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国科技梦
作者:牛二五两 | 分类: | 字数:121.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一章 累计试车8500!
第212章 累计试车8500!
林涛自然注意到了张小至表情的变化。
在某个角度,他能够理解对方此时这种表现的原因。
对方此时僵硬的脸色也不能怪张小至表情管理不到位。
星辰空间今天的成功有可能不在张小至的预料中,林涛猜测对方今天到场本应该只是为了显示对民营航天企业的关注和照拂。
可世事难料,张小至没想到的结果出现了。
原来他以为星辰空间只是一只小绵羊,可现在才发现这是一只会喷火的百吨巨兽!
张小至毫无心理准备,林涛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内心这样想着。
“张所长,学习不敢谈,技术的进步来自于交流,来自于大胆的尝试,研究所与星辰空间算是一条道路上共同奔跑的伙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才是最好的状态,毕竟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
林涛说的这番话是想让对方明白,既然都是航天领域的参与者,在某些角度来看大家都一样,目标更是一样。
只不过这番话在张小至听来就不那么中听了。
他带领的研究所可一直坐着液发研究的头把交椅,现在你这个成立不到半年的星辰空间竟然想和研究所同地位,是不是有些太嚣张了?
即使赤火今天的测试成功了,星辰空间在他眼里仍然只能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林总,你说的有道理,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找我,今天我是开了眼了,原来民间还有像林总这样的动力学专家,星辰空间的实力让我刮目相看,我以后得多向林总请教啊。”
林涛看着对方脸上言不由衷的表情,淡然笑着说:
“张所长客气了,航天动力研究所才是国内最专业的动力研究机构,我只能算是有点成就的新人,我下面的员工好多都还只是刚毕业的应届生,他们和星辰空间一样年轻,以后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哼!张小至听林涛说这话内心更是不舒服。
“继续努力吧,既然测试也看过了,所里还有事情,我就先回去了,林总,有时间了可得到所里来转转。”
林涛明了,嘴上说着:
“好的,有机会肯定去。”
张小至抿着嘴点点头往指挥中心外走去,跟随他出去的还有研究所的其他人员。
离去的队伍呼啦出去了6、7人,剩下的人眼看他们走出指挥中心后,就又围在了林涛身边。
“林总,星辰空间还需要人力吗?我这边有几个学生水平很不错,可以到你公司上班的。”
林涛看着热情推荐自己弟子的教授,微笑说:
“星辰空间现在仍然是缺人的,只要能够通过面试,我本人欢迎所有有才青年到公司来。”
虽然林涛说了要通过面试才能进入星辰空间,可也算是同意了推荐入职的途径,其他人听到后更是热络起来,谁还没有后辈了,即使没有他们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放下面子去参加面试。
星辰空间和动力所的尴尬和矛盾并不能够影响他们的所求,现在是个人都能看出星辰空间肯定不是林涛撒钱随便玩玩的企业,赤火发动机的测试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林总,我们都知道SS001是你研发的合金配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发动机设计者更多的设计空间,但是即使我们这些人尝试使用SS001替代现有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预期的数据提升也不可能达到赤火这个标准,林总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这一位倒是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林涛看了看监控画面里傅献军他们正在再次检查发动机机身结构,然后回头说:
“材料是一方面,发动机的设计也是一方面,过去因为材料限制发动机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的某些想法,例如燃气发生器循环模式的抉择,还有燃烧室室压的提升,这些都直接与发动机的推力性能直接相关,所以在我看来,当材料上限提升以后,或许大家可以在做设计时更大胆一些,只有多尝试才能发现新的边界。”
林涛说这些的目的主要是想阐述一下自己对待科研的态度,前辈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不就是胆大心细吗?
心思细致是关键,可胆子也要大啊。
既然科研要探索,多尝试总是没有错的。
之前问林涛问题的教授听到林涛的问题后,有些羡慕的看着林涛说:
“经费有限,不是所有想法都有机会测试的,每笔经费批下来最终都要有成果的,不然下次的经费怎么申请?这么一想的话,还是林总你自在啊,自己能赚钱,每年有几十亿的资金可以投入,在做研究时就比我们大胆许多。”
林涛听着教授艳羡的话语,想一想确实也是,之前翎客航天胡振宇好像也这样说过,看来钱是英雄胆这句话还是没错的。
林涛只是微笑看着教授没有言语,这种事情他也不便发表评论。
这时另外一个男人想起了什么对林涛说:
第二百一十一章 累计试车8500!
“如果赤火发动机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工况继续保持稳定的话,那赤火将是国内性能最好的火箭发动机,这将深刻影响国内的航天格局,林总,想必你也明白,在这种状况下,赤火肯定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做到共享公开共用,譬如出售给其他航天机构?”
