:
“林先生,我知道你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可是也要考虑当前技术水平以及材料研发水平,好高骛远在科研上可是要不得的。”
林涛摇头语气坚定说:
“并不是如此,我有更好的方案,在后面我会出一个新的研发项目规划,到时候会提到。”
邵荣强嘴角忍不住咧开,他庆生笑了笑,摇头继续翻看林涛文档剩下的内容。
接下来的部分则是关于卫星轨道维持的动力部分。
在邵荣强他们的研究计划当中,卫星将使用基于氩的霍尔推进器将可以产生80毫牛的推力。
这样就可以保证卫星,即使在低轨稀薄大气阻力的影响下,也可以维持3到5年的卫星寿命,不至于燃料耗尽,再次坠入大气。
林涛对于这一方案的评价是不可取,3到5年的卫星寿命太短,如果要建设颗卫星组成的低轨卫星星座,3到5年的更新周期将对整个星座的维护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将产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邵荣强又忍不住转头对林涛说:
“林先生,您清楚霍尔推进器当前的发展水平吗?80毫牛是在基于成本考量的情况下我们能完成到最大推力了。”
林涛却并不满意,他微笑说:
“教授,实际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在这一块儿,我有自己的一个计划和方案,我可以将霍尔推进器的推力提升至2牛,并且可以在维持此推力的情况下,节省工质…”
第二三六章 分道扬镳,分组研发
林涛还没说完,实验室另一边传来了一声低笑。
林涛转头看过去,发现正是之前向自己提出疑问的男研究员,他疑惑看了看对方,然后继续对邵荣强说:
“教授,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个具有革新性和创造性的项目,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思维发散视野拔高,如果按照保守的思路去实现卫星设计,这会与我们建设高质量高效低轨通讯星座的目标背道而驰。”
邵荣强看着这个自信的年轻人,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对方的自信,或者说自负,难道在对方眼里科研是如小孩堆积木般的儿戏吗?他这个做了几十年飞行器设计研究的教授能不懂这些吗?
看了看林涛自信的表情,还有实验室门口几名穿着黑色大衣的年轻人,邵荣强内心的吐槽终归是忍住了。
文档剩下的部分则对卫星电力模组设计思路的评价。
在这部分,林涛对现有太阳能帆板技术直接提出否定。
他认为现有太阳能帆板质量大能量转化率低,根本无法满足低轨通讯卫星的电力需求,并且还会给卫星寿命维持拖后腿。
林涛在文档中提到应该发展柔性太阳翼技术,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卫星质量,并且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后面则是关于柔性太阳翼的实现思路以及应用模式介绍。
不得不说,这一部分邵荣强看过之后,他必须承认林涛的设计思路是对的,目标也值得肯定。
可是关于柔性太阳翼的科研项目仍然在进行当中,何时能够完成仍是一个未知数,在当前项目中应用那就更谈不上了。
“林先生,你了解柔性太阳翼当前的发展水平吗?”
这个项目林涛是有了解的,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可是一直没有出结果。
林涛也知道要想获得现成的技术应用在卫星上是不可能的,他们能选择的只有自主研发这一条路。
“我明白,但是为了项目我们必须自己研发,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必须的选择。”
邵荣强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看着林涛说:
“所以在林先生你的计划里,我们必须在卫星所涉及的多个模块或学科做到完美,然后还必须负担起所有相关的科研项目?”
“是的,我知道这样工作量会很大,而且时间会很着急,可我相信大家是可以做到的,我个人会一同参与到这些项目当中。”
看着林涛脸上认真的神情,邵荣强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否了解科研是一件怎样的事情,这不是程序员写代码,花几个天时间一个网页或者一个软件就简单开发完成了。
“好吧,我必须承认林先生你是有宏伟大志,或许你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可是我们这些人却不如你有如此渊博的学识。”
邵荣强刚说完,实验室内旁听的其他人都不由笑出了声。
邵荣强转头看了看旁边回身对林涛笑着说:
“科研是很难的,林先生,这不是小儿学步扶着走一走他就会了,我们是在探索未知,每一个细小的成果可能都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所以我觉得你是不是该脚踏实地一些,仰望星空是好,可也得先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吧?”
