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飘落的记忆 | 分类:历史 | 字数:36.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4章 编纂算经
这天。
宇文衍再次摆驾国子监。
这次他来的是“算术馆”。
自从一开始教授完阿拉伯数字、大小写字母以及一些数学符号后。
小皇帝隔些日子就会过来和他们交流一下。
“算术馆”就在“农学馆”的边上。
飞檐翘角,雕龙画栋的房子掩映在葱翠的古树之间。
招募的七十二人,都是算术方面的人才或爱好者。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等。
这些都是北周以前,华夏先辈们在算术方面留下的恢弘着作。
加上《五经算术》、《辑古算经》。
统称为华夏古代的——“算经十书”。
《辑古算经》,为初唐数学家王孝通所着。
《五经算术》,则是北周一位名叫甄鸾的数学家所着。
但他已于十四年前去世,终年才三十一岁。
如今,“算术馆”的负责人甄族,正是甄鸾的儿子。
“参见陛下!”
看到皇帝来了,大家纷纷上前见礼。
这段时间来。
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宇文衍教授的东西。
并把数字,符号,字母运用到算术当中,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加上黑板和粉笔,运算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而且,整个运算过程一目了然,逻辑清晰。
“平身!”
“朕今日来,是想请诸位编纂三部算经,用于先生教学所用。”
“三部算经从易到难,分别用于启蒙及后续所学。”
“这是朕关于编纂“蒙学算经”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供诸位参考……”
这就是宇文衍此行目的。
编纂一部启蒙用的算术教材,让孩子们从启蒙便开始接触数学。
“遵命!”
甄族接过墨言递上的册子,连同其他所有成员躬身应答。
他们也很纳闷。
皇帝是如何创造出这些稀奇古怪的数字、字母和符号?
不得不承认,确实是非常的实用。
这使得他们对小皇帝多了一分钦佩。
随后。
甄族带着宇文衍参观了他们的学堂。
这是大家平常研习算术的地方,类似于后世的教室。
四周的墙上,全都挂有大黑板。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运算过程。
宇文衍也惊讶这些人的接受、领悟能力。
看来,凡数学方面的人才,脑子都比一般人好使。
宇文衍看着众人一道道求知若渴的眼神。
当即露了一手。
用列方程式的方法,现场演算解答鸡兔同笼的算术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很简单的算术。
但小皇帝的运算方法,却让他们着了迷!
全都围在演算的黑板前,一发不可收拾地研究起来。
宇文衍嘿嘿一笑。
把一本写满公式的册子丢给甄族,便自行离开了。
这些是他脑海里,所能记起来的全部数学公式。
他们才是这方面的人才。
比小皇帝更懂得这些公式背后蕴含的算术含义。
走出“算术馆”。
正准备回宫,正好碰到农学馆的负责人贾仲明。
“参见陛下!”
“季明啊,新农具试用如何?”
宇文衍示意其无须多礼,顺嘴问道。
沤肥之术整理成册后,已经交由政事堂拟诏,下发到各州、郡、县了。
将由地方官府负责向百姓推广使用。
“好啊,实在是太好了。”
“特别是那个曲辕犁,灵活好用,若是用于南方水田耕作尤为高效……”
说起那些农具,贾仲明须发抖动,神情甚是激动。
小皇帝听了畅怀一笑。
心想,那是当然了。
这可是从唐代一直传承到后世的农具,一千多年了都还在使用。
老祖宗的优选农具,能不好么?
“有了好用的农具,那就多琢磨怎么提高亩产量。”
“比如改良种子,改善肥料,防治病虫害等。”
“特别是那个垄耕种植法,一定要好好研究。”
“多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他们虽然不懂其中道理,但却有实践经验……”
小皇帝拍拍贾仲明的胳膊,随口嘱咐了几句。
“谨遵圣命!”
老贾被宇文衍说得一愣一愣的。
打死他也想不明白。
皇帝小小年纪,怎么懂得那么多农事方面的道理?
垄耕种植法。
就是将庄稼成排种植在垄上,垄与垄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垄的土地要比垄之间的沟略高。
这么做可以保证每株庄稼都能获得日照,独立成长,互不干扰。
便于庄稼之间通风,不会腐烂。
而且除草和间苗作业时,是在沟里走,不会踩伤庄稼。
更重要的是,这样便于灌溉。
华夏先民早在商周时期,便发现了这种能够大大提高粮食产量的种植技术。
垄耕种植法的发现,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
宇文衍成立农学馆。
就是要把先民在农学方面积累的智慧结晶,充分利用起来,并发扬光大。
……
离开国子监。
小皇帝又去了肥皂作坊。
自从九名内侍小太监,研制出好几种香味的玉皂后。
玉皂得到更多人的青睐,百宝阁销售量日涨。
如今。
作坊规模扩大后,把周边的几个院子全都买了过来。
将内部连通,形成一个整体。
作坊做工的下人,从原先的五十人增加到两百人。
每天能生产近十万块玉皂。
京城,洛阳,邺城三地。
日销量分别达到了两万,三万和一万五千块。
这么大的销量。
小皇帝都怀疑是不是被物部龟田他们雇人买走了一部分。
不过,查实后,发现不是他们。
大多被一些投机商人买走了,转运到其他各州倒卖,赚取差价。
这些玉皂销售所得。
原本是宇文衍敬献给天元皇帝宇文赟的。
宣帝驾崩后。
进到内库的钱财,就统统归小皇帝自由支配了。
开始出现黄牛和二道贩子。
看来,玉皂的销售范围可以延伸到其他州郡了。
宇文衍暗自思量。
他今天来此。
并不是为了玉皂的事情。
书房之内。
九名十多岁的小太监齐齐跪下行礼。
“奴婢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
之前。
宇文衍允许他们在亲军驻地随军士一起训练。
学会了“十禽戏”和“军体拳”等项目。
现在,每天早上都自觉地坚持晨练。
他们也是苦命人,从小在北齐皇宫长大,没名没姓。
周武帝灭齐后。
被当成战利品带到长安城,进了北周皇宫。
宇文衍封为皇太子后,宣帝便赏赐给了他。
经受过王鹰的考验后,得到小皇帝的信任。
赐他们与墨言同姓,按年龄大小,分别取名一到九!
“平身!”
“小言子,工部把东西送过来了吧?”
小皇帝抬手,让他们起身。
“回陛下,昨天就已经送过来了。”
“小一,带朕去看看。”
宇文衍指着年纪最大的墨一说道。
“喏!”
“陛下,您这边请……”
墨一说完,在前面带路。
走过连廊,穿过几道拱门,领着大家来到一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