对方的话,林涛自然是懂的,没道理在看到星辰空间赤火发动机性能如此优秀的情况下,火箭研发设计还全盘坚持使用之前的发动机。
当然即使要变革,也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里面涉及的问题会很复杂,林涛自己想想就能明白这里面涉及多少人和系统。
复杂是复杂,可是引进星辰空间的赤火发动机也是必由之路,这是大势所趋,相信领导们肯定知道该如何抉择。
林涛想到以后如果要向航天机构供应赤火发动机,这就要求星辰空间提高赤火的产能,产线设备的改造必须得提上日程。
“这个我了解,我本人和星辰空间有这方面的准备,能够将赤火发动机卖给其他航天机构,是星辰空间的荣幸,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支持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我本人很开心,也乐意和大家合作。”
了解了林涛的意愿,这人松了一口气,起码林涛本人并不抵触这种出让的交易,这就好说了。
现在星辰空间如此出挑,后面涉及产品转移的事情必然会有人提出,只要林涛同意了以后交涉时就会比较容易。
“那就好,想到能看到赤火发动机推动的火箭升空,我甚是期待。国内火箭发动机干质比的问题,赤火给了答案,解了燃眉之急啊。”
听到感叹,林涛笑了笑说:
“发动机技术总会慢慢发展的,赤火的出现只是早了几年而已,燃眉之急的评价倒不至于。”
正在林涛和这些教授聊天交流时,指挥中心的广播里传来了现场工作人员的通报。
“试验机状态良好,没有发现异常。”
又是一个好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林涛就知道赤火的表现可以说稳了。
全功率状态下工作60秒发动机机身材料和结构稳定,这就说明赤火已经是一款成熟且具备极高应用价值的发动机了。
指挥中心众人再次送上热烈的掌声,林涛作为老板自然也跟着鼓掌。
“恭喜林总,今天赤火的测试让我印象深刻,预祝你的可回收火箭目标早日实现。”
“恭喜,恭喜,林总,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交流。”
“这是我的,以后到工业大学一定要找我啊,我等不及要跟林总交流动力学的内容了。”
......
面对这些热情的科研人,林涛将手里的名片收进口袋,拿出手机记录其他人的联系方式。
傅献军和驰山两人兴奋的走进指挥中心,看到林涛后直接挤开围在林涛身边的人群说:
“林总,赤火表现太稳定了,我觉得只要推进剂足够,它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林涛添加了一个教授的微信,看着被驰山挤开的教授,歉意笑了笑,然后对驰山说:
“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的话,接下来的测试进程可以适当加快,我们还有几项测试要做。”
驰山重重点头,他明白林涛说的测试是什么。
剩余测试项目中最关键的三项测试是:矢量摆动测试、长程运行测试、流量变化测试。
这里面的长程运行测试就是要验证驰山所推测的赤火是否可以一直运行下去。
这一点很关键,火箭重复使用之后,发动机是否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将直接关系着火箭回收复用的效率。
如果每一次助推器回收之后都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翻修才能再次执行任务的话,那将严重影响整套运载系统的运转效率。
这一天的时间里,负责2号试车台的工作人员和星辰空间员工协作配合,按照既定的测试流程对赤火进行了完整的全方位测试。
安全起见,每一次的测试任务结束后,负责现场工作的技术员和傅献军他们仍然会坚持检验测试机状态。
在没有进行大量试验验证的情况下,每一次测试开始之前都必须保证发动机状态正常,安全是科研和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
当天傍晚,针对星辰空间赤火一号机的测试工作终于进行到了一大半。
剩余还有两项任务没有进行,原因是因为预先准备的燃料和液氧消耗殆尽。
在新的测试开始之前,必须重新补充推进剂罐内的燃料和液氧。
试车台工作人员纷纷感叹说,在过去的工作中,这种状况是从未出现过。
以往的发动机因为材料和工艺的限制,每一台发动机的工作时长都是按秒计算的。
几百秒甚至几十秒的工作时长,在一次测试完成之后发动机基本都需要进行返厂检修,根本不可能存在将试验场燃料消耗完的状况。
这一天的测试下来,在场所有人对于星辰空间赤火发动机的性能早已没有了质疑。
300吨的推力,15度的矢量摆动控制,累计8500秒的试车时长!
这三个数字无论拎出哪一个都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突破!
今天一直在进行的发动机状态检验,起初大家还对赤火的状态有些担心,可到下午对于此检验程序所有人都已麻木。
他们知道检验的结果大概率不会有变化,无非就是'发动机状态良好,可以支撑后续运行测试'。
傍晚时,上午来观摩发动机测试的相关人员都已离开。
一天的观察让他们觉得很过瘾,可震撼次数多了也就麻木了。
星辰空间拟定的测试流畅,赤火发动机每一次都是完美通过!
