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修仙的我,被皇帝看见日记
作者:暮白梦 | 分类:古言 | 字数:52.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4章 夺权敲打,筹备典仪
安王见状,更是信心倍增。
神京这群官员沉溺于繁华安逸之中,久享安乐,对边塞之事知之甚少。
皇帝纵然有所怀疑,也碍于朝局稳定与边疆安宁,不敢轻易动他这位手握重兵的亲王。
安王继续说道:“臣此次回京,也是为了向陛下报告这一严峻形势。“镇北城,乃我大夏北疆之门户,其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之根本,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威胁:“若是军备不足,城墙不修,军饷难以为继,试问将士们何以安心守土?一旦士气低落,恐怕戎族便会趁虚而入,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坐在龙椅上,几乎面无表情。
他心中冷笑,此时此刻安王竟然还在强调这些,真以为自己不敢动他吗?
安王的贪婪与不臣之心,他已经知晓。
至于戎族势力大增?
抱歉,现在已经被剑雨犁地,满地伏尸了。
倒是军饷和走私的事,楚冷玉能这么容易就能查出来,暗卫这些年却一无所获,难道他养了一群吃白饭的饭桶吗?!
原本皇帝已经下了圣旨,准备派自己那四个不争气的儿子去镇北城历练,借此机会暗中调查军饷一事。
如今有楚冷玉帮忙,省了许多麻烦。
但皇帝依旧没有改换想法,那些个皇子还是放去边境历练,贬孙总督去陪着他们。
想到这儿,皇帝心里一动,如果说近年来的贼匪起事,与安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孙总督立下的除匪功劳,岂不是也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安王,你的忠心朕自是知晓。”皇帝缓缓开口,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但朕也相信,大夏疆土辽阔,将士如云,皆怀精忠报国之心。即便没有你,镇北城亦能稳如磐石,固若金汤。”
安王闻言,心头猛地一惊,犹如被冷水浇头,清醒了几分。
他未曾料到,皇帝竟会如此回应,将他的顾虑与倚重一并化解于无形之中。
他急忙辩解道:“陛下,臣在镇北城多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若无臣亲自坐镇,恐怕难以应对戎族的突然侵袭。”
皇帝微微一笑,似乎早已看穿了安王的心思:“安王,你对镇北城的贡献朕都看在眼里,但这么多年,你也实在是辛苦了,甚至到现在连个家室都没有。朕已决定,将派遣新的将领前往镇北城,接管城防,也好让你得空歇息,成家立业。”
安王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难辨,他清楚地知道皇帝此言背后,既有对他的安抚,也有对他的敲打。
他试图再次开口,想要继续争辩,但皇帝已轻轻抬手,制止了他的言语。
“安王,你一路辛苦,且先行回府,好生歇息。此事关系重大,朕会与众卿商议之后再做定夺。”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安王无奈,只得领命退下。
他心中不甘,却也明白,此刻争辩无益,只能暂时退下。
况且,历代皇帝从前也曾在镇北城安插外人,撼动安王一脉的地位,可那又如何?
那些人要么血战而死,要么连败被贬,要么被拉拢成了他们的盟友。
安王步出金銮殿,身形挺拔,步伐稳健,嘴角不经意间勾勒出一丝嘲讽得意,仿佛是对皇帝的无声嘲笑。
皇帝以为他掌握的是镇北城,其实不然。
他一直握在手里的底牌,是与他暗中交易的戎族啊!
只要靠商路拿捏住戎族权贵,知己知彼,他怎么输?根本不可能输的!
安王自信地认为自己便是那操控全局的棋手,他仿佛已经预见到了皇帝因决策失误而碰壁,最终不得不低头求助于他的那一天。
安王离去之后,立刻有臣子忧心不已,想要进谏:“陛下,这……”
“众位爱卿,无需担忧,朕自有分寸。”皇帝安抚道,“今时不同往日,戎族已不足为虑。”
但具体怎么“不足为虑”,皇帝却卖了个关子,转而说道:“今日还有另一件要事,需要通知众位卿家。”
文武百官立刻洗耳恭听,好奇到底是什么要事。
朝堂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皇帝起身,站在龙椅前,郑重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诸位爱卿,朕已封楚冷玉为国师,不日将举行敕封典仪。”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群臣们交头接耳,有的惊讶,有的不满,有的则是直接提出了抗议。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极为坚定的反驳道,“楚冷玉虽说有些本事,但她毕竟是个女子,怎能担当国师之位?”
另一位大臣也紧接着说道:“陛下,国师一职,本朝鲜有,历来都是由德高望重的文臣或道长担任。楚冷玉一介女流,出身不明,既无功名,又无道籍,怎能服众?”
更有大臣直言不讳:“楚冷玉除了那次对抗妖魔外,并无其他功绩。怎能因为一次偶然的战功,就让她一步登天,成为国师?”
“此事不合祖宗之法,还请陛下三思。”
“臣恳请陛下收回此议。”
“附议!”
皇帝听着群臣的议论,面色不变,心中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幕。
他知道,要让这些守旧的大臣接受楚冷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皇帝决心已定,他深信楚冷玉的人品能力,以及她的潜力。
“诸位爱卿,楚冷玉的才能,非是言语所能尽述,亦非尔等所能轻易揣度。”
“她以非凡之智勇,力挽狂澜,保护了神京城,免于灭顶之灾。这份功绩,足以光耀史册,成为我大夏子民世代传颂的佳话。”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她的出身和性别,这并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大夏需要的,是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而不是那些徒有其表、空谈误国之辈!”
朝堂上,群臣们被皇帝的一番话所震慑,议论声渐渐平息。
但仍然有几位大臣不甘心,他们想要继续争辩,却被皇帝挥手制止。
“朕意已决,圣旨已下,此事无需再议。敕封典仪将交由礼部筹备,如期举行。诸位爱卿,若无其他要事,今日早朝就到此为止。”
朝堂上,仍有不满之声。
皇帝近来常常独断专行,刚斩了镇国公,就要夺安王的军权,大臣们早有意见。
同时,不乏有头脑灵活者,已经开始重新考虑楚冷玉的任命,思考这位新任国师可能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