林涛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拒绝,他看了看电脑上的文档,自己的评估分析报告对方也差不多看完了。
“教授,既然我参与进了这个项目,那我就必须做出达到我标准的科研成果,降级、平替、阉割这些词语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科研路途中,所以我希望您和大家能够支持我,咱们共同努力做出一款优秀的卫星产品。”
林涛说完,邵荣强还没说什么,之前发言的男研究员转身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嘲弄的笑容说:
“林先生,我觉得你可能不太适合我们这个实验室,您或许应该等个几十年,那个时候你的这些想法应该会得到更多人认同,我们比较务实,看不到几十年之后。”
“正亮!你说什么呢?林先生就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这是好事情,关于如何基于现实设定研究目标,我们可以和林先生慢慢谈嘛,我相信林先生肯定能够理解我们的研发思路,你别说了!回去工作。”
叫做正亮的男研究员嗤笑一声,用嫌弃的目光看了看林涛转身走回来自己的工作台。
看着这些人,林涛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保守以及对自己目标的不认同。
实际上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不是每一个人脑海中都有未来科技的支持。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他们的未来可能是5年、10年、15年,可林涛看到的未来是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眼界的差距、观念的差异、知识背景系统的差异,让双方在科研思路上无法达到一致。
他不知道该如何扭转这些人的思维模式,空口无凭的确很难。
如果让林涛当前直接将他自己完成的低轨卫星技术文档甩在他们面前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这样也未免太高调了一些,而且很难解释。
“林先生,我觉得咱们还是立足于当下,就像您所说的,您想明年就开始进行星座计划建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们要完成卫星设计、试生产、测试改进、方案的定型,这个时间很短的,甚至基于我们当前的设计思路我都不敢保证能够完成,所以您要不再考虑一下。”
林涛看着好似苦口婆心在劝自己的邵荣强,他内心知道对方不认可自己的科研思想。
要想扭转一个有了几十年飞行器设计经验老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很不容易。
毕竟他本人的那份分析报告对方也已经看过,明显一直在表达对林涛分析报告的不认可,这就比较头疼了。
林涛感受到自己与邵荣强实验室这个群体之间的那条看不见的鸿沟。
这条鸿沟既有科研思路、知识代差的原因,也有某方面利益的考量。
林涛皱着眉头用左手轻轻轻轻扶了扶受伤的右臂,他看到实验室这些人一副完全不想配合协作的态度,他知道有些事情确实强求不得了。
“教授,既然这样的话,你们科研项目我就不参与了…”
林涛还没说完,邵荣强眉毛挑的挑,眼角明显露出了一丝喜悦,但是他嘴里却说着。
“林先生,不能啊,上面请您来支援我们项目,您可得好好给项目出力呀。”
林涛看着扭过头来的实验室其他人,他摇了摇头说:
“给项目出力没有问题,只是我觉得咱们双方的思路既然不一致,那咱们就各分一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研发,互不影响。”
这些人听到林涛说的这些,所有人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他们都将目光看向实验室负责人邵荣强。
邵荣强认真看着林涛,确认林涛做出这个决定是坚决的,他这才摇头叹气说:
“哎,你看这是闹的,我本来还想着跟林先生你共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可真没想到你有鸿鹄之志,在我这实验室里屈尊了…”
听到邵荣强阴阳怪气的话语,林涛脸色平静,他知道对方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他没有选择跟对方做言语口舌之争,科研这条路最终还是结果导向用成果说话。
“既然林先生你决定分组做,那我就不挽留你了,期待林先生你的科研成果像您说的那样优秀,到时候我带着实验室这些人去膜拜您的成果。”
林涛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实验室这些保守和小心眼的人们,他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走出实验室,21他们跟在林涛身后下了楼梯。
没走几个台阶,林涛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他大概猜到这些人在欢呼庆祝什么。
保守者、故步自封者的天堂就是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当一名先见者进入他们的队伍向他们提出新的意见和观点时,他们会觉得不适应,会觉得反感,会觉得受到侵犯。
现在这名先见者离开了,他们觉得胜利属于他们,那个温暖的巢穴依然属于他们。
林涛摇头,自觉之前还是他异想天开了,最终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