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的诅咒
作者:小蔡飞镖 | 分类:灵异 | 字数:20.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49 theano1
49 T H E A N O(1)
沃森从一堆书里抬起头来,视线透过玻璃门射向城市的灯火深处。
夜晚的雾气很重,将这座都市巧妙含蓄地隐藏着,沃森只能看到城市的局部。这时,C大学的钟声敲响了,一共是二十一下。
沃森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吃晚餐,他推开书桌上那一撂枯燥无聊的书本,在书桌上腾出一个空间,准备随便吃点东西。对他而言,读完一本中国学者写的人文书籍可能比解十道难过费马大定理的数学题还具有挑战性,他弄不懂中国学者为什么总是喜欢在自己的论文里标注“一、二、三、(一)(二)(三)、1、2、3、(1)、(2)、(3)”之类的条目,这些条目非但不会是文章显得条理清晰,而且会让人觉得这并非在创作,而是仅仅在总结陈述别人的观点。
整整一个下午,沃森就只看了四篇有关笛卡尔的哲学论文,从各个学者的简介中,沃森发现他们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四人的头衔比他们的作品多出不止三倍,而他们的论文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同一种模式,无一例外地晦涩难懂,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沃森起身走向冰箱,昏昏沉沉的脑袋让他顿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从这些“学者”的文章里找出一点与笛卡尔那个秘密有关的线索是不可能的。他忽然发现自己有些时候很傻,傻得竟然要去读教授们写的论文。
冰箱里只有面包和牛奶,沃森把手伸向贫瘠的冰箱,明天该去商场买点食品了,他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包,一边走到宽大的玻璃门前,山城的夜色依然那么美好而诱人,橘红的街灯雍容大度地倾洒着柔和的宁静。大街上一片温馨的气息,雾已经退了一些,薄薄地延续着这座都市的梦幻朦胧。
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屋内的暖气让玻璃门上起了一层水雾,沃森伸出手指,极其自然地在沾有水气的玻璃门上写下那句著名的“IthinkthereforeIam”。
沃森知道自己要寻找的那个人的名字就隐藏在这句话里,他已经感觉到了笛卡尔当年的苦衷,如果不是宗教法庭对伽利略的迫害有例在先,估计笛卡尔就不会如此煞费苦心地把一人的名字隐藏在这样一句简单而富含哲理的话中,也不会煞费苦心地把这句简单的话变成人人皆知的哲学理论,笛卡尔所要做的仅仅是希望有人从中找出他所要隐藏的秘密。
沃森紧接着在这句英文下面写下两句中文:
Wшw¸ ttκan¸ ¢〇
“来自哲学的呓语,谁的声音如梭。”
这两句话与“IthinkthereforeIam”是笛卡尔一首诗中连在一起的三个句子,笛卡尔显然是用这样一个提问式的句子来引起读者对“IthinkthereforeIam”的注意,不可否认,句子中的“谁”字既是笛卡尔对读者的提示,又是笛卡尔的暗示。
这不可谓不是笛卡尔的良苦用心。
可是,那个人到底是谁呢?“谁的声音如梭?”“谁”到底是谁?
161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23岁的笛卡尔连续作了三个梦,这三个梦被笛卡尔本人理解为上帝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启示。第三个梦更为玄妙:一个陌生女人给了他一本百科全书和一首以“是与否”开头的诗。百科全书代表了众多学科的统一,即“形而上”的哲学,而那首以“是与否”开头的诗则为毕达哥拉斯所写的“YesandNo”,代表了真理和谬误。五年后,笛卡尔为了感激这三个梦,特地去了圣母玛丽亚神殿进行朝拜。——这是一个美国学者在《笛卡尔》一书中的描述。
如果这些描述是真实的话,那么那个陌生女人是怎么回事?她是谁?她会不会就是这句“IthinkthereforeIam”所隐藏着的那个人?
沃森来回踱着步子,一遍,又一遍。许久以来这些问题就像一群挥之不去的蚊子,“嗡嗡”地叫着盘旋在他的脑子里。有那么许多个瞬间,他觉得它们一点一点地吸尽了他的血气,以致他绵软得如同滚水中的面条。现在,这些问题已经侵入了他的细胞,与他共为一体了。无论怎么样,他再也摆不脱它们的纠缠了。
沃森不知道自己在屋子里转了多少圈,当他再次回头去看玻璃门上的那行英文时,黑夜似乎在那个瞬间死亡了,一切变得如此地明亮和清晰。
他使劲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几分钟前,沃森把这十八个字母就着水汽写在公寓的玻璃门上,几分钟后,大部分字母已经模糊成一片了,只剩其中的六个字母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形状,清晰地印在那扇以山城之夜作为背景的玻璃门上。
沃森在胸口画了个十字,他凝视着剩下来的那六个字母。