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交换生
作者:黑礼服的冰鱼 | 分类: | 字数:63.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6章 加了药材的面,好吃又大补
第156章 加了药材的面,好吃又大补
朝会结束,一众官员有些要回家睡回笼觉的赶着回家,要去各部府衙上工点卯的去上工,纷纷离开太极宫正殿,走下台阶。
李靖秦琼几人,边走边聊今日朝会之事,见程咬金如同脚底抹油般,快速的朝着宫门走去,便叫住他道:
“知节,你且等等我等,走那般急作甚?”
浓眉大眼的程咬金闻言回身,笑道:“某赶着去延康坊吃早饭,你们要一起不?”
“李虚那小子开的面馆,味道简直一绝。最绝的就是他那店里的酒。”
李靖笑道:“不就一碗面嘛,能绝到哪去?知节,今日陛下说的这事儿,你怎么看?”
程咬金笑道:“嘿~俺咋看?俺睁开眼睛看!不就男娃女娃成婚之事嘛。律令只讲女子十五方可出嫁,又没说不许男子十五后再娶,某那程府全是男娃,有何干系?”
“处默过不了多久也该娶妻了。这年岁小的不行,那就找年岁大点的呗。”
“那些个小丫头片子哪有大点的小娘子有味儿?”
几人中的张亮笑道:“知节,你……这话,哈哈,倒也不虚。”
程咬金似乎根本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招手道:“走,今日某做东,带兄弟们去尝一尝那面馆的面和酒。定不会令你们失望。”
“李虚那小子是什么身份你们也知道。昨日俺去吃过,他虽然没说,但那面馆的面中似乎还加了几味药材的,定是好吃又大补,准没错的!”
“哦?加了药材的面还能好吃?那小子医术通天,没曾想厨艺也这般了得。那便去试试。”
“试试吧,正好今日夫人未曾给老夫备饭菜。也懒得回府一趟了,吃了再回去。”
“……”
听到程咬金那么一说,几人也来了兴趣,于是便结伴出宫,朝延康坊走去。
……
朝会过后,李世民单独召见了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准备商讨近亲成婚一事。
还不等李世民开口,长孙无忌便开口道:
“陛下,冲儿与长乐公主的婚事,臣以为还是取消为好。”
李世民闻言缓缓点头道:“辅机,朕叫你来,正是因此事。”
“此番调查,乃朕亲自下旨,朕相信杜尚书等人不敢在此事上糊弄。”
“以往天下间诞下的那些怪胎及残缺婴孩,百姓都不知其缘由。如今既然知晓,是应当避免才是。”
“朕身为天下君主,自当表率而行。你家冲儿与丽质的这桩近亲婚事未成,望辅机勿要有芥蒂之心。”
长孙无忌连忙拱手道:“陛下,此事臣并无一丝反对之意,反倒是极力赞同陛下此举。”
“如陛下所言,陛下身为君主,为响应堂表之亲不成婚,打破亲上加亲之荒唐说法,连公主的婚事都取消。”
“大唐之百姓,自当严守律令。不早婚,不近亲之婚。”
李世民倒也没多说什么,转而开口问道:“辅机,丽质不行,要不朕换一个女儿嫁吧。”
“汝南公主,南平公主等几位公主皆还未定下婚事,亦非观音婢所生。辅机你意下如何?”
听到陛下还要给长孙家塞公主,长孙无忌也是心中颇为无奈。
这非皇后所生的公主,多为县公主。冲儿娶了也是丝毫无用,还不如娶个大家闺秀如意。
于是他拱手道:“陛下,几位公主年纪皆尚小,陛下又刚颁布律令严禁十五岁以下女子出嫁,臣看要不还是容后再谈?”
只是商讨订婚意向,又不是即刻出嫁,长孙无忌拿律令说事,其含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李世民倒也不强求,凝神两息后点头道:“好,那此事便容后再谈吧。”
为了担心长孙无忌心中不顺畅,他又说道:“观音婢前两日还说,你这兄长,许久未去探望她了。”
长孙无忌正好也有些事想要问问那位皇后妹妹,便拱手道:“臣今日正好无事。若陛下无其他事,臣便先退下了。”
“好~”
......
皇城,雪柔宫。
汝南公主因为未出阁,便一直与其生母燕德妃住在一个宫殿内。
房间中,两个宫女正为李芋画补胭脂,穿戴首饰。
她穿着精致的端坐在铜镜前,望着镜中的自己。
粉嫩的脸蛋上,抹着两团淡淡的腮红。
“好了没,翠翠。”李芋对着镜中扭了扭头,转了转身体,随即问道。
一旁名叫翠翠的宫女丫鬟面带笑容的说道:“公主,马上好了,再戴个金钗既可。这女妆不同男妆,是要精致些的。”
另一名贴身侍女问道:“公主今日出宫为何想起画女妆了?”
李宇的性格不似其他公主那般,很温柔切耐心的回答道:“今日只是去长安城内,倒是无需易容出行。”
“行了,就这样吧。翠翠,你去母妃那告知一声,就说我出宫去长安城了,最迟午后便会回宫。”
“......”
大约一刻钟后,距离雪柔宫不远处的皇后宫正厅门外。
长孙无忌见过当皇后的妹妹,聊了大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中,有说有笑的同时,他也从皇后的口中得知了为什么当今陛下突然关注起大唐少男少女成婚之事的原因。
他神色有些怪异的走出宫殿,嘴里喃喃道:
“李虚?”
“那少年仿佛突然之间冒出长安,酒精,印刷,近来这些动静都与之有关,如今更是当上了少府监的一署之令。”
“他此番故意告知长乐公主,定是存有私心。”
“莫非,他是在针对我长孙家?”
在精于谋划的长孙无忌看来,李虚一个少年郎,小小年纪,即便身为神医的弟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在长乐耳边窃窃私语的说起此事。
要说李虚他为了天下百姓之大义,长孙无忌是不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会有此觉悟的。
眼下最直观的影响,便是长孙家与皇家的婚事。
可换个角度想,这普天之下,尚公主一事,对于普通的百姓或者小户人家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可在各大家族之间,并不是那么热衷的。
李虚这么做,虽说是毁了长孙家长子的婚事,但实际上对长孙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想不通的长孙无忌,最后也只能默默记下了这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