推力、稳定性、摆动角度,这里面每一项都让他们觉得以往的观念和认识被挑战。
他们不禁思考,以后他们在做研究时,是否要按照赤火的性能作判断标准?
一天的测试结束,林涛坐在指挥中心后排,15站在他身后。
赤火发动机的完美表现让林涛现在觉得过去几个月努力都是值得的。
星辰空间的步伐接下来可以适当加快,系统传输给他的知识明显超越了当前航天行业几十年。
这种超越和先进性让林涛对自己现在非常有信心,下一步运载火箭的研发应该尽快提上日程。
傅献军和驰山两人此时正在和测试台的工作人员交流今天测试时遇到的问题,当然还包括明天的测试计划。
当所有事情沟通结束,傅献军和驰山两人走到林涛身边。
两人注视着林涛的目光中带着狂热的崇拜,赤火的成功是林涛的成功,他们这些星辰空间员工在其中做出的贡献只是打打下手,负责结构测试。
从进入星辰空间开始,林涛卓绝的学识和想象力让他们钦佩。
今天赤火的成功更是将这种钦佩点燃,化作狂热的崇拜。
尤其是傅献军,他此时再看老板林涛,他觉得老板的所有观点都是对的,即使老板意见和他相左,那也肯定是他本人有错。
“老板,我现在无比庆幸能够加入星辰空间,我觉得你简直就是新世纪航天领域的变革者,我之前以为赤火这种性能的发动机起码要等到几十年后才有可能出现,可老板你现在就实现了!老板,你说的不锈钢火箭计划我支持!以前是我见识浅薄了。”
林涛看着傅献军真诚向自己低头服软的样子,微微点头说:
“行,你支持就好,后面还要你出力呢,好好干,现在是你因为星辰空间而骄傲,我希望以后你也能够成为星辰空间的骄傲。”
傅献军表情坚定看着林涛重重点头说:
“放心吧!老板,无论是发动机装配还是火箭研发,我都不会让你失望,星辰空尽璀璨的未来我绝不容许有人扯后腿!。”
傅献军的状态林涛很满意,就是要这种狂热的心态,这样他才能放心将重要事务交给他负责。
旁边的驰山被傅献军的情绪带动,看着林涛说:
“老板,真空版赤火肯定不会差!如果我给赤火拖了后腿,我自愿离开公司!”
林涛笑着问:
“你舍得我给你开的高薪工资?”
这个问题让驰山决然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他皱眉思考一会后咬牙说:
“钱是一码事,如此有创新性的企业,我如果跟不上公司和老板您的步伐,我的自尊心告诉我应该离开!”
林涛听到后摇摇头说:
“好了好了,不用立这些flag了,有这时间好好研究接下来的测试流程以及真空版研发计划,公司需要你们都在,需要你们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一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干完所有事情。”
对于下属们的态度,林涛非常满意,所以他还是希望驰山这些人一直待在公司里发光发热。
12月2日,林涛带着星辰空间一帮人离开了六院的测试场。
在过去两天的时间里,赤火一号发动机支持了完整的测试程序。
星辰空间列出的11项测试科目,赤火一号都完美测试通过!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发动机的设计者要具备怎样的经验和学识才能够设计出如此一款高性能的火箭发动机?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疑惑的问题,当然林涛不会疑惑这些,谁让他就是赤火之父呢。
系统传输给他的知识和经验,让他在设计发动机时具备难以超越的优势。
外星文明远超当前科技水平的知识传授,包含航天发展初级阶段航天技术相关的所有学识。
一个简单液体甲烷发动机在外星文明看来,只能算是航天技术更新迭代的婴儿学步车。
当前人类正需要这样的婴儿学步车,毕竟人类在轨太空人数量最多只有十几个。
在这样的基础下,林涛获得的知识完全就相当于是给原始人传输了一本注释清楚的明代百工全书《天工开物》。
林涛现在的感觉就是如此,与其他航天界的同仁相比,在星辰空间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他清楚的知道当下最正确研发方向该去往何处,该如何实现。
坐在后排,林涛看着公司内部群里正热烈的讨论。
本次只有部分员工去测试场配合测试,其他人在总公司那边坐班处理其他事情。
现在测试圆满结束,关于赤火测试的简报已经发布到了内部群里。
此时正是欢呼的时候。
“全世界最好的火箭发动机——赤火,什么固推神教?什么梅林?统统趴在赤火脚下!”
“牛啊!累计8500秒的试车时长,航天历史上有这样的成绩吗?”
484/500,感谢大家的